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境

豆瓣
圣境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520309011
作者: [美] 安靖如
译者: 吴万伟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17 -5
装订: 平装
价格: 98.00元
页数: 379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宋明理学的现代意义

Sagehood:Th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Neo-Confucian Philosophy

[美] 安靖如    译者: 吴万伟

简介

理学不仅仅是抽象的理论工程,任何试图考虑其当代含义的努力都必须严肃地看待它追求个人修身和社会改良的实际目标。回顾了当今“儒学” 的不同意义,指出虽然儒学和理学不仅仅是“哲学”,但我们如果把它们作为哲学来严肃看待反而能得到很多东西。

contents

献词
序言
大事年表和重要人物
第一部:关键词
1. 圣
1.1 儒家传统中的“圣”
1.1.1 历史回顾
1.1.2 宋明理学
1.1.3 圣人与君子
1.2 西方理想
1.2.1 希腊
1.2.2 当代圣徒和英雄
1.3 圣境问题
1.3.1 圣境切实可行吗?
1.3.2 圣境值得追求吗?
2. 理
2.1 最初的步骤
2.2 主观与客观
2.2.1 性与主观性
2.2.2 理与客观性
2.3 理与气
2.4 一与多
2.5 规范性与创造性
3. 德
3.1 作为桥梁概念的德
3.2 早期的“德”
3.3 宋明理学的“德”
3.4 余论
4. 和
4.1 早期经典
4.1.1 互补性的差异
4.1.2 天道与人心
4.2 中庸/中庸之道
4.3 宋朝理学
4.4 王阳明:总结和初步接触
4.4.1 和、理、一
4.4.2 当代例子
4.4.3 政治斗争
第二部分:伦理学与心理学
5. 伦理学的范围:与斯洛特和梅铎的对话
5.1 斯洛特以主体为中心的伦理学的平衡与和谐
5.2 梅铎论超越的善的重要性
5.3 结论:伦理学的范围
6. 挑战和:一致性、冲突和现状
6.1 诺斯鲍姆和斯道尔反对‘和’
6.2 想象力
6.3 最大化
6.4 残余
6.5 两难困境的维度
6.6 香草的感情?
7. 圣人般的安详和道德知觉
7.1 王阳明论《论语》为政第二第4节与“志”的核心
7.2 把志和“知行合一”联系起来
7.3 柯雄文论实现和谐世界的志
7.4 更充分的图画
第三部分:教育与政治
8. 学习寻找和谐
8.1 伦理学教育的阶段
8.2 修身实践
9. 挑战实践
9.1 志的本质
9.2 圣人理想的阶段和可及性
9.3 注意力再探索
9.4 想象力与幻想
9.5 对话
9.6 信仰与信念
10. 政治问题
10.1 绪论:圣境的麻烦
10.2 理学的圣人与政治
10.3 儒家的温和威权主义
10.4 道德与政治的剥离?
11. 圣人与政治:前进之路
11.1 完美和出错性
11.2 敬与礼
11.3 完美主义和制度
11.4 参与
11.5 作为第二位支持系统的法律和权利
结论:当代儒家的未来
参考书目
索引
专有名称汉英对照表
译后记

其它版本 (1)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