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与制度

豆瓣
观念与制度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100170604
作者: 方钦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发行时间: 2019 -6
装订: 平装
价格: 75.00
页数: 362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探索社会制度运作的内在机制

方钦   

简介

本书的主题是剖析社会制度运行的内在结构,特别是构成真实世界之“制度性事实”的主观要件,如个人观念、社会信念、宗教信仰等因素,如何影响社会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变迁。就目前主流经济学界的状况来说,大多数学者们的研究往往流于形式化的技术处理,即认为所谓“制度”不过就是减少交易费用的工具而已。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这造成了经济学制度分析理论和实际的严重脱节。譬如说,经济学家构建模型和实证检验“优的”制度,但是现实世界许多社会长期存在着“无效率的制度”,这又如何解释?又譬如,经济学家说能够存在的制度必然是降低交易费用的,但现实中大量制度不仅没有降低交易费用反而增加了交易费用。本书的主要观点是“制度”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而非是某个优化模型的工具变量。研究真实世界的社会制度必须摆脱那种“资源配置优化”的固有思维,回归到亚当·斯密意义上的“交易的经济学”立场上,分析制度性事实下各个构成要件——行为主体、行为主体的行动模式、行为主体的主观特征——的基本性质。其中,又以行为主体的主观特征为重要,因为这是构成不同社会制度模式的核心特征,也是解释制度变迁的关键。本书的内容围绕制度的界定及其分框架展开,具体来说可分为三部分:(1)社会制度分析的一般理论框架,在这一部分笔者对制度作出了不同于主流学界的一个分析式定义;(2)产权制度的定性研究,第二部分主要是具体案例的分析,即应用第一部分所界定的制度概念来具体解释中国和欧洲社会的产权制度的相同与差异之处;(3)制度与观念的协同演化,在本书的第三部分将具体来分析制度的主观要件如何影响历史上重要的制度变迁过程,包括中世纪经济观念之转变、近代经济模式(资本主义制度)的兴起、中国传统社会制度内卷式的发展三个领域的研究。

contents

1/前言
1/第一部分:社会制度的一种分析框架
3/第一章 经济学制度分析概述
53/第二章 制度界定
79/第二部分:产权制度的定性研究
81/第三章 礼物交换:神圣化的产权观
119/第四章 羁于身份的权利:传统中国社会产权的性质
147/第四部分:制度与观念的协同演化
149/第五章 高利贷之惑:经济制度变迁中的观念变革
190/第六章 韦伯命题:新教伦理、经济理性与制度变迁
240/第七章 残章:传统中国社会制度的一个分析框架
258/第八章 简短的结论
265/附录
267/附录一 礼物博弈中的ESS
278/附录二 浅述传统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与制度
319/参考文献
358/后记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