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哭泣也不能改變什麼
豆瓣
운다고 달라지는 일은 아무것도 없겠지만
朴濬 译者: 胡絲婷
简介
韓國「愛哭詩人」
朴濬
讓18萬人流淚感動的文字
請不要說「別哭了」這種話
就算哭泣不能改變什麼,但哭又如何呢?
✽ ✽ ✽
我們所有人不是正在成為孤兒,就是已經成了孤兒
就算哭泣也不能改變什麼
但一起流淚的話或許能夠不那麼難堪
或許能夠成為彼此的一點力量
✽ ✽ ✽
話語從人的口中出生,在人的耳裡死去
但是有些話不會死,會走進人的心裡活下來
✽ ✽ ✽
遺書或許是世界上最平和的文字也不一定
因為那超越了對他人的寬恕與和解
是在向自己即將到來的死亡致上安慰與哀悼
✽ ✽ ✽
想要完整地存在,就必須被完全地消滅
當我們曾存在的事實已無人知曉
或許才能小心翼翼地談論「永遠」
✽ ✽ ✽
新的時代或許不是在翻完舊的月曆時到來的
而是在我望著你或是你凝視著我的時候
誕生於彼此的眼眸之中也不一定
✽ ✽ ✽
我依然不清楚應該要怎麼樣活著才對
也不知道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正確的
但往後的日子裡我希望能收到更多的信
因為比起憤怒或憎惡,書信更貼近愛意與關懷
因為在我心目中,收到書信就是被愛,寫信就是愛人
✽ ✽ ✽
韓劇《今生是第一次》男女主角多次朗誦這本「哭泣之書」的文句。
這是一本關於哭泣、關於信件的書。
這是一本就這樣放在一旁的書,彷彿陪在身旁的書。
這是偶爾覺得活著很辛苦吧?覺得生活的面貌很陌生吧?
像是想要安慰一樣地關心著,下一秒又若無其事的不發一語,
最後不情不願的吐出一句「一起吃木葉鰈艾湯吧」的一本書。
✽ ✽ ✽
《就算哭泣也不能改變什麼》是一篇以名為「詩人朴濬」的「人」貫穿全書的長文。以作者獨有的纖細且執著的觀察力消化眾多回憶中的畫面,明明撇去了牽強的詞彙和為賦新詞而加諸的感想,一篇平淡的文字卻往往在由淚轉笑與由笑轉淚之間流動,或同時混雜著兩者。
在讀著的同時,我們總會發現一滴滴曾經以為被時光洗乾的眼淚已不經意地滑落臉頰。詩人朴濬似乎搭載了某種看上去像玩具實際上卻配有極高性能的雷達。說出的話像孩子般純粹直率,看事情的眼光卻有著成熟的高度。
書裡無須刻意展現便自然流露的故事之中藏著許多小小的手,讓我們想要一一抓住卻應接不暇。不時猛然相握,小小的手在我們手心寫下的留言是他們的名字,有的叫做貧窮,有的叫做離別,也有的叫做死亡。
名為貧窮的生活,名為離別的局面,名為死亡的虛妄,這三個我們再怎麼想要從生命中拔除卻必須直面的課題,沒有一個故事應該被等閒視之。因為從中展露的是我們最好的話絕對不想正面交會的、可以的話只想避開的真實面貌,因為貧窮讓我們累了又累,離別讓我們痛了又痛,死亡讓我們傷了又傷。
即使如此,就像正面對決一樣,先一步面對這些生活絕境的好處,是我們的內心會產生一種名為內省的東西,這讓我們學會推開生命的擠壓,越過生命的缺口,讓我們以此為原動力,更有自信地跑動生與死的滾輪。對於「我們為什麼要閱讀」這個疑問可以是「我們為什麼要活下去」的答案的自信和確信,正是通過閱讀這本書得到的。
contents
走進
遮蔭
第一部
那年仁川
那年慶州
兩張臉孔
有些話語是不死的
清晨響起的電話——詩人李文宰
等待這件事,記憶這件事
信
那年麗水
早餐
換季
雨
那年挾才
蒼白瘦削的光
碧蹄行
哭泣與呼吸
夢房
身體與病
現在再次
孤獨和寂寞
旅行和生活
第二部
變得喜歡自己的時間
那年畫岩
那年墨湖
白日酒
心的廢墟
記憶的平原
來自海南的信
哭泣
通往屋頂的階梯
小說家金老師
那年惠化洞
那些聲音
關係
回信
愛的時代
第三部
迎接春天
大小事
再次離去的花
那年幸信
恰好的時節
日常的空間,旅行的時間
廣場的一段時間
猛藥與劇毒
初戀
雨傘和雨
寺
取向的誕生
那年三陟
第四部
工作與貧窮
不親切的勞動
所謂的長大成人
孤兒
醋醬油
別哭了,爸爸
揮著手
賀!朴舟憲滿週歲
中央醫院
血腸和革命
死亡和遺書
我內心的年齡
年
走出
那年蓮花里
獻給詩人朴濬第一本散文集《就算哭泣也不能改變什麼》的一封信——金敃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