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豆瓣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301297827
作者: 陈平原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18 -10
装订: 精装
价格: 98.00元
页数: 452

/ 10

1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陈平原   

简介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从一场运动(“五四”那天广场上的学生运动)、一份杂志(《新青年》)、一位校长(蔡元培)、一册文章(《章太炎的白话文》)及一本诗集(胡适《尝试集》)入手,谈论“五四”新文化运动。作者借鉴新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借助若干意味深长的细节、断片、个案,来钩稽并重建历史,强调是晚清与"五四"两代人的共谋与合力,才完成了中国文化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全书史料的钩稽与细节的描述相映成趣,读者不难在这两者的张力中间深切体会"五四"那代人所处的历史语境、政治立场、文化趣味及学术思路,读来饶有趣味。

contents

导言 文本中见历史 细节处显精神 001
第一章 五月四日那一天
—— 关于五四运动的另类叙述 010
一 关于五四运动 010
二 五月四日那一天 015
三 如何进入历史? 045
四 回到五四现场 048
第二章 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
——《新青年》研究 059
一 同人杂志“精神之团结” 061
二 “仍以趋重哲学文学为是” 071
三 以“运动”的方式推进文学事业 079
四 文体对话与思想草稿 093
五 提倡学术与垄断舆论 109
六 文化资本与历史记忆 124
第三章 叩问大学的意义
—— 作为教育家的蔡元培 140
一 “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 140
二 北大传统的另一种阐释 152
三 老北大的艺术教育 162
第四章 学问该如何表述
—— 以《章太炎的白话文》为中心 187
一 古文的骄傲与白话的先驱 190
二 令人神往的“提奖光复,未尝废学” 203
三 深思独得与有感而发 218
四 白话文的另一渊源 233
第五章 经典是怎样形成的
—— 周氏兄弟等为胡适删诗考 245
一 删诗事件 247
二 老朋友的意见 253
三 学生的建议 259
四 二周的眼光 269
五 胡适的自我调整 283
六 经典地位的确立 297
第六章 写在“新文化”边上
—— 旧纸堆里的新发现 314
一 失落在异邦的“国故” 314
二 在巴黎邂逅“老北大” 332
三 不该被遗忘的“文学史” 345
四 八十年前的中学国文教育之争 360
附录一 关于《章太炎的白话文》 375
附录二 鲁迅为胡适删诗信件的发现 386
附录三 台湾版《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自序 393
附录四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英译本序 397
引用及参考书目 399
索 引 412
后 记 444

其它版本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