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豆瓣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567663145
作者: 万绳楠 主编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23 -10
丛书: 万绳楠全集
装订: 平装
页数: 299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万绳楠 主编   

简介

一、为保存和反映万绳楠先生的学术研究成果及其对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要贡献,兹整理编辑出版《万绳楠全集》。
二、全集分卷收录万绳楠先生所撰写的专著、论文、科普文章、小说等文字。由于作者写作时间近50年,中经战乱及运动影响,部分早期文章未能查到原文,只好暂付阙如,待将来查考后再作补遗。
三、全集编排原则为:专著、整本小说,仍作整体收入,不打乱原书;论文及科普文章,大体依所撰内容时代编排,并经编委会讨论后命名为《中国古代史论集(一)》《中国古代史论集(二)》;至于其他书信、诗歌、序跋等文字今后将另编补遗之卷以彰学术成就。
四、全集整理编辑已发表过的著作、论文等,正文部分以保存作者著述原貌为原则,即有关撰著形式、行文风格及用词习惯等均尽量尊重原作,仅对错讹之处进行修改。
五、全集注释体例在遵循著述原貌的基础上,分作夹注与页下注两类。在核查文献史料原文后,尽量写明版本、卷帙、页码等信息,以便读者阅读、查考。所核文献均取用万绳楠先生去世以前版本,以存其真。
六、为尽可能准确反映万绳楠先生的学术思想,全集整理编辑过程中,尽量对所收论著与可见到的作者原稿相核校,或与已出版、发表后作者亲笔修改之处相修正,凡此改动之处,限于体例,不再逐一作出校改说明。

contents

第一篇 魏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附论吴、蜀)
一、魏晋统治者社会阶级的区别
二、司马氏的夺权斗争
三、西晋政治社会的特征
四、附论吴、蜀
第二篇 罢州郡武备与封建制度
一、从州郡领兵到罢州郡兵
二、分封诸王
第三篇 清谈误国(附“格义”)
第四篇 西晋末年的天师道活动
一、赵王伦废立
二、东莱刘伯根、王弥起兵
三、张昌起兵
四、李特起兵
第五篇 徙戎问题
第六篇 五胡种族问题
一、五胡次序
二、羯族
三、氐族
四、鲜卑(释黄须鲜卑奴与白虏)
五、卢水胡
第七篇 胡族的汉化及胡汉分治
一、胡族的汉化
二、胡汉分治
第八篇 晋代人口的流动及其影响(附坞)
一、人口流动的三个方向
——东北、西北与南方
二、北方胡族统治者的徙民与人民的屯聚问题(坞壁及桃花源)
……
第九篇 东晋与江南士族之结合
第十篇 孙恩、卢循之乱
第十一篇 楚子集团与江左政权的转移
第十二篇 梁陈时期士族的没落与南方蛮族的兴起
第十三篇 南朝官制的变迁与社会阶级转变的关系
第十四篇 南北对立形势分析
第十五篇 北魏前期的汉化(崔浩问题)
第十六篇 北魏后期的汉化(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第十七篇 六镇问题(附魏齐之兵)
第十八篇 北齐的鲜卑化及西胡化
第十九篇 宇文氏之府兵及关陇集团(附乡兵)
第二十篇 南北社会的差异与学术的沟通
第二十一篇 佛教三题
编后记

其它版本
短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