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Read

劳里        

劳里         @retroactee

13 本书  

2025读过的书都在这里

凝视深渊 [图书] Eggplant.place 豆瓣
A Killer by Design: Murderers, Mindhunters, and My Quest to Decipher the Criminal Mind 所属 作品: 凝视深渊
7.6 (5 个评分) 作者: [美]安·沃尔伯特·伯吉斯 / [美]史蒂文·马修·康斯坦丁 译者: 黄琪 中信出版集团 2023 - 7
【编辑推荐】
◆ 大卫·芬奇热门美剧《心灵猎人》女主角原型、现代犯罪侧写方法开创者、“心灵猎人”中的真正主脑和唯一女性安·沃尔伯特·伯吉斯不为人知的故事。
◆ 本书入选美国亚马逊2021年度最佳真实犯罪图书书单。
◆ 一名优秀女性的传奇职业生涯,如何从普通护士进阶为国际知名犯罪心理学家,将科学、定量手段引入联邦调查局,创立犯罪侧写方法,破获一个又一个轰动全美的重案、悬案。
◆ 《沉默的羔羊》《犯罪心理》《心灵猎人》《法律与秩序》等诸多经典影视剧中均有人物和情节改编自本书中的真实故事,现实的犯罪侧写又与影视剧中的描绘有何不同。
◆ 书中包含犯罪侧写方法详解,让读者过把神探瘾。
◆ 根据本书拍摄的迷你剧《主脑》(Mastermind)由达科塔和艾丽·范宁姐妹的影视公司制作,奥斯卡奖得主莱斯莉·奇尔科特担纲执行制片人,将于2024年初上线迪士尼流媒体平台Hulu(已官宣)。
◆ 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马皑作序推荐,希望这本书能够激发中国年轻刑警提高侦查思维能力。
--------------------------------
【内容介绍】
要当心,与怪兽战斗时,别让自己也变成怪兽……因为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1978年9月中旬的一天,安·沃尔伯特·伯吉斯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此时的她已经是美国性暴力受害者心理创伤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她的一系列研究不仅充分论述了性暴力受害者遭受的巨大心理创伤,也颠覆了学界对性暴力行为的系统性认知。当时的伯吉斯或许不会想到,这个来自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电话邀请将彻底改变自己的学术生涯和人生轨迹,引发犯罪心理学界的巨大变革,甚至在流行文化中掀起不小的波澜。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股暴力的暗流正在席卷美国。不仅性犯罪和谋杀案件的数量在不断攀升,手段残忍血腥、警方束手无策的重案、悬案也层出不穷,对公众的心理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联邦调查局的邀请正式拉开了伯吉斯数十年犯罪心理学研究和执法的帷幕。在那里,她先是通过向探员解读罪犯和受害者的心理来帮助探员理解性犯罪,之后又基于与受害者以及大量已落网罪犯的深度对谈,将科学、定量的手段引入联邦调查局新成立的行为科学调查组,开创现代犯罪侧写方法,用一种系统化的方式提取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和行为模式以及个人特征,并对其下一步的动向做出预测。在犯罪侧写方法的指引下,一个又一个在公众中引发巨大恐慌的凶案嫌疑人落网:虐杀3名未成年人的美国空军雷达技术员;智商128,作案81起,覆盖美国12个州的“滑雪面罩强奸犯”;残忍杀害、肢解10人(包括3名家人)的“女大学生杀手”;犯下10起命案,强烈渴求关注,主动与警方通信的“BTK杀手”……
犯罪侧写方法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不仅让联邦调查局内部一度持怀疑态度的同事口服心服,还为犯罪侧写师们赢得了“心灵猎人”的称号。伯吉斯和同事破获的重案、悬案以及落网的罪犯也不可避免地渗入了流行文化,无论是小说和电影《沉默的羔羊》,还是连续剧《心灵猎人》《犯罪心理》《法律与秩序》,都有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基于他们侦办的这些案件。
《凝视深渊》是伯吉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全面回顾和自我审视,既有在犯罪嫌疑人再次犯案前将其缉拿归案的欣喜,也有对受害者的强烈共情与关怀,还有对侧写可能导致无辜者蒙冤的遗憾与反思。关于侧写师和他们破获的重案、悬案,已经有太多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但几乎从来没有人提及他们中的真正主脑和唯一女性。现在,该倾听她的故事和声音了。
--------------------------------
【推荐与赞誉】
希望这本书的引进能够激发年轻刑警们汲取多学科的养分,提高侦查思维能力,在实战中总结经验,归纳不同类型的犯罪人特征,提炼出适合国情的犯罪心理画像模型,像书的作者那样,有凝视深渊的淡定,更有透视深渊的功底。——马皑,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
在与我合作过的所有同事中,安是最犀利也最坚韧的一位。她教会我们如何把控连环杀手的混乱心理,帮助我们攻破了难以破解的秘密,她的幕后工作对联邦调查局行为科学调查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推荐所有人都读一读《凝视深渊》,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一本扣人心弦的佳作,还因为公众应该知道安的故事。——约翰·E. 道格拉斯,联邦调查局前犯罪侧写师,著有畅销书《心理神探》
安·伯吉斯博士——最早的一批心灵猎人之一——有关性凶杀的重要文献曾影响了我的职业生涯。在《凝视深渊》中,伯吉斯凭借敏锐的眼光和对受害者的深切同情,展示了自己不断优化犯罪侧写方法的过程……要想了解探索犯罪者心理的历史,本书是必读之选。在与邪恶较量的战斗中,伯吉斯是一名真正的英雄。——保罗·霍尔斯,联邦调查局前专案组探员
我永远不会忘记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第一次听安·伯吉斯向一群听众谈起她工作时的情景,我们全都听入了神……她彻底颠覆了执法部门对创伤以及性侵受害者的认知,同时挑战了美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她的故事需要被人听到。——克莱尔·M. 法根,宾夕法尼亚大学护理学院前院长
联邦调查局行为科学调查组名声在外,作为组中年轻的犯罪侧写师,我很快意识到,成功的关键是找到专业的导师,他们的身上有我所向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安·伯吉斯在当时是,现在依然是我的偶像。——格雷格·M. 库珀,联邦调查局前侧写师,悬案基金会(Cold Case Foundation)执行主任
全世界无数调查员和侦探每天所做的工作都基于安·伯吉斯博士的研究和发现,我也不例外。但在《凝视深渊》中,我们第一次能体验到这些真实事件、数字和程序背后引人入胜——往往也令人痛心——的故事。——萨拉·凯琳,犯罪行为学家
如果想要了解电影和电视节目之外的真实犯罪侧写,这本书不容错过。——贾德森·M. 雷,联邦调查局前侧写师
地球之种1:播种者寓言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PARABLE OF THE SOWER 所属 作品: Parable of the Sower
8.4 (14 个评分) 作者: [ 美 ] 奥克塔维娅·E.巴特勒 译者: 耿辉 天地出版社 2020 - 8
【编辑推荐】
※这并非寓言,而是预言!阅读它,就是阅读人类的现在与未来。
※这本书成功“预测”了特朗普的竞选口号、上台及当代美国社会的乱象。
※媲美《1984》《使女的故事》的反乌托邦经典之作。
※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作家 奥克塔维娅·E.巴特勒 长篇作品首次引进。
※吴岩、刘宇昆、奥普拉、约翰·格林、尼迪·奥科拉弗、N·K·杰米辛 高度赞誉。
※和《银河帝国》《1984》《云图》共同入围Goodreads美国读者票选史上最佳科幻小说TOP 50。
※近4万人评分高达4.2分的科幻经典之作。
※人类的有些现实,总如钟摆一般,周而复始。
【内容简介】
20多年前,它被写出来用作警世,如今,它或许已然成为现实
2025年的一个晴朗夜晚,15岁的黑人女孩劳伦仰望星空,脑中出现一个词:地球之种。
此时,地球自然环境急剧恶化,美国社会和经济危机四伏,新奴隶制度悄然兴起……
2年后,当她独自走上流亡之路,她又一次望向“地球之种”。她不知道,有个更大的使命在等待着自己,关于未来,关于人类的命运……
【名人和媒体推荐】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评委会主任委员吴岩高度赞誉,并作推荐序。
※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高度赞誉:“巴特勒的《播种者寓言》和《天赋寓言》对人心和人性的洞察与共情达到了幻想小说的顶峰。在出版二十多年后,这两篇小说的意义非但没有淡漠,反而在新一代读者中得到了更多的共鸣与认可。在她的文字里我们可以看到现实的绝望,但更重要的是人类永不屈服的探索精神。”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纸镇》作者约翰·格林:“每个人21岁之前都应该读什么书?——奥克塔维娅·E.巴特勒的《播种者寓言》。”
※世界奇幻奖“最佳奇幻小说奖”得主 尼迪·奥科拉弗 高度赞誉(她是作者另外一部书《Wild Seed》改编剧集的编剧)
※《破碎的星球》作者、连续3届雨果奖作家 N·K·杰米辛 推荐:“此书可以与《1984》或《使女的故事》相媲美”。
※奥普拉推荐:本书入选《奥普拉:每个人都应该读的20本反乌托邦小说》
※奥克塔维娅·E·巴特勒的传记作者、马凯特大学英语系副教授 杰瑞·卡纳万:“地球之种系列成书并出版于20世纪90年代,令人胆寒地对近未来的美国作出了精准的预言。”
“这是小说时代最好的声音之一……巴特勒是一位讲故事的大师,她对种族主义、性别歧视、贫穷和无知等问题毫不畏惧,让读者看到人性的恐怖和美丽。——《华盛顿邮报》
地球之种2:天赋寓言 [图书] 豆瓣
PARABLE OF THE TALENTS 所属 作品: 地球之种2:天赋寓言
9.2 (9 个评分) 作者: [美] 奥克塔维娅·E.巴特勒 译者: 耿辉 天地出版社 2020 - 8
【编辑推荐】
※ 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
※这并非寓言,而是预言!阅读它,就是阅读人类的现在与未来。
※这本书成功“预测”了特朗普的竞选口号、上台及当代美国社会的乱象。
※媲美《1984》《使女的故事》的反乌托邦经典之作。
※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作家 奥克塔维娅·E.巴特勒 长篇作品首次引进。
※吴岩、刘宇昆、王侃瑜、三丰、宝树、奥普拉、约翰·格林、尼迪·奥科拉弗、N·K·杰米辛 高度赞誉。
※和《银河帝国》《1984》《云图》共同入围Goodreads美国读者票选史上最佳科幻小说TOP 50。
※近4万人评分高达4.2分的科幻经典之作。
※人类的有些现实,总如钟摆一般,周而复始。
【内容简介】
20多年前,它被写出来用作警世,如今,它或许已然成为现实
2025年的一个晴朗夜晚,15岁的黑人女孩劳伦仰望星空,脑中出现一个词:地球之种。
此时,地球自然环境急剧恶化,美国社会和经济危机四伏,新奴隶制度悄然兴起……
2年后,当她独自走上流亡之路,她又一次望向“地球之种”。她不知道,有个更大的使命在等待着自己,关于未来,关于人类的命运……
【名人和媒体推荐】
※《播种者寓言》和《天赋寓言》中人类奔赴太空、扎根宇宙的宏大愿望,那想要放弃狭隘的孤岛心态、走向人类大同的向往,是否能够在我们这一代获得真正的推进?虽然这些都还是未知数,但我觉得“上帝即改变”的说法是没错的,这句话巧妙地把进化论跟神创论结合在一起,讲出了制衡退化的最好方法。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评委会主任委员吴岩高度赞誉,并作推荐序。
※巴特勒的《播种者寓言》和《天赋寓言》对人心和人性的洞察与共情达到了幻想小说的顶峰。在出版二十多年后,这两部小说的意义非但没有淡化,反而在新一代读者中得到了更多的共鸣与认可。在她的文字里,我们可以看到对现实的绝望,但更重要的是人类永不屈服的探索精神。
——刘宇昆
※巴特勒以冷静从容的笔触描述了一个行将崩塌又充满变化的世界,以及人们为了生存下去所做的种种努力。她以文字利刃割开经过粉饰的现代生活,将既存的问题推演至极致。《播种者寓言》与《天赋寓言》在当下或许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值得我们阅读,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性与对人性的关怀是我们所有人的宝库,是启示,也是警钟。
——王侃瑜
※全球变暖后的废土世界,右翼原教旨主义者统治的国度,少数族裔被牺牲和奴役,一位拥有共情天赋的黑人女性角色建立了乌托邦Acorn。这是黑人女作家巴特勒1993年的作品,简直就是当代美国现实的精准预言,也难怪被多家主流媒体翻出来大肆推荐和深度解读。最令人动容的是,在如此崩溃的世界背景下,主角们的终极理想依然是跨越星海,定居在另一颗星球。这种向外的理想主义是很多反乌托邦小说所缺乏的。
——三丰
※一部写于上世纪90年代的未来传说,与迈入二十年代的当今世界遥相呼应。厚重黑暗的苦难中,仍有着爱与希望的星光在闪耀,指引着方向。《播种者寓言》和《天赋寓言》拥有史诗的质感,不仅令人感动,也值得我们仔细回味与深思。
——宝树
※“每个人21岁之前都应该读什么书?——奥克塔维娅·E.巴特勒的《播种者寓言》。”——《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纸镇》作者约翰·格林
※世界奇幻奖“最佳奇幻小说奖”得主 尼迪·奥科拉弗 高度赞誉(她是作者另外一部书《Wild Seed》改编剧集的编剧)
※《破碎的星球》作者、连续3届雨果奖作家 N·K·杰米辛 推荐:“此书可以与《1984》或《使女的故事》相媲美”。
※奥普拉推荐:本书入选《奥普拉:每个人都应该读的20本反乌托邦小说》
※奥克塔维娅·E·巴特勒的传记作者、马凯特大学英语系副教授 杰瑞·卡纳万:“地球之种系列成书并出版于20世纪90年代,令人胆寒地对近未来的美国作出了精准的预言。”
“这是小说时代最好的声音之一……巴特勒是一位讲故事的大师,她对种族主义、性别歧视、贫穷和无知等问题毫不畏惧,让读者看到人性的恐怖和美丽。——《华盛顿邮报》
Rebecca [图书] Goodreads Goodreads Goodreads
Rebecca
作者: Daphne du Maurier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2013 - 12
The novel begins in Monte Carlo, where our heroine is swept off her feet by the dashing widower Maxim de Winter and his sudden proposal of marriage. Orphaned and working as a lady's maid, she can barely believe her luck. It is only when they arrive at his massive country estate that she realizes how large a shadow his late wife will cast over their lives--presenting her with a lingering evil that threatens to destroy their marriage from beyond the grave.
First published in 1938, this classic gothic novel is such a compelling read that it won the Anthony Award for Best Novel of the Century.
Mister Impossible (The Dreamer Trilogy #2) [图书] 谷歌图书
作者: Maggie Stiefvater Scholastic Inc. 2021 - 05
From the #1 New York Times bestselling author of The Raven Boys, a mesmerizing story of dreams and desires, death and destiny.Something is happening to the source of the dreamers' power. It is blocked. Diminished. Weak. If it goes away entirely, what will happen to the dreamers and those who depend on them?Ronan Lynch isn't planning to wait and find out. Backed by his mentor, Bryde, he is ready to do what needs to be done to save the dreamers and the dreamed . . . even if it takes him far from his family and the boy he loves.Jordan Hennessy knows she will not survive if the dreaming fails. So she plunges into a dark underworld in order to find an object that may sustain her.Carmen Farooq-Lane is afraid of the dreamers -- which is why she's agreed to hunt them down. The closer she gets, though, the more complicated her feelings become. Will the dreamers destroy the world . . . or will the world be destroyed trying to eliminate the dreamers?In the remarkable second book of The Dreamer Trilogy, Maggie Stiefvater pushes her characters to their limits -- and shows what happens when they start to break.
Little Women [图书] Goodreads
Little Women or, Meg, Jo, Beth and Amy
作者: Louisa May Alcott
Generations of readers young and old, male and female, have fallen in love with the March sisters of Louisa May Alcott’s most popular and enduring novel, Little Women. Here are talented tomboy and author-to-be Jo, tragically frail Beth, beautiful Meg, and romantic, spoiled Amy, united in their devotion to each other and their struggles to survive in New England during the Civil War.
It is no secret that Alcott based Little Women on her own early life. While her father, the freethinking reformer and abolitionist Bronson Alcott, hobnobbed with such eminent male authors as Emerson, Thoreau, and Hawthorne, Louisa supported herself and her sisters with "woman’s work,” including sewing, doing laundry, and acting as a domestic servant. But she soon discovered she could make more money writing. Little Women brought her lasting fame and fortune, and far from being the "girl’s book” her publisher requested, it explores such timeless themes as love and death, war and peace, the conflict between personal ambition and family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 clash of cultures between Europe and America.
Pride and Prejudice [图书] Goodreads
Pride and Prejudice
8.4 (20 个评分) 作者: Jane Austen Modern Library 2000 - 10
Since its immediate success in 1813,
has remained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novel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Jane Austen called this brilliant work "her own darling child" and its vivacious heroine, Elizabeth Bennet, "as delightful a creature as ever appeared in print." The romantic clash between the opinionated Elizabeth and her proud beau, Mr. Darcy, is a splendid performance of civilized sparring. And Jane Austen's radiant wit sparkles as her characters dance a delicate quadrille of flirtation and intrigue, making this book the most superb comedy of manners of Regency England.
劳里        : 又听一遍,还是很多可爱的细节。再去看电影,除了美学意义的享受,情节上真的不行哈哈。下次读的时候计划了解一点subtext(比如宾利先生的新贵背景等等)
神谕女士 [图书] 豆瓣
Lady Oracle 所属 作品: 神谕女士
7.0 (6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谢佳真 2022 - 10
🧜 明明那么优秀的女性,为什么总在自我否定?
·
🧜 编辑推荐
◆ 千万女性共鸣!探察女性内心无时无刻的自我否定
◆ 140多项世界重磅文学奖得主、《使女的故事》原著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经典长篇
◆ 戴锦华、梁永安、包慧怡、冯内古特、爱丽丝·门罗、琼·狄迪恩、珍妮特· 温特森、尼尔·盖曼、石黑一雄等均是阿特伍德的忠实读者
◆ 21种语言、86个版本,20多年来不断再版
◆ 知名译者谢佳真译本,阿特伍德研究学者袁霞老师万字导读
◆ 女性“互联网高级嘴替”,反叛!辛辣!幽默!
·
🧜 故事简介
在他们眼里,我是离经叛道的诗人,是神秘莫测的文化偶像,是超脱凡俗的古典缪斯,是万众追捧的神谕女士。
但在我的内心,我永远是懦弱顺从的主妇,是逃避现实的骗子,是制造幻象的小丑,是众人嫌恶的超重女孩。
我是琼·福斯特,更是千千万万的女人。
这是我的故事,也是所有女人曾经、正在、即将经历的一切。
·
🧜 媒体名人评论
◆一本疯狂有趣的书。《神谕女士》魅力非凡,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科克斯书评》
◆爱、恐惧、理解、悬念、性感和幽默——《神谕女士》几乎触及了每一种情感,其深度、活力和智慧在任何时候都是罕见的。——加拿大广播电台
◆如果你觉得只有朝九晚五的现实生活最安全,你也许不会欣赏她的书。然而,如果你希望超脱这些现实,试试读她的作品。——《大都会》
◆阿特伍德没有获得诺奖,是诺奖的耻辱。——戴锦华
◆阿特伍德因聪明而臭名昭著。——包慧怡
◆我一直认为阿特伍德很快就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且我现在仍这么想,仍希望她得奖。——石黑一雄
·
🧜 内文摘抄
1.日复一日、千篇一律的生活令我沮丧,我希望能有不止一种人生。
2.在我的中学年代,打字与胸部同属女性的第二性征。
3.没有满二十五岁不要嫁人。
4.缺乏魅力的丰腴女人和瘦削女人都可能遭受折磨。事实上,前者更可能受到欺凌。
5没有人将肥胖视为不幸,人们认为那纯粹是个人意志薄弱造成的结果。
6.我完全了解想逃的心,因为我正是那样长大成人的。
制造宠物 [图书] 豆瓣
DOMINANCE and AFFECTION: The Making of Pets 所属 作品: 制造宠物
7.3 (17 个评分) 作者: [美]段义孚 译者: 赵世玲 2022 - 8
◆ 编辑推荐—————————————————————————————————————
☆人文主义地理学之父段义孚代表作首次引进
☆宠物是寄托情感的伴侣,还是供权力支配的对象?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推荐,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尚意导读
◆ 内容简介————————————————————————————————————
宠物,究竟是寄托感情的伴侣,还是供权力支配的对象?段义孚先生这本大家小书的迷人之处在于,它或许颠覆你的认知,不仅促使你重新审视家里的一盆花或一只猫,还指向对政治、历史、社会、自然、职场、家庭等事务的全新解释。总之,它引领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并温柔以待。
冰雪纪行 [图书] 豆瓣
Vom Gehen im Eis : München-Paris 23.11. bis 14.12.1974 所属 作品: 冰雪纪行
8.1 (14 个评分) 作者: [德] 沃纳·赫尔佐格 译者: 倪璞尔 湖岸出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6 - 7
1974年,天寒地冻的冬天,德国导演赫尔佐格得知电影界前辈洛特·艾斯纳在巴黎病危。放 下电话,他立即抓起一件夹克、一个指南针、 一个帆布袋、一些必需品以及一本记录旅程的笔记本,从家乡慕尼黑徒步前往巴黎。只因他相信 “我踏上了通往巴黎的路,我坚 信如果我靠双脚走去,她就能活下来。除此之外,我也需要一段属于自己的安静时间。 ” 这不是什么自我放逐之旅,也不是出于挑战自然和人力的狂妄,而是为了一个人。这个人对赫尔佐格而言是如此重要,让他觉得自己必须、不得不向命运提出恳求。
我是谁? [图书] 豆瓣
Who Am I?: An Autobiography of Emotion, Mind, and Spirit 所属 作品: Who Am I:An Autobiography Of Emotion, Mind, And Spirit
8.8 (14 个评分) 作者: [美]段义孚 译者: 志丞 / 刘苏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23 - 8
生来是人群的焦点,他却偏向自我的世界
人文主义地理学之父段义孚完整自传首度引进
从 宇宙 走向 炉台
发现内在的情感,超越庸常的思想,指向永恒的精神
创建日期: 2025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