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
豆瓣
1400-1900
Peking : Temples and City Life, 1400-1900
[美] 韩书瑞(Susan Naquin) 译者: 孔祥文 译 / 孙昉 审校
简介
本书作者韩书瑞教授从七十年代开始致力于清代民间宗教的研究,先后出版了乾隆朝王伦清水教和嘉庆朝京畿八卦教起义两部著作。此后她将注意力转到清代北京民间宗教活动上,2000年推出这部篇幅宏大、内容详尽的以清代北京宗教寺庙和民间日常宗教活动为主题的著作。在作者眼中,民间宗教活动是清代平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平民生活和国家/社会关系的理想场所。在本书中,韩书瑞强调民间宗教有很强的思想功能,充当了国家正统理念以外的民间信仰的源泉。除去思想功能,寺庙的经济功能也不能忽视,以寺庙为中心的集市庙会和进香活动,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商品往来。寺庙也是平民的日常交际的场所,方便了男女交往、社会上层和下层人群的沟通以及跨行业社会往来。从明清至民国,北京民间宗教活动的兴衰和寺庙的存废也是国家/社会关系演变的窗口。从总体角度上看,国家实力逐渐强大,国家推行的世俗化运动最终削弱了寺庙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但不可否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寺庙充当了超乎于国家控制的一个民间场域。韩书瑞的这部著作,是近年来少有的一部以清代民间宗教为题的著作。由于作者引用文献资料广泛,这部书也成了了解清代平民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
contents
上册
致谢
序言
第一部分北京及其寺院
第一章了解北京
城墙和城门
山光和水色
第二章神灵与僧侣
寺院建筑
神灵之家
僧侣之家
第三章社区与公共空间
赞助人
寺院资产
控制
活动
休闲
第二部分明代的北京
第四章一个新首都
保存过去
城市重新安置
第五章皇家的北京
皇家领域
国家宗教
皇帝倡议
皇室妇女
宦官媒介
皇室资助的影响
第六章城市群体
官员
乡绅
寄居者
会馆中人
僧侣
第七章明末圣会
政治
集体的虔诚
寺院圣会
朝圣
第八章游览观光
出游备览
郊区景色
城市景观
岁时年节
明代的北京
第三部分清代的北京
第九章1644年:分割和过渡
占领
调整
记忆
第十章皇家世界
紫禁城
郊区庄园
表现
国家宗教
皇室
皇帝
皇族
第十一章新的划分
统治帝国
统治北京
旗人
满人和汉人
第十二章重新统一
旗人之内城
汉人之外城
郊区
北京之节日
下册
第十三章清代北京的名胜
方志和汇编
私人著作和指南手册
来自使团
对于游客们
第十四章宗教团体
为人熟知的神灵
东岳庙
朝圣和泰山娘娘
妙峰山
其他圣会
政府的影响
第十五章寺院与私人目的
家族
穆斯林
基督徒
藏传佛教徒
教门
会馆
行会、会馆和寺院
第十六章寺院和公共目的
市场
娱乐
政府服务
私人慈善事业
政治
结语寻找老北京
1900年及其众多后果
古老的首都
北京的独特性?
附录一寺院数目
附录二碑文资料
附录三明清寺院的捐助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