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世界

豆瓣
美丽新世界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562070047
作者: 玛丽·安·葛兰顿
译者: 刘轶圣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16 -10
丛书: 雅理译丛
装订: 平装
价格: CNY 59.00
页数: 364

/ 10

1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世界人权宣言》诞生记

玛丽·安·葛兰顿    译者: 刘轶圣

简介

名家推荐葛兰顿教授这本著作对于罗斯福夫人在联合国创建初期中的作用有开创性的研究。同时,本书的一个重要“副产品”,是通过联合国档案发现了清华大学第一任教务长张彭春在“世界人权宣言”起草过程中的关键角色。“仁”被写入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最终文本的事实,在今日的全球范围的思想论争中具有重要意义。 ——崔之元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人权是弱者的武器,也是霸权和战争的借口。作者的困境即是她的贡献——她所不知,知道也不说的一切。 ——冯象 清华大学法学院梅汝璈讲席教授历经浩劫的人类,通过《世界人权宣言》传布了一个美丽新世界的蓝图。葛兰顿教授向我们揭开了这段充满激情和智慧、斗争和妥协的历史。全书叙述清晰,译笔流畅,可读性很强。 ——何海波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本书讲述的是世界政治史上一次良心战胜权力的范例,即《世界人权宣言》诞生的故事,文笔生动优雅,立场公允厚道,可读性极高,对于深刻理解人的解放及个人在历史上的可能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每一个识字的人认真品读。 ——於兴中 康奈尔大学法学院王氏中国法讲座教授该书引人入胜地讲述了《世界人权宣言》的起草过程以及罗斯福夫人这位杰出女性先前未被充分认识到的成就。罗斯福夫人在这一事业中代表美国。这是一个与后冷战世界新近有关的故事。
——弗朗西斯·福山,斯坦福大学教授借由20世纪灾难性的错误,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些权利得以浮现。玛丽·安·葛兰顿以她独有的方式,充满智慧、激情与优雅地为我们讲述了这一精彩故事。她让书中的人物变得鲜活,向这个星球上的每个人解释了普遍性权利的重要性。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也是一本重要的读物。
——艾伦·德肖维茨,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

contents

目 录
1
张彭春与那伟大的一代人(中文版序)
6
致 谢
8
序 言
第一章渴望自由
第二章主席夫人
第三章万事开头难
第四章穷尽所有权利
第五章哲学观调查
第六章通宵达旦日内瓦
第七章风暴眼
第八章巴黎之秋
第九章各国都有话说
第十章不容断章取义
第十一章坚 冰
第十二章围绕“普遍性”的论争
尾 声《宣言》今日
附 录
1 1947年6月秘书处草案(汉弗莱草案) /
2 1947年6月经卡森修订的草案(卡森草案) /
3 1947年6月经人权委员会全体代表修订的草案 /
4 1947年12月人权委员会草案(日内瓦草案) /
5 1948年6月人权委员会草案(成功湖草案) /
6 1948年12月第三委员会草案(第三委员会草案) /
7 1948年12月10日《世界人权宣言》 /
注 释
索 引
《雅理译丛》编后记

其它版本 (1)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