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的困境

豆瓣
书生的困境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563384075
作者: 谢泳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发行时间: 2009 -5
装订: 平装
价格: 29.00元
页数: 290

/ 10

3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简论

谢泳   

简介

制度变化,书生之困,有什么关系。
本书从资料搜集入手,于正史之外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判断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分析现代以来知识分子的命运。1949年前相对论传播及对中国知识界的影响,从院士到学部委员折射出的1949年前后知识精英与国家之关系,一本国文教科书酝酿的现代文学教材模式,一个小说细节预示的百年中国文学之“赵树理悲剧”,《文艺报》讨论、《文汇报》专栏反映的当代文学转型过程,《学习》杂志事件揭示的延安知识分子在新意识形态建立中的作用,《胡适思想批判参考资料》透露的高层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北京大学《红楼》杂志与“文革”后期《朝霞》杂志呈现的政治理想和文化品质,以及王瑶学术道路中的“陈寅恪影响”, 70年代初访华的西南联大知识分子何炳棣、杨振宁等人的家国情感……一切发生过的历史,无论当时或后人如何评价,这些历史本身都具有研究价值。

contents

王瑶学术道路中的“陈寅恪影响”——纪念王瑶先生逝世二十周年
1949年前相对论传播及对中国知识界的影响
1949年后知识精英与国家的关系——从院士到学部委员
从一本国文教科书看中国现代文学教材模式
“文艺学”如何成为新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以1951年《文艺报》一场讨论为例
中国当代文学的转型是如何完成的——以1952年《文汇报》“肃清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毒素的文艺作品的影响”为例
百年中国文学中的“赵树理悲剧”——从《小二黑结婚》的一个细节说起
延安知识分子在新意识形态建立中的角色——以《学习》杂志事件为例
《红楼》杂志研究
《朝霞》杂志研究
胡适思想批判与《胡适思想批判参考资料》
外一种:胡适与厦门大学
家同情感与事实判断——以何炳棣等上世纪70年代初的访华观感为例
后记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