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伟棠
简介
「我將向黑暗裏彷徨於無地」──魯迅《影的告別》如是說。
如果影會告白,它將向你描述何謂「無地」。這本廖偉棠近年專注寫作的影評結集,關注更多的是電影的暗面──那些難以描述、讓觀者耿耿於懷的神祕領域。
全書分為三輯,第一輯放眼西方與東洋,以幽暗曖昧的科幻宇宙為起點,逐漸據交在人間的生與死、故鄉與遠行的永恆主題,探求靈魂深處最原初的意義;第二輯則將眼光拉近,目光凝視中國大山大河下風起雲湧的人世,娓娓道來激盪其中的愛與憎。到了第三輯,我們得以一窺最廖偉棠最近身的場域,描繪香港、台灣的觀影風貌,藉由聲光色彩的迷離,書寫明明踏實生活其中卻始終如異邦的疏離。
無論是借古諷今、借影說光、借刀殺人,這一張觀影地圖都試圖在銀幕世界之上創造一個平行宇宙,讓你在演員謝幕之後開始一場新的文字冒險之旅。
contents
自序 關於電影隨筆的隨筆
第一輯
地心引力:從技術的邊緣回家
Interstellar:星際元年的史詩
什麼神祇能帶西方科幻回家?
薛西弗斯繪製的雲圖
不作死就不會死嗎?──《雪國列車》的革命問題
《原力覺醒》:如何尋找科幻電影的原力
行俠如何仗義?《俠盜一號》裡的大義與犧牲
《切.格瓦拉》:一部關於「人」的史詩
尼采的最後一個預言──貝拉.塔爾《都靈之馬》
絕望的隱晦目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增刪裡的深義
三島由紀夫的阿修羅道
錯為惡招魂的美──宮崎駿《風起》
近未來時代的思凡絕唱──高.勳《輝夜姬物語》
高達:再見語言,走向語言
可以這樣活著,可以這樣死──《海街日記》
荒野裡,還魂的不只是李奧納多
成為父親,不是容易的事──《索爾之子》
那些不開花也不結果的人
通往父之山的列車
海邊的曼徹斯特:來自死者的拯救
遙送阿巴斯遠行而去
《我是布萊克》:一部真正的左翼電影
猜火車二十年:假如生活選擇了你
降臨:宇宙是一首回文詩
過客、監獄和樹
攻殼機動隊:香港是真正的主角
從聖約到進化論,《異形》顛覆著人類的什麼?
《猩球崛起3:終極決戰》:復仇神話,還是猿人之仁
它們就是詩
一個詩人在流亡,而不是一種主義
第二輯
苦調傳唱
如果水有記憶,水將述說多少冤魂?
大山之下:中國的異域
無數中國,無數孤獨
一管荷爾蒙與一碗涼粉的一步之遙
悲劇天下,注定無俠
山河故人:留下的、遠去的、被遮蔽的中國故事
在假山上下不來的一代──評《道士下山》
致你們終將識趣的青春
何必和解:崔健的《藍色骨頭》
從未反芻,談何歸來
不存在的故鄉
老炮兒下落不明
一部詩意電影不需要寫詩
向一頭老牛學習死亡──評《清水裡的刀子》
擺渡不能的《擺渡人》
岡仁波齊:一個漢人導演能否講好一個朝聖故事
那個被虛構的西藏的安魂曲──評《皮繩上的魂》
第三輯
活著的艋舺,死去的永利
十年胭脂無顏色──念張國榮與梅豔芳
向絕處斟酌自己──《化城再來人》觀後
一場武林風流夢
老派新俠和新派老俠
春田花花下流社會
細思極恐的《捉妖記》
西遊縱魔,誰爭朝夕
大鬧天宮何至於大衛天宮?──評《西遊記之大鬧天宮》
超越時代的白骨精與囿於時代的潑猴
那夜凌晨,香港失聯?──《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彭浩翔的香港家書
跋涉於自由中──評《黃金時代》
盡日靈風不滿旗──《刺客聶隱娘》的詩意
最好的漢語詩人,在天涯
叮噹情結與麥兜糾結
你為什麼看不懂現在的麥兜?
雛妓社會的養成
美人魚和我們的尷尬
踏血尋梅,尋是一種香港精神
從《三人行》與《樹大招風》,愚人船開向何方?
不存在的瓦城,隱沒的青春
一念,有明
山雨欲來,明月何在?──《明月幾時有》的脫俗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