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冲动之谜

豆瓣
死亡冲动之谜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100188890
作者: [法]莫兰
译者: 李慧宁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发行时间: 2020 -9
丛书: “社会科学与社会”系列丛书
装订: 平装
价格: 29.00
页数: 200

/ 10

1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论愉悦伦理学

[法]莫兰    译者: 李慧宁

简介

面对汹涌而至的真相,当今世界要求身为分析师的我们重新审视“死亡冲动”的概念。早在二十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灾难前夕,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就在交流中首次提及了这些问题。我们显然有必要尝试拉康在题为“精神分析伦理”的研讨班中指出的道路。拉康叹惋人类智慧发生某种程度的崩塌,与此同时他提出应该学习儒家智者,借道中国文化去诠释有关人类发展的当下问题。拉康认为,科学让我们登上“高速行进的火车”,驶向它无从知晓的未来,如果没有人去关心伦理问题,这未来就有可能是毁灭性的。这里需要的就是智慧,是中国的先哲孜孜探寻的人类应有的存在方式:理仁。精神分析是一种“有关欲望的科学”。它能用“快乐的知识”去寻找智慧,来改善个体和集体的意识和明辨能力。

contents

鸣谢
前言
引言
第一章 弗洛伊德的理论概念
莎宾娜·史碧尔埃的先知
写作背景
重复的强迫
弗洛伊德推理
其他人的贡献:梅兰妮·克莱因、雅克·拉康
弗朗索瓦兹·多尔多的贡献
安德烈·格林和死亡自恋情结
第二章 拉康的理论观点
不屈服于欲望
物的区域
作为升华的死亡冲动
科学言说
关于仇恨
善的功能
安提戈涅的欲望
第三章 关于虚无
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
孟子和孔子的智慧
海德格尔和拉康
死亡冲动的符号?
弗洛伊德的智慧
第四 章关于快乐
一种新的智慧?
拉康归功于斯宾诺莎的东西
从道德到伦理
参考文献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