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的哲学

豆瓣
颜色的哲学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208194465
作者: [法] 克劳德·罗马诺
译者: 穆潇然
格式: 平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25 -5
丛书: 法国哲学研究丛书·学术译丛
装订: 平装
价格: 88.00元
页数: 288

/ 10

1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修订扩展版

[法] 克劳德·罗马诺    译者: 穆潇然

简介

颜色是什么?颜色是人类人为切割光谱并对其命名的产物。经过牛顿、伽桑狄、达·芬奇等先贤的努力,赤橙黄绿青蓝紫才变成了现代人耳熟能详的颜色。从生态学的角度看,通过分辨和识别几种主要的颜色,人类就可以收集浆果,采集食物,伏击猎物,进而耕种、纺织等。只研究光的属性,偏离了颜色的真相。感知颜色只是人类大脑的一种机能,它与人类适应生存环境密切相关。
本书梳理了颜色的物理学、哲学解释,探讨了生态学的色彩观,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颜色现象学,倡导回归生活世界本身,回到颜色使用实践本身。作者从颜色的语法、颜色的现象学、颜色的美学、颜色的文学等方面,详细展开探讨了所谓颜色现象学的生活世界。由此,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颜色的丰富内涵。

contents

总序 哲学经典翻译是一项艰巨的学术事业 /1
编者按 /1
中文版序 /1
序言 /1
第一部分 颜色的主观性抑或是客观性
第一章 洛克与牛顿的古典颜色观 /3
两个先驱 /6
第一性质与第二性质 /18
牛顿光学理论 /26
第二章 从客观主义到主观主义 /39
“物理的”颜色 /44
歌德的异议 /58
从客观主义到主观主义 /61
当下版本的主观主义 /66
第三章 对主观主义的批判:生态学的色彩观 /78
色觉的生态学研究方法 /82
生态学研究法的局限性 /89
生命世界中色彩的客观性 /94
第二部分 颜色的“逻辑”
第四章 颜色的语法(维特根斯坦)/105
《逻辑哲学论》的两个支柱 /111
与维也纳学派的讨论 /119
一个中间阶段:现象学语言和它的被舍弃 /125
现象学设想的舍弃与颜色语法的诞生 /135
色彩语法的一些方面:《关于颜色的》(1950 年)/149
第五章 从语法到现象学 /161
维特根斯坦式的两种必要性之间的分离 /162
更多具体例子的讨论 /169
色彩现象学之基础 /176
一些色彩现象学的要素 /187
第三部分 颜色的“美学”
第六章 从画家方面来看……/203
第七章 颜色犹如“存在的色调”/222
附 录
参考文献 /241
原始文献 /241
二级文献 /253
人名索引 /261
译后记:何谓颜色?/268
插图 /279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