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探源
豆瓣
释印顺
简介
《唯识学探源》内容简介:唯识学的确立,虽是西元四世纪的事情。但如要从历史的见地,去考察它思想的源泉与发展申的演变,那就不能不从原始佛教研究起,不然,不但不能明白思想的来源,也不能从佛教的立场,给予正确的评价。
释印顺编著的《唯识学探源》分为原始佛教的唯识思想、部派佛教的唯识思想两编,介绍了原始佛教思想概说、原始佛教所含蓄的唯识思想、部派佛教概说、本识论探源等内容。
contents
题唯识学探源
自序
上编 原始佛教的唯识思想
第一章 原始佛教思想概说
第一节 原始佛教界说
第二节 原始佛教的根本思想
第三节 缘起的解释
第一项 缘起支数的考察
第二项 五支说的解说
第三项 十支说的解说
第四项 十二支说的解说
第五项 诸说的融贯
第二章 原始佛教所含蓄的唯识思想
第一节 唯识思想的几个观念
第二节 原始佛教与唯识思想
下编 部派佛教的唯识思想
第一章 部派佛教概说
第一节 部派分裂的概况
第二节 部派思想的分化与趋势
第二章 本识论探源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犊子系与本识思想
第三节 说一切有系与本识思想
第一项 说转部的胜义补特伽罗
第二项 有部的假名我与犊子系不可说我的关系
第三项 经部譬喻师的细心说
甲 细心相续
乙 王所一体
第四节 分别说系与本识思想
第一项 分别说系心识论概说
第二项 一心相续
第三项 心性本净
第四项 五法遍行与染俱意
第五项 有分识
第六项 细意识
第五节 大众系与本识思想
第一项 大众系的特色
第二项 遍依根身的细意识
第三项 生起六识的根本识
第三章 种习论探源
第一节 种习思想概说
第二节 微细潜在的烦恼
第一项 随眠
第二项 习气
第三项 阿赖耶
第三节 业力的存在
第一项 概说
第二项 各派对业力存在的异说
第三项 结说
第四节 有漏种子
第一项 说转部的一味蕴
第二项 化地部的穷生死蕴
第三项 大众部的摄识
第四项 经量部的种习
第五节 无漏种子
第一项 有部的解说
第二项 经部的解说
第三项 大众分别说系的解说
第四章 无境论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