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剝削的童年
豆瓣
如何面對自戀型父母,修復童年創傷,迎向新生
Children of the Self-Absorbed: A Grown-Up’s Guide to Getting Over Narcissistic Parents(Second Edition)
妮娜‧布朗(Nina W. Brown) 译者: 郭庭瑄
简介
他們是你人生的無底洞。
請你鼓起勇氣說「不」。
他們要你唯命是從,隨傳隨到。
他們用「如果你愛我」或「如果你在乎我」等話術,
以及羞愧感和罪惡感來操弄你,壓迫你去做不想做的事。
他們將自己的難受或痛苦都怪到你身上。
他們認為你的存在,就是為了滿足他們的需求……
他們是擅於剝削孩子的父母。
給那些每逢假日、家庭聚會,就難逃童年羞辱記憶侵擾、飽受煎熬的人。
也給那些冀望自己的委屈、隱忍,能換來父母改變的你。
更給那些與父母不說話,甚至決裂,但心裡仍隱隱痛著的你。
★10個評估量表,了解自身的傷有多深。
★8個肯定金句,重塑自我。
★27個修復與療癒練習。
★8大療傷策略,強化自我。
★12個感知轉移,逐步拿回人生的主導權。
你對以下這些話語很熟悉嗎?在熟悉的同時,又覺得心裡有種刻骨的痛嗎?
‧「為什麼你就是不能把事情做更好(更成功、賺更多錢……)?」
‧「你哥哥(姊姊等兄弟姊妹、認識的鄰居……),都做得到,為什麼你不能像他一樣?」
‧「我不知道該拿你怎麼辦才好。你真是個(麻煩、忘恩負義、難搞)的人。」
‧「你真的無藥可救了。」
對妮娜‧布朗博士而言,我們每個人身上的創傷,都與早期的人生經驗有關,尤其是會剝削孩子的父母,他們刻薄、貶抑和輕視孩子的言行,是第一刀,在孩子心上留下最初的傷痕。
你可能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描述這些情況,或是根本不記得到底發生什麼事。但當你長大,你需要他人不斷關注與讚美你,而如果別人沒有稱讚你,你就覺得他們在挑你缺點、說你不完美,而當你面對挫折或僅是令人惱火的小事,也都會讓你惶恐、不安,你覺得身邊的人無時無刻都在針對著自己、責備著自己、批評著自己,甚至最後,你會告訴自己:「對,我就是一個無藥可救的人……」你將童年時,父母對你的第一刀,再一次揮砍在自己身上。
如何擺脫過去的羞辱與傷痛、化解心結、療癒傷口,以及發展自我、接納自我,以抵禦過往父母帶來的創傷,是妮娜‧布朗博士想帶給讀者的,她提出許多循序漸進的評估與練習,另外,她也提醒讀者與父母相處的迷思:
※放下父母能改變的幻想:因為父母覺得你(孩子)才是需要改變的人。
※避免與父母發生衝突:因為所有你表達出來的情緒,都只會讓父母再度攻擊你。
父母所帶來難以抹滅的創傷,那些傷痛與怨懟,我們其實有能力去療癒與修復。父母不會改變,但你可以設定界限、重塑自我,拿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
◎【請停止這些對於父母的幻想,因為任何人(包含你父母在內)都不會因為你希望他們改變而改變】
‧父母會承認他們的錯誤,意識到他們對你造成的傷害,並做出補償。
‧父母會因為他們對你所做的一切感到痛苦,備受煎熬。
‧你能勝過父母,取得優越地位,並揪著他們的錯誤不放。
‧父母身邊的所有人對他們的看法都與你一樣,而且也會嫌棄他們。
‧你的想法完全正確。
‧你能以牙還牙,或別人能用父母對待你的方式來對待他們。
‧父母總有一天一定會改變,並為他們的言行感到後悔。
◎【自我肯定金句摘錄】
‧我需要別人來照顧我
→自我肯定金句:我很堅強,不但可以自己一個人獨立生活,也可以發展出令人滿意、有建設性的人際關係。
‧我無力做出任何改變
→自我肯定金句:我有能力改變,只是還沒找到方法而已。我絕對不會放棄。
‧我沒有別人那麼好
→自我肯定金句:錯誤是可以改正的。我下次會做得更好。我必須面對自己所犯的錯,但這並不會降低我的價值。
‧我需要他人的認同
→自我肯定金句:我喜歡而且希望對方能認同我,但如果得不到認同,也沒關係,我還是會過得好好的。
‧我一定要當個完美無缺的人
→自我肯定金句:我已經夠好了。我會努力變得更好,但我也很喜歡自己本來的樣子。
‧我必須照顧別人
→自我肯定金句:我要相信他人有能力解決問題,對他們來說,這或許更有幫助。
contents
致謝 011
【推薦序】學著承認內心的傷口/周慕姿(諮商心理師)012
暖心推薦016
序言
如何使用本書017
希望之光永在018
第一章 毀滅性自戀型父母
自戀的定義028
自私的父母029
承擔親職的孩子035
兩種對於毀滅性自戀型父母的反應047
你的父母有毀滅性自戀特質嗎?047
練習1.1:描述你的父母048
第二章 自私的父母:難以抹滅的創傷
你受傷了嗎?061
練習2.1:你受傷了嗎?061
練習2.2:和自己相處079
幫助自己090
第三章 傷痛仍在:當孩子長大成人
你的行為、態度096
練習3.1:怒火和煩憂105
練習3.2:我的關係114
釐清自我責任117
第四章 面對困境的方法
為什麼會有這些感覺?120
練習4.1:內在的平靜122
艱難的困境123
三大應對策略138
練習4.2:培養自我肯定的能力145
第五章 克服父母的隱性與有害影響
針對負能量所產生的自我毀滅反應155
排解內在負能量184
第六章 八大療傷策略
練習6.1:戰勝負能量188
練習6.2:慶祝自己的進步189
放下幻想190
自我陳述與自我肯定194
追求無私的利他主義(altruism)197
走向世界,接觸他人199
敞開自我,發現生活中的奇妙與美好202
練習6.3:美的感知202
練習6.4:創造綺想視界206
改變步調209
正念與覺知211
練習6.5:發展正念與覺知213
減少個人自私的行為、態度214
第七章 強化自我
改變的步驟217
練習7.1:感受與表達232
終極目標:減少自私的行為、態度236
超然於自私之外:意義和目的239
練習7.2:探索意義和目的240
練習7.3:你的孤立感和疏離感有多強?243
第八章 你的理想自我:決定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自我成長策略255
練習8.1:削弱自私特質263
練習8.2:發掘自我力量和長處269
練習8.3:微小的自我轉變284
第九章 實現理想:建立一個新的、更美好的自我
練習9.1:從現實到理想292
練習9.2:情緒挑戰298
練習9.3:創意思維302
練習9.4:靈感世界306
建立關係308
第十章 你做得到:成為自己的主人
早期經驗在形塑自我中所扮演的角色317
練習10.1:早期形象319
練習10.2:找到自我320
練習10.3:自我反應325
練習10.4:接納331
別人能看到的自己?334
練習10.5:多重自我面向334
練習10.6:過去的憤恨和怨懟343
練習10.7:你對自己的感覺345
參考書目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