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女性
豆瓣
【美】罗莎莉 译者: 丁佳伟 / 曹秀娟
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主张,通常被认为厌恶女性的、父权式的儒家哲学并非自其创立以来便是如此。尽管在历史上儒学曾与压迫现象相伴随,但它也包含着许多能够推动两性平等的理念。作者依据儒家伦理并结合中国历史,对守节、缠足、纳妾等现象进行了深刻探讨。罗莎莉的这些研究为未来儒家女权主义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使儒学成为妇女解放过程中一个可供选择的道德范畴。
☆宣传语:
整体研究儒家意识形态下的女性处境,讨论儒学与女性的复杂互动关系
☆名人推荐:
该书提供了概念和历史证据,对儒学系统压迫中国女性的陈旧观念提出了挑战。这是一本犀利且极具洞察力的著作,它将为当前的学术研究,尤其是女性主义理论领域做出重要的贡献。
——美国洛杉矶罗耀拉大学哲学系教授 王蓉蓉(RobinR. Wang)
《儒学与女性》一书简洁而又条理清晰,它是当前中国性别和哲学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
——《皇家亚洲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这是一部优秀的著作,其风格引人入胜,填补了当前女权主义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空白……本书将使任何对跨文化哲学和性别研究感兴趣的人受益匪浅。
——《道:比较哲学杂志》(Dao:A JournalofComparativePhilosophy)
contents
鸣谢 1
第一章 导言 1
第二章 儒学、中国性以及“仁”的道德人格 18
孔子之前的儒者:“儒”和它的模糊起源 21
“儒”、国家和中国性 32
典型的“儒”:儒家道德伦理中的“仁” 47
第三章 阴阳、性别特质及其互补性 60
阴阳和男女对立二元 65
阴阳与关联宇宙论 68
阴阳互补与性别层级 75
第四章 内外、两性之别与恰如其分的礼仪 94
内外、礼仪化与文明 96
内外、功能区分与层级性别体系 108
第五章 妇德女教类文本与女性所独有的“内”领域 128
《列女传》《闺范》和女性传记的传统 130
妇德女教类文本之“女四书” 138
对于女性文化的质疑与“妇言”之德 149
第六章 儒学与中国的性别歧视主义 159
性别压迫和儒家道德伦理 163
案例研究:守寡和缠足 173
第七章 儒家女权主义:“女权主义”道德的酝酿 20
性别问题和女权主义政治 201
儒家女权主义的概述:一种混合特质 205
反思与总结 215
参考书目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