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摩尼教研究

豆瓣
东方摩尼教研究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208085268
作者: 芮传明
发行时间: 2009 -5
丛书: 传统中国研究丛书
装订: 平装32
价格: 40.00元
页数: 429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芮传明   

简介

本书归纳了芮传明先生有关东方摩尼教课题研究的的内容和观点,谈到了东方摩尼教与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之融合,特别提到了和古代大众信仰的相互渗透、影响的关系。是目前国内这一课题研究的扛鼎之作。
自序
导言 创教史与研究史
第一章 创建与发展
第二章 研究历史与文献资料
第三章 教养概说
上编 神、魔名号二释
第一章 “摩尼”名号的源流
第二章 “五妙身”及其“相”释
第三章 “五大”诸说辨
第四章 “净风”与“惠明”异同析
第五章 “平等王”名号考
第六章 黑癘、阿缁、贪魔的文化来源
中编 基本教义研究
第一章 摩尼教“性”观念探讨
第二章 “树”符号的象征意义及其演变
第三章 “佛性”与“灵魂”
第四章 “轮回”、“地狱”与生死观
下编 文化交流探讨
第一章 从“船”的喻意看佛教影响
第二章 弥勒信仰与摩尼教之关系探讨
第三章 唐代名人之信仰分析两例
附录 摩尼教汉语典籍校注
主要参考文献略语表

contents

自序 导言 创教史与研究史
第一章 创建与发展
第一节 摩尼的家庭与青少年时代
第二节 摩尼下半生的布教活动
第三节 摩尼教的早期传播
第二章 研究历史与文献资料
第一节 摩尼教研究的开端
第二节 摩尼教研究的兴盛
第三节 中国学术界之摩尼教研究
第三章 教义概说
第一节创世神话
第二节 宇宙观和神、魔
第三节 教徒与教会
上编 神、魔名号考释
第一章 “摩尼”名号的源流
第一节 见於佛经的“摩尼”诸佛
第二节 “摩尼(珠)”在佛经中的涵义
第三节 摩尼教的“珠”观念
第四节 分析与推论
第二章 “五妙身”及其“相”释
第一节 “五妙身”的诸称号
第二节 “相”的考释
第三节 “五妙身”的概念归纳
第三章 “五大”诸说辨
第一节 文献中的“五大”
第二节 “神灵说”的梳理与比定
第三节 “地域说”的梳理与比定
第四节 结论、辨析与推想
第四章 “净风”舆“惠明”异同析
第一节 汉文典籍中的净风、惠明
第二节 西文典籍中的Living Spirit、Light Mind
第三节 净风与惠明的相异之处
第四节 净风、惠明之实际关系
第五章 “平等王”名号考
第一节 “平等王”异於“阎罗王”
第二节 “平等王”即“夷数”
第三节结语
第六章 黑疠、阿缁、贪魔的文化来源
第一节 暗界魔首概貌
第二节黑疠辨析
第三节 阿缁辨析
第四节 贪魔考释
中编 基本教义研究
第一章 摩尼教“性”观念探讨
第一节 奇特的性现象描述
第二节性观念溯源
第二章 “树”符号的象徵意义及其演变
第一节 科普特语文献中的“树”符号
第二节 《摩尼教残经》中的“树”符号
第三节 《下部赞》中的“树”符号
第四节小结
第三章 “佛性”与“灵魂”
第一节 汉语文献中的“佛性”
第二节 非汉语文献中的“灵魂”
第三节 佛教的“佛性”
第四节 摩尼教“佛性”与佛教“佛性”的异同
第四章 “轮回”、“地狱”与生死观
第一节 两种轮回说
第二节 两种地狱观
第三节 迥异的生死观
下编 文化交流探讨
第一章 从“船”的喻意看佛教影响
第一节 摩尼教的“船”与“船主”
第二节 佛教的“船”与“船主”
第三节 结论与推想
第二章 弥勒信仰舆摩尼教之关系探讨
第一节 “正统”的弥勒信仰
第二节 弥勒信仰与摩尼教的相似因素
第三节 文化因素之来源辨析
第三章 唐代名人之信仰分析两例
第一节 武则天之“日月”、“明”、“光”信仰
第二节 白居易之“摩尼教诗”的可能性
附录 摩尼教汉语典籍校注
第一章 《摩尼教残经》校注
第二章 《摩尼光佛教法仪略》校注
第三章 《下部赞》校注
主要参考文献略语表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