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卡夫卡

豆瓣
犹太人卡夫卡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805878706
作者: 林和生
出版社: 敦煌文艺
发行时间: 2007 -8
装订: 平装
价格: 28.00元
页数: 333

/ 10

1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林和生   

简介

“没有人能够唱得像那些处于地狱最深处的人那样纯洁。凡是我们以为是天使的歌唱,那是他们的歌唱。”这句有悖常理的话出自20世纪天才的文学和思想大师卡夫卡。即便对卡夫卡毫无了解,仅凭这句话,经验丰富的人也能嗅出诸多复杂而微妙的气息:自我折磨、自我谴责、恐惧、甜蜜和怨毒、刻薄、牺牲和逃避……

contents

导言 卡夫卡是谁?/1 1.地狱天使/3 2.恐惧化身/8 3.“犹太形象代言人”/15第一章 “父亲与宿命” 第一节 民族/21 1.一个永世流浪的民族/21 2.中欧和奥地利的“犹太人问题”/25 3.马丁·布伯/28 第二节 家世/33 1.父辈的艰辛/33 2.母亲的血脉/36 第三节 身世要览:《致父亲》及其他/43 1.一个说明:卡夫卡的“心理事实”/43 2.生活:从老犹太城开始/49 3.“最亲爱的父亲-母亲”/54 4.受害清单/61第二章 在现实与象征之间 第一节 “卡夫卡之罪”/71 1.父亲的法庭/71 2.神经症/73 3.优柔寡断和“悬而未决”/80 第二节 “成为父亲”/87 1.“婚姻综合症”/87 2.插曲:大师卡夫卡/89 3.父亲究竟是谁?/95 4.恐惧一渴望:“生活世界”的本性和卡夫卡的谜底/98 5.绝望/104 6.象征的胜利:文学的召唤/108第三章 走向文学的自由天地 第一节 学生时代的文化洗礼/117 1.从歌德到克莱斯特的“伤口”/120 2.布伦坦诺与自明性:“现象世界”的自由天地/127 第二节 文学情结与犹太复国主义/134 1.生活、文学和日记的“前厂后店”/134 2.生活策略:以文学为中心/140 3.文学与乡愁:东欧犹太人依地语剧团/147 4.肉身的攀附:地狱里的温柔?/157第四章 菲莉斯:文学的突破与肉身的撕裂 第一节 突破/169 1.“恋诗歌手”的生命本色/169 2.《判决》与“犹太自传性”:卡夫卡作品的基本象征及复调意义/176 3.《变形记》:异化噩梦的真相/181 第二节 婚姻综合症首次发作始末/191 1.婚恋问题中的哈姆雷特/191 2.克尔恺郭尔和“婚约杀手”/197 第三节 创作新高潮和神秘的《审判》/206 第四节 第二次订婚:《乡村医生》的“伤口”/216 1.决断与撕裂/216 2.《乡村医生》的自传性悲剧/225第五章 肺结核:卡夫卡世界的象征和隐喻 第一节 “白死病”:遭遇“悬而未决”/233 第二节 抱负与伤逝/239 第三节 向死而生/247 1.“精神邻居”克尔恺郭尔/247 2.第三次订婚:尤丽叶·沃莉泽克/250 3.密伦娜·耶申斯卡/255第六章 人的尽头 第一节 尘世、旷野和迦南/269 1.崩溃与转折/269 2.“旷野漂流”和“重返迦南”/273 第二节 文学的托付/290 1.《饥饿艺术家》:人与艺术的绝境,290 2.《城堡》与救赎/295 第三节 多拉与犹太歌手之死/304 1.柏林的迦南/304 2.《女歌手约瑟芬或耗子民族》:犹太歌手的天鹅绝唱/314 3.弥留和解脱/322后记/331主要参考书目/333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