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我
豆瓣
張致忻
简介
她是母親,也是渴望母親的孩子。
張郅忻最動人的自我追尋,透過孩子的眼睛,回眸童年小鎮,
碰觸了成長的暗影、家的裂縫,以及裂縫透露的微微的光。
自第一部作品以來,「家」便是張郅忻恆常的母題,家的複雜組成,是她漫長的糾結。這一次張郅忻既寫孩子,亦像透過孩子,映照童年的自己。張郅忻:「這本書說的是關於像我這樣長不大的孩子,如何陪伴自己的孩子的故事。以及,透過我的孩子,我回到記憶中的小鎮,遇見那個早熟的孩子,看見她的尋覓與徬徨。」
本書分三輯,輯一名稱「安咕安咕」是客家話用來逗弄小孩發出的聲音。二〇一四年作者生下孩子,待在月子中心,心中有與生命相遇的喜悅,也有不安。在《人間福報》副刊以「安咕安咕」為專欄名稱,記錄與孩子互動的點滴。成為母親後,作者不時回到成長的客家小鎮。童年的許多地方都已消失,決心以文字重建,並藉地景描述童年遇見的種種故事,寫成輯二「小鎮故事」。輯三「行囊」堆疊長長時間以來,遇見的母親與她們的孩子,作者把這些故事一一裝入自己的行囊中。
contents
封面
好評推薦
推薦序 成為孩子
輯一 安咕安咕
月子時間
哺乳練習
十方之愛
摸摸
計程車
無字之歌
金項鍊
遠行
哭
踏踏泥土
母親節
聲音
相片
日常碎片
手帕
米飯的滋味
祕密基地
第一本書
玩具
衣妝
睡
餵
爬
牙
剪指甲
感冒
跌倒
鬧鐘
市場行
兒歌
喝水
二手衣
筆下的世界
輯二 小鎮故事
百齡樓
滿天星髮廊
華洋西點麵包
五一書局
天主堂
香雞城
庄下伯公廟
老家麵店
外婆家
中華兒童才藝補習班
大水溝
月台洞穴
孩子屋
鄉公所
長春醫院
梅湖游泳池
北美戲院
輯三 行囊
從早餐店到早餐店
印尼泡麵
藍帶廚房
書的重量
寄至越南的家書
遠方行
你的背包
後記 細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