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旨之争

豆瓣
义旨之争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308153218
作者: 魏希德
译者: 胡永光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启真馆
发行时间: 2016 -1
丛书: 海外中国思想史研究前沿译丛
装订: 平装
价格: CNY 62.00
页数: 383

/ 10

4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南宋科举规范之折冲

Competition over Content: Negotiating Standards for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in Imperial China (1127—1279)

魏希德    译者: 胡永光

简介

中国的科举考试沿袭了一千多年,对国家政治、士人生活和思想文化影响深远。特别在南宋时期,参加科举考试几乎是普通文人进入仕途的唯一选择。本书着重研究科举规范在南宋的变迁,运用文化场域的理论,探讨朝廷、教师、考生、书商等群体之间围绕着科举话语权展开的竞争。作者认为,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学派最终代替了永嘉学派成为科举考试标准的制定者,科举也因此成为理学兴起的历史原因之一。

contents

导 论 ..................................................................................1
第一篇 绪论 .....................................................................19
第一章 思想传统与教师 ..................................................21
第二章 士人文化中的策论 ...............................................44
第二篇 科举场域中的“永嘉”教师 ................................67
第三章 “ 永嘉”教师的考试成功标准(约 0—约 00) ...69
第四章 举业(约 1150—约 1200):“永嘉”课程 ...........96
第三篇 考试场域中的朝廷 .............................................127
第五章 朝政与科举标准(1127 — 1274) ......................129
第四篇 考试场域中的道学运动 .....................................169
第六章 举业(约 1150—1274 ):设立道学课程 ............171
第七章 考试标准的道学转型(约 1200—1274 ) ..........237
结 语 ..............................................................................275
附录一 有关原始资料的说明 .........................................285
附录二 统计表 ...............................................................298
参考书目 ...........................................................................312
索 引 ..............................................................................359

其它版本 (1)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