当代艺术之争

豆瓣
当代艺术之争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301251249
作者: (法) 马克·吉梅内斯
译者: 王名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14
丛书: 眼睛与心灵:艺术史新视野译丛
装订: 平装
价格: 35.00
页数: 222

/ 10

2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法) 马克·吉梅内斯    译者: 王名南

简介

如何评价当代艺术?面对这一让人困惑的问题,此书围绕1990年代法国爆发的“当代艺术之争”,回顾了1960年代至今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并将危机实质聚焦在美学言论的失效。
面对当代创作,现代主义经典理论的阐释功能日渐式微。分析美学抛开欧陆传统美学“什么是艺术”的本体追问,代之以“艺术在何时、何种条件下出现”的务实提法,独辟新径。但它对艺术的社会背景与批判功能的刻意忽略,也使跳出“只描述,不判断”的教条,重建美学批评维度、重拾审美论证,成为当代美学价值观走出重围的关键。
本书正是有感于此,在剖析当代艺术纷乱景观的基础上,省思各种艺术批评的得失,重构当代艺术的美学批评维度。

contents

序 交错的共时——为了建构一种当代艺术的美学 李军 /1
前 言 /1
第一部分 从现代艺术到当代艺术 /18
第一章 “粪便”艺术 /19
第二章 当代艺术:一个富于煽动性的词语 /31
第三章 编年问题 /35
第四章 1960 年代:艺术爆炸 /43
第五章 1970 年代:“当态度成为形式” /59
第二部分 现代性式微 /63
第六章 格林伯格与现代主义批评的式微 /64
第七章 阿多诺与现代性的终结 /69
第八章 后现代叙事 /75
第三部分 当代艺术危机 /87
第九章 辩论的实质 /89
第十章 对当代艺术的审判 /92
第十一章 如何阐释危机? /105
第四部分 哲学与美学辩论 /114
第十二章 范式的转变 /115
第十三章 艺术界 /126
第十四章 问题重重的审美标准 /148
第五部分 艺术、社会、政治 /162
第十五章 艺术、社会、政治 /163
结语 /192
译后记 /197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