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修订版)
豆瓣
陈万雄
简介
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修订版)
陈万雄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3
ISBN:9787108060754 定价:42.00元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和意义的重要,不应太侧重于衡量当时知识分子所提出革新方案的成效性,而应正视他们能无所回避、勇于揭露要中国摆脱厄运、走向现代化所必须面对的全盘问题。只有到此地步,中国人对自己的困境才算有彻底的认识。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力量是近代中国第一代“近代知识分子”的代表,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代“近代主义者”。深重的民族危机的历史环境与适逢其会的历史仅见的教育背景,赋予这一代“近代主义者”强烈的历史性格。从这些历史性格去分析,可以折射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丰富的内容。
contents
序 言 001
增补版序 005
第 1 章 《新青年》及其作者 001
第一节 同人杂志时期 001
第二节 作者群的开拓 008
第三节 北京大学革命派的阵地 016
第 2 章 北京大学的革新力量 025
第一节 清末民初时期的北大 025
第二节 蔡元培的出掌北大 031
第 3 章 新文化运动倡导力量与清末民初的革命运动 053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倡导力量的形成 053
第二节 五四前倡导力量与政党政治 063
第三节 五四后倡导力量与孙中山的结合 069
第 4 章 五四运动在安徽 079
第一节 运动的发轫 079
第二节 运动的指导力量 085
第三节 启蒙者的角色 091
第 5 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反传统思想 109
第一节 清末的反传统思想言论 109
第二节 清末反传统思想与五四时期的渊源 116
第 6 章 清末民初的文学革新运动 123
第一节 清末的白话文运动 123
第二节 其他方面的文学革新活动 159
第 7 章 结论:革命家与启蒙者的双重角色 167
附录一:主要参考文献 172
附录二: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考 183
附录三:从新儒家的勃兴说起 191
附录四:吉野作造与五四运动 197附录五:评本杰明·史华慈编《五四运动的回顾》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