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美] 亞瑟.亨.史密斯 译者: 樂愛國 / 張華玉
简介
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 1845—1932) 又作明恩普。美国人。基督教公理会来华传教士。1872年来华,初在天津,1877年到鲁西北赈灾传教,在恩县庞庄建立其第一个教会,先后在此建立起小学、中学和医院;同时兼任上海《字林西报》
通讯员。他在鲁西北传教30年,写了大量有关中国的著作,如《中国文明》《中国人的素质》《中国乡村生活:社会学的研究》《中国在动乱中》《王者基督:中国研究大纲》《中国的进步》《今日的中国与美国》《汉语谚语俗语集》等,有的在
美国多次重印,有的被译成其他文字出版。1905年辞去宣教之职。在明恩溥等人推动之下,1908年,美国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计1160余万美元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返回美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恩溥的明智和远见愈加令人信服。作为一个美国传教士,他熟悉中国的国情,了解中国民众的生存状况,因而他知道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影响中国的未来。1906年,当他向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建议,将清王朝支付给美国的“庚子赔款”用来在中国兴学、资助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时,他大概已经意识到了实施这一计划所能具备的历史意义。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后改名为清华大学)的成立,为中国留学生赴美打开了大门,一批又一批年轻学子从封闭的国度走向世界,他们中间涌现出众多优秀人才,归国后成为不同领域的精英。
明恩溥的建议不仅仅落实于教育方面,如北京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的建立,还落实在与民众生活关系更为密切的领域,影响了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变革。如今,在中国教育界和医学界,清华大学和协和医院仍是公认的佼佼者,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走进它们的大门时,很多人不会想到,明恩溥——这个多少令中国人有些陌生的名字曾与它们联系在一起。
contents
序言
導言
第一章 保全面子
第二章 節儉持家
第三章 勤勞刻苦
第四章 講究禮貌
第五章 漠視時間
第六章 漠視精確
第七章 易於誤解
第八章 拐彎抹角
第九章 順而不從
第十章 思緒含混
第十一章 不緊不慢
第十二章 輕視外族
第十三章 缺乏公心
第十四章 因循守舊
第十五章 隨遇而安
第十六章 頑強生存
第十七章 能忍且韌
第十八章 知足常樂
第十九章 孝悌為先
第二十章 仁愛之心
第二十一章 缺乏同情
第二十二章 社會風波
第二十三章 株連守法
第二十四章 互相猜忌
第二十五章 缺乏誠信
第二十六章 多元信仰
第二十七章 中國的現實與實務
其它版本 (26)
-
中国人的性格 2018
-
中国人的气质 译林出版社 2016
-
中国人的气质 译林出版社 2014
-
大国与小民: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范儿 古吴轩出版社 2014
-
中国人的德行 2014
-
中国人的气质 2013
-
中国人的文明与陋习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3
-
中国人的气质 译林出版社 2012
-
中国人的脸谱 2012
-
中国人的气质 译林出版社 2011
-
中国人的性格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中国人的气质 2010
-
中国人的性情 长征出版社 2009
-
中国人的德行 金城出版社 2008
-
中国人的气质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2007
-
中国人的脸谱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中国人的气质 中华书局 2006
-
中国人德行 新世界出版社 2006
-
文明与陋习:典型的中国人 2004
-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astBridge 2003
-
中国人的素质 2002
-
中国人的素质 学林出版社 2001
-
中国人的性格 学苑出版社 1998
-
中国人的特性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8
-
中国人气质 敦煌文艺出版社 1995
-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elegraph Books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