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周生 辑著 / 袁世硕 邹宗良 校注
简介
本书收录了纳兰性德全部词作品,笺注丰实、准确,评析优美、生动,是不可多得的经典版本。纳兰容若,姓纳兰,原名成德,后改为性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朝权臣纳兰明珠的长子。
从血缘追溯,纳兰容若为蒙古裔,是蒙古土默特氏的后人。土默特氏曾经征服了满洲那拉氏,从此放弃本姓,改用被征服者的姓氏。纳兰、那拉还有纳腊,都是汉语的不同音译,这一血统中最著名的人物,除了纳兰容若之外,就是晚清的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
纳兰容若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冬在北京出生,是在满清定鼎之后的和平气氛里成长起来的,游牧、渔猎、金戈铁马的传统于他而言都只是故老传说。他自幼接受的是满、汉两种传统的教育,既要学习满人赖以驰骋沙场的骑射本领,又要学习朱子理学注释出来的四书五经。
家世与天资的结合轻易便使成长为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他以门荫充任大内侍卫,以科举挣到大好功名,以赤诚与才华...
(展开全部)
诗是民族的感情抒发,更是民族苦乐的忠实记忆。《诗经》之“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食”与“事”即给后人极大的影响。对中国知识分子而言,诗是在权力话语外,对其物质与思想世界的记录与寄托。
本书是王学泰先生数十年思想之大成,既有针砭时弊,又有对柏杨、杨宪益、聂绀弩等当代诗人诗学、人生际遇的深度解析。全书文笔从容,旁征博引,感情淳厚,且不失诙谐幽默。以平和心态和冷静态度审视,做人做事的道理融汇其中,使人感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淡定与超然。
在《源氏物语》等王朝物语中,被称作“唐物”的舶来奢侈品纷纷亮相。陶瓷、琉璃、绫罗、薰物……这些装点王朝生活的绝美舶来品,千金难觅。本书将《源氏物语》中角色人物日常用度和用于馈赠的奢侈品,结合人物身份及性格,做了精细深入的梳理,使读者对物语的理解更加立体真实。这是一部以王朝奢侈品为线索,对王朝物语世界、日本平安朝历史的精辟解读。
《儒林外史》,是一部描绘知识分子群像的长篇讽刺小说。作品描写了深受八股毒害的儒生的种种荒诞与虚伪行为。贬抑、讽刺了假儒士和假名士,批判了当时败坏 的世俗风气;塑造了少数远离功名、追求自由的真儒士和真名士形象,其中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开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 活之先河。可与薄伽丘、塞万提斯、巴尔扎克、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论,对世界现代文学也有深远影响,堪称世界文学名著。
本书皆以动物为话题,题材均选自汉魏六朝、唐五代、宋元明清之历代笔记,如冯梦龙的《物性之愚》、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彭大翼《山堂肆考•羽集》等等,笔记中的动物至大如象,小至蜜蜂,飞禽走兽竟有五十余种,虽挂一漏万,也算披沙拣金。作者从现实出发,或援引,或生发,针砭时弊,庄谐并重,行文立意,蓄意求新。通过描述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动物故事,希冀人类善待生灵、尊重生命,体现众生平等、尚法守信的精神原则。整本书广征博引,趣味盎然,笔调清新洒脱,却意味深远。每篇配以手绘插图,流畅的线条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有种质朴含蓄的古意。
《四书改错》,清初毛奇龄撰,凡22卷,分32门。毛奇龄反对朱熹的理学,他的作品如《大学问》、《中庸说》、《论语稽求篇》、《四书剩言》、《婚礼辨正》、《周礼问》等有大量批评《四书集注》的文字,后由其弟子收集成书,罗列他认为的朱熹《四书集注》注释的错误达451条,是历史上批评《四书集注》最为严重的著作之一,在思想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刘鹗所著的《老残游记(插图本)/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以一个摇串铃的走方郎中老残为主人公,记述他在中国大地上游历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第一回是全书的总纲。作者所写一只在洪波巨浪中行将沉没的大船,便是中国的象征;老残送去“最准的向盘”,却被当作“汉奸”赶下船,正表现了他对中国命运的担忧和自己理想不得实现的痛苦。
苏东坡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精英中,最为炫目、最有人格魅力的一位。他既是超逸绝尘、“与造物者游”的诗人,又是与社会底层和日常生活“接地气”的智者。在众多轶事与传说的背后,真实的苏东坡到底是怎样的?《王水照说苏东坡》是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宋代文学专家王水照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授课的讲稿。作者将四十多年深入研究苏东坡的心得,用最为通俗凝练的语言娓娓道来,希望让所有人都能读懂和走近苏东坡。
本书是唐五代传奇作品之总集。所收作品上限为唐初,下限为五代十国。得传奇作品六百九十一篇,编为五编,分一百卷,其中作者可考者九十八人,另有阙名作者近三十人。编次以作者或作品时代为序,同一作者作品排列一起而次其先后。时代不可确考者大致确定其上下限,编在相应位置。每篇作品,以作者介绍、正文、校勘记、按语排列。正文之末注明所据版本或出处,其余重要版本或出处,亦酌情注明。校勘用详校之法,各种校勘资料力求齐备。异文较重要者皆出校,诗歌异文则全部出校。校记于歧异文字多有辨证。按语考证说明该篇或原集之著录、版本、题署、篇目等及其他相关问题。
吕留良(1629—1683),号晚村,浙江省崇德县(今桐乡市)人。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死后,雍正十年被剖棺戮尸,子孙及门人等或戮尸,或斩首,或流徙为奴,罹难之酷烈,为清代文字狱之首。
吕氏身丁明亡清兴之际,陵谷变易,看东海之扬尘;神州陆沉,睹铜驼于荆棘。世故人情,历之弥多,故其诗风沉郁,寄寓深远,出入百家,自成一体,洵清初文坛一大家。然其著述,遭乾隆朝全面禁毁,流传甚少。此次整理吕留良诗,以上海图书馆藏吕氏钞本《何求老人残稿》为底本,参校十数个存世钞本,去重辑佚,得诗299题544首,编年考订,索隐本事,笺释典故,发覆诗旨。末附生平资料、序跋资料、年谱简编、参考书目等。
本书体例,除对每首诗作校勘、笺释外,另设“资料”一栏,备收与本诗相关之墓志、碑传、序跋、唱和、题署等文献,不仅为读者之深入研究提供便利,同时也使本书...
(展开全部)
本书是“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之一,也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编、中编、下编三个部分,是以郑骞的《景午丛编》与《龙渊述学》为基础选编的。词与曲在形式与规律方面有相同点,都偏于潇洒、轻俊、美秀、疏放,而缺少庄严、厚重、雄峻,然而词是翩翩佳公子,曲则多少有点恶少气味,词所表现的是中国文化的阴柔美,曲所表现的则是中国文化衰落时期一般文人对于现实的反应,两者可以说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本书旨在说明词曲与中华文化之关系,探讨的是词曲的前途问题,提出了许多具体的作家与作品。 郑骞的散曲学以“考据”与“文学”为两大支柱,诗人意识在其散曲学中最为独特和突出。郑骞的“诗人论曲”的研究路径在散曲研究中显得十分特殊和孤寂,但是也可为散曲文学的探求激荡出不同的思索。
本書在傳世的《元氏長慶集》九百七十八點五篇作品的基礎上,輯佚元稹散佚、散失作品一千五百八十七點五篇,成二千五百六十六篇,是原《元氏長慶集》的二點六倍。其中一千二百八十三篇在已經出版的諸多學術專著均沒有採錄,為作者獨家所輯佚,占全書稿作品的百分之五十,占所有輯佚篇目的百分之八十點八二。這些作品通過作者精細的校勘、科學的箋注、廣博的引用、嚴謹的正誤、詳實的編年,其中編年不僅詩文混編,而且嚴格按照時間順序年、季、月、日排列,構成了“自成體系的二千五百六十六篇元稹詩文創作的‘路線圖’”,全面顯現了元稹思想的方方面面,糾謬《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史書中的錯誤記載,商榷魯迅、陳寅恪、岑仲勉等名家的權威結論,提出了與傳統觀點截然不同的許多新觀點,描繪了元稹五十三年的歷史本來面貌,破解了中唐歷史上的不少謎團,解決了學術界關於元稹問題一直無法自圓的諸多問...
(展开全部)
《醒世姻缘传(套装上下册)》是明末清初产生的一部杰出的世情小说,全书100回。全书以明代前期(正统至成化年间)为背景,写了一个两世姻缘、轮回报应的故事。前二十二回写晁源携妓女珍哥打猎,射死一只仙狐并剥了皮,后娶珍哥为妾,虐待妻计氏,使之自缢而死,此是前生故事。二十三回以后是后世故事:晁源托生为狄希陈,仙狐托生为其妻薛素姐,计氏托生为其妾童寄姐。在后世姻缘中,狄希陈变成一个极端怕老婆的人,而薛、童则变成极端悍泼的女人。她们想出种种稀奇古怪的残忍办法来折磨丈夫:把他绑在床脚上、用棒子痛打、用针刺、用炭火从他的衣领中倒进去,烧得他皮焦肉烂。而狄希陈只是一味忍受。后有高僧胡无翳点明了他们的前世因果,又教狄希陈念《金刚经》一万遍,才得消除冤业。《醒世姻缘传(套装上下册)》对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社会黑暗的两大症状——腐败的官场和浅薄的世风作了鞭辟入里的解剖,是一部非...
(展开全部)
contents
前 言
醒世姻缘传弁语
醒世姻缘传凡例
题识
姻缘传引起
第一回 晁大舍围场射猎 狐仙姑被箭伤生
第二回 晁大舍伤狐致病 杨郎中卤莽行医
第三回 老学究两番托梦 大官人一意投亲
第四回 童山人胁肩谄笑 施珍哥纵欲崩胎
第五回 明府行贿典方州 戏子恃权驱吏部
第六回 小珍哥在寓私奴 晁大舍赴京纳粟
第七回 老夫人爱子纳娼 大官人弃亲避难
第八回 长舌妾狐媚惑主 昏监生鹘突休妻
第九回 匹妇含冤惟自缢 老鳏报怨狠投词
第十回 恃富监生行贿赂 作威县令受苞苴
第十一回 晁大嫂显魂附话 贪酷吏见鬼生疮
第十二回 李观察巡行收状 褚推官执法翻招
第十三回 理刑厅成招解审 兵巡道允罪批详
第十四回 囹圄中起盖福堂 死囚牢大开寿宴
第十五回 刻薄人焚林拨草 负义汉反面伤情
第十六回 义士必全始全终 哲母能知亡知败
第十七回 病疟汉心虚见鬼 黩货吏褫职还乡
第十八回 富家显宦倒提亲 上舍官人双出殡
第十九回 大官人智奸匹妇 小鸦儿勇割双头
第二十回 晁上舍回家托梦 徐大尹过路除凶
第二十一回 片云僧投胎报德 春莺女诞子延宗
第二十二回 晁宜人分田睦族 徐大尹悬扁旌贤
第二十三回 绣江县无儇薄俗 明水镇有古淳风
第二十四回 善气世回芳淑景 好人天报太平时
第二十五回 薛教授山中占籍 狄员外店内联姻
第二十六回 作孽众生填恶贯 轻狂物类凿良心
第二十七回 祸患无突如之理 鬼神有先泄之机
第二十八回 关大帝泥胎显圣 许真君撮土救人
第二十九回 冯夷神受符放水 六甲将按部巡堤
第三十回 计氏托姑求度脱 宝光遇鬼报冤仇
第三十一回 县大夫沿门持钵 守钱虏闭户封财
第三十二回 女菩萨贱粜赈饥 众乡宦愧心慕义
第三十三回 劣书生厕上修桩 程学究裩中遗便
第三十四回 狄义士掘金还主 贪乡约婪物消灾
第三十五回 无行生赖墙争馆 明县令理枉伸冤
第三十六回 沈节妇操心守志 晁孝子刲股疗亲
第三十七回 连春元论文择婿 孙兰姬爱俊招郎
第三十八回 连举人拟题入彀 狄学生唾手游庠
第三十九回 劣秀才天夺其魄 忤逆子孽报于亲
第四十回 义方母督临爱子 募铜尼备说前因
第四十一回 陈哥思妓哭亡师 魏氏出丧做新妇
第四十二回 妖狐假恶鬼行凶 乡约报村农援例
第四十三回 提牢书办火烧监 大辟囚姬蝉脱壳
第四十四回 梦换心方成恶妇 听撒帐早是痴郎
第四十五回 薛素姐酒醉疏防 狄希陈乘机取鼎
第四十六回 徐宗师岁考东昌 邢中丞赐环北部
第四十七回 因诈钱牛栏认犊 为剪恶犀烛降魔
第四十八回 不贤妇逆姑殴婿 护短母吃脚遭拳
第四十九回 小秀才毕姻恋母 老夫人含饴弄孙
第五十回 狄贡士换钱遇旧 臧主簿瞎话欺人
第五十一回 程犯人釜鱼漏网 施囚妇狡兔投罗
第五十二回 名御史旌贤风世 悍妒妇怙恶乖伦
第五十三回 期绝户本妇盗财 逞英雄遭人捆打
第五十四回 狄生客中遇贤主 天爷秋里殛凶人
第五十五回 狄员外饔飱食店 童奶奶怂恿疱人
第五十六回 狄员外纳妾代庖 薛素姐殴夫生气
第五十七回 孤儿将死遇恩人 凶老祷神逢恶报
第五十八回 多心妇属垣着耳 淡嘴汉圈眼游营
第五十九回 孝女于归全四德 悍妻逞毒害双亲
第六十回 相妗子痛打甥妇 薛素姐监禁夫君
第六十一回 狄希陈飞星算命 邓蒲风设计诓财
第六十二回 张茂实信嘲殴妇 狄希陈诳语辱身
第六十三回 智姐假手报冤仇 如卞托鹰惩悍泼
第六十四回 薛素姐延僧忏罪 白姑子造孽渔财
第六十五回 狄生遭打又陪钱 张子报仇兼射利
第六十六回 嘴尖监打还伤臂 心狠赔酒又挨椎
第六十七回 艾回子打脱主顾 陈少潭举荐良医
第六十八回 侯道婆伙倡邪教 狄监生自控妻驴
第六十九回 招商店素姐投师 蒿里山希陈哭母
第七十回 狠汉贪心遭主逐 贤妻巧嘴脱夫灾
第七十一回 陈太监周全伙计 宋主事逼死商人
第七十二回 狄员外自造生坟 薛素姐伙游远庙
第七十三回 众妇女合群上庙 诸恶少结党拦桥
第七十四回 明太守不准歪状 悍婆娘超度生夫
第七十五回 狄希陈奉文赴监 薛素姐咒骂饯行
第七十六回 狄希陈两头娶大 薛素姐独股吞财
第七十七回 馋小厮争嘴唆人 风老婆撒极上吊
第七十八回 陆好善害怕赔钱 宁承古诈财挨打
第七十九回 希陈误认武陵源 寄姐大闹葡萄架
第八十回 童寄姐报冤前世 小珍珠偿命今生
第八十一回 两公差愤抱不平 狄希陈代投诉状
第八十二回 童寄姐丧婢经官 刘振白失银走妾
第八十三回 费三千援纳中书 降一级调出外用
第八十四回 童奶奶指授方略 骆舅舅举荐幕宾
第八十五回 狄经历脱身赴任 薛素姐被赚留家
第八十六回 吕厨子回家学舌 薛素姐沿路赶船
第八十七回 童寄姐撒泼投河 权奶奶争风吃醋
第八十八回 薛素姐送回明水 吕厨子配死高邮
第八十九回 薛素姐谤夫造反 顾大嫂代众降魔
第九十回 善女人死后登仙 纯孝子病中得药
第九十一回 狄经司受制嬖妾 吴推府 考察属官
第九十二回 义徒从厚待师母 逆妇假手杀亲儿
第九十三回 晁孝子两口焚修 峄山神三番显圣
第九十四回 薛素姐万里亲征 狄希陈一惊致病
第九十五回 素姐泄数年积恨 希陈挨六百沉椎
第九十六回 两道婆骗去人财 众衙役夺回官物
第九十七回 狄经历惹火烧身 周相公醍醐灌顶
第九十八回 周相公劝人为善 薛素姐假意乞怜
第九十九回 郭将军奉旨赐环 狄经历回家致仕
第一百回 狄希陈难星退舍 薛素姐恶贯满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