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满汉矛盾与国政朝局:1884—1912

豆瓣
晚清满汉矛盾与国政朝局:1884—1912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520306690
作者: 薛伟强
发行时间: 2017
装订: 平装
价格: 69.00
页数: 259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以统治阶级上层为中心的考察

薛伟强   

简介

满汉矛盾乃清代政治史核心内容及特征之一。本书建基于学界先进相关成果,由整体清代大视野,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以统治阶级上层为中心,首次比较系统地摹画了甲申易枢至清亡近三十年间满汉矛盾之演进轨迹,首次比较系统深入地探析了该时段满汉矛盾与晚清国政朝局之嬗变关联,凸现了晚清政治史的复杂性、曲折性和丰富的层次性,并在局部和细节上有所突破。

contents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旨趣
第二节 学术前史
第三节 本书架构
第四节 挑战创新
第五节 征引资料
第一章 甲申易枢前满汉矛盾回溯
第一节 满汉双轨制
第二节 天命至道光时期满汉矛盾演变
第三节 洪杨事变与满汉势力消长
第二章 甲申至戊戌间的满汉矛盾 (1884—1898)
第一节 见微知著———甲申易枢与满汉矛盾
第二节 妥协中的猜疑———甲午战争与满汉矛盾
第三节 保中国与保大清———戊戌变法中的满汉之争
第三章 庚子事变前后的满汉对抗 (1899—1905)
第一节 庚子事变———满洲贵族疯狂排汉夺权
第二节 东南互保与东南意识———汉族士绅断然抗清排满
第三节 维新·集权·排满———新政初期的满汉矛盾
第四章 预备立宪前期的满汉博弈 (1905—1908)
第一节 畛域难平——— “满汉之见亘于中”
第二节 立宪·集权·排汉———满汉之争盛于时
第三节 排满反清——— “革命之声腾于外”
第五章 预备立宪后期的满汉对决 (1908—1912)
第一节 集权·分权———国会大请愿与满汉之争
第二节 皇族内阁———排汉高潮
第三节 辛亥革命———排满高潮
结语
附录一 清代皇族政治计量考察———以四大中枢机关为核心
附录二 清代满汉势力消长统计图表
表1-1 清代内阁大学士族籍统计表
表1-2 乾隆以降三殿大学士详表
表1-3 乾隆以降三殿大学士统计表
表1-4 嘉庆以降内阁大学士统计表
表1-5 雍正以降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统计表
表2 清代部院大臣族籍统计表 (1644-1910)
表3 清代督抚族籍统计表
表4 清代军机大臣族籍统计表
表5 清代军机处首枢统计表
表6 清代总理衙门大臣族籍统计表
表7 光绪、宣统朝军机处、总署、部院大臣皇族分年统计表
表8 1901—1906年皇族部院大臣详表
表9 1906—1911年皇族部院大臣详表
表10 光绪朝部院大臣族籍分年统计表
表11-1 嘉庆朝督抚族籍分年统计表
表11-2 道光朝督抚族籍分年统计表
表11-3 咸丰、同治朝督抚族籍分年统计表
表11-4 光绪、宣统朝督抚族籍分年统计表
图一 清代中枢皇族政治变化示意图
图二 清代中枢大员旗汉比例变化示意图
图三 清代督抚旗汉比例变化示意图
参考文献
后记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