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对华政策(1895--1902)

豆瓣
英国对华政策(1895--1902)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520370011
作者: (英)杨国伦(L.K.Young)
译者: 刘存宽 / 张俊义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20 -10
丛书: 鼓楼史学丛书·海外中国研究系列
装订: 精装
价格: 126
页数: 284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英)杨国伦(L.K.Young)    译者: 刘存宽 / 张俊义

简介

本书论述的是中英关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对象,开始沦为一个半殖民地性质的国家。在侵略者一方,随着美、日、德等新兴列强在远东的崛起,盛极一时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在华利益面临严峻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新形势的变化,英国的索尔兹伯里第三届内阁不得不调整其对华政策,由视中国为英国的禁脔转而参与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的划分,并开始放弃其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试图寻找盟友。1902年,英日两国缔结“英日同盟”,此举标志着英国对外政策与以往相比发生了一次重大历史转折。

contents

第一章 导言 1
19 世纪英国在远东的地位 2
外国竞争的兴起 5
中日战争 12
第二章 索尔兹伯里侯爵与中国 16
为偿付赔款的贷款 21
同法国达成解决办法 24
俄国问题 28
第三章 第三次战争赔偿贷款与攫取中国北部港口 34
胶州和旅顺口 35
索尔兹伯里对俄国的建议 44
寻求一项积极政策 51
占领威海卫 55
第四章 让与权的争夺 62
英国参加角逐 68
外交妥协 72
第五章 中国的反应 79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79
外交答复 85
西摩入侵 94
围攻北京各国使馆 98
第六章 争取使馆解围的谈判 103
索尔兹伯里建议使用日本军队 107
国际上承认中国的领土完整 116
统帅的任命 118
第七章 英国与长江 126
长江流域的中立化 127
上海的占领 133
第八章 英德协定 152
第九章 联合照会 170
传教士问题 185
第十章 联合照会的实施 188
惩办问题 191
军事报复问题 196
赔款谈判 203
第十一章 东北 213
增祺 - 阿列克谢耶夫协定 215
英国对东北和北方铁路的态度 217
东北危机 225
第十二章 英日同盟 236
文献目录 255
主要人名对照表 279

其它版本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