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社会学

豆瓣
宏观社会学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300164731
作者: 斯蒂芬·K·桑德森
译者: 高永平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13 -1
丛书: 社会学译丛·经典教材系列
价格: 49.00元
页数: 337

/ 10

1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斯蒂芬·K·桑德森    译者: 高永平

简介

宏观社会学是融合了社会哲学研究和社会理论研究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它从宏观的、比较的和进化的视角来研究人类社会。它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是分层的?人类社会进化或进步的动力是什么?作者从进化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书简述了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前工业社会(包括狩猎采集社会、园艺社会、游牧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并探讨了这一发展历程背后的各种决定因素。《宏观社会学(第4版)》(作者斯蒂芬·K·桑德森)还论述了人类社会五大社会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家庭和亲属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宗教制度和教育制度。本书适合于作为大学“宏观社会学”课程的教科书,也是宏观社会学最好的入门读物。从事哲学,历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的人,也可以从本书获益。

contents

第一章 社会学与对人类社会的科学研究
社会学的性质
当代宏观社会学中的主要理论策略
本书的理论策略
小结
特别话题:美国人为何喜爱牛肉
第二章 生物进化与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出现
生物进化的基本原则
人类进化
人类进化的独特性
社会、文化和人类适应
小结
特别话题:社会生物学争论
第三章 社会文化系统与社会文化进化的性质
社会文化系统的基本成分
社会文化进化的性质
社会文化结构和社会文化进化的唯物主义视角
唯物主义进化论的主要原则
小结
特别话题:神圣的牛与可恶的猪
第四章 前工业社会
狩猎采集社会
简单园艺社会
复杂园艺社会
农业社会
游牧社会
史前技术发展的原因
小结
特别话题:农业的兴起和生活水平的降低
第五章 前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为消费而生产”与“为交换而生产”
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权模式
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模式
经济市场的出现
小结
特别话题:冬节
第六章 社会分层的起源和进化
社会分层的性质
进化视角下的社会分层
关于分层起源的理论
小结
特别话题:对种姓制度的唯物主义视角
第七章 现代资本主义的起源
封建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
对转型的解释: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
小结
特别话题:工业革命之前的工业
第八章 工业革命以来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工业革命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出现
19世纪后期以来的工业资本主义
日本向工业资本主义的转型
国家社会主义社会的出现
国家社会主义内部的改革及其向后社会主义的转型
小结
特别话题:后工业社会的兴起
第九章 资本主义和经济欠发达
欠发达的本质
解决欠发达问题的现代化路径
解决欠发达问题的依附视角
从依附理论到世界体系
全球化的过程
小结
特别话题:东亚与欠发达理论
工业社会里的社会分层
工业化资本主义社会申的分层
国家社会主义社会里的社会生活分层模式
关于工业化分层体系的理论
小结
特别话题:社会分层与福利国家
第十一章 政治进化和国家的起源
第十二章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国家的进化
第十三章 种族和民族分层的比较类型
第十四章 劳动的性别分工和性别不平等
第十五章 比较视角和进化视角下的婚姻、家庭和家族
第十六章 大众教育的兴起和扩张
第十七章 宗教信仰、宗教行为的形式和功能
第十八章 回顾与展望:过去的1万年与未来的100年
名词解释
参考文献
致谢
主题索引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