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 年版)

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 [图书] 豆瓣
作者: 华罗庚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 1
目录:
第一部分
- 从杨辉三角谈起
- 从祖冲之的圆周率谈起
- 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
- 数学归纳法
- 三分角问题
- 有限与无穷,离散与连续
- 《全国中学数学竞赛题解》前言
- 天才与锻炼
第二部分
- 数学是我国人民所擅长的学科
- 谈谈同学们学科学的几个问题
- 谈革命干部学习科学知识问题
- 和同学们谈谈学习数学
- 我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体会
-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由于积累
- 学·思·锲而不舍
- 取法务上,仅得乎中
- 和青年谈学习
- 学与识
- 学习和研究数学的一些体会
第三部分
- 大哉数学之为用
- 数学的用场(无则)
- 关于在等高线图赏计算矿藏量与坡地面积的问题
- 统筹方法评话及补充
- 优选法评话及补充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普及数学方法的若干个人体会
- 附录 应用数学
数学家的眼光 [图书] 豆瓣
作者: 张景中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2 - 1
《数学家的眼光》被中外专家誉为是一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普佳作。适合阅读对象:中小学生及其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数学家的眼光》讲的不是解某一类数学题的技巧,它告诉读者的是思考数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重在帮助读者全面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科学的社会功能 [图书] 豆瓣
作者: J D 贝尔纳 译者: 陈体芳 商务印书馆 1995 - 1
本书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贝尔纳(1901—1971)的里程碑式著作。全书分为科学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及所能起的作用两个部分,从社会学角度,对以科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新科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贝尔纳以英国科研体制为蓝本,兼顾欧洲各国和美国以及苏联的科研体制状况,从科学发展的历史状况、科学教育,以及开展科学研究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外部条件、科学内部
和发展规律等方面,对科学的体系、结构、规划、管理和科学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具体的论述。
本书写作的目的是反驳当时流行的因为科学被利用来作恶而产生遏制科学发展的喧嚣,同时提出了建立研究科学发展自身规律的科学学和科学社会学学科的建议。
趣味物理学 [图书] 豆瓣
作者: (俄)别莱利曼 译者: 符其珣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8 - 3
《趣味科学系列丛书:趣味物理学》跟其他同一类书籍有很大不同,作者所努力希望做到的,不是要“教会”读者多少新知识,而是要帮助读者“认识他所知道的事物”;也就是说,《趣味科学系列丛书:趣味物理学》能够帮助读者对他在物理学方面已掌握的基本知识有更深入了解,并且能够活学活用。书中回避了枯燥的说教,而是与读者分享一些神奇的故事、有趣的难题、各种奇谈怪论,一起讨论其中的物理学知识。
居里夫人文选 [图书] 谷歌图书
作者: Maria Skłodowska-Curie / 居里夫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
本书由阅读指导,居里夫人文选(节选),学习资源三篇构成.内容包括: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物质的背景,放射性物质研究简史,放射性现象的本质和原因,扩展阅读,思考题等.
二十世纪生物学的分子革命 [图书] 谷歌图书
作者: 莫朗热 科学出版社 2002
本书通过对大量科学文献和科学家生活的分析总结,从历史学的角度对渗透入中物学所有学科的分子生物学的兴起作了精辟的描述。从科学实验的设计和进行到科学理论的提出;从错误的认识推断到成功的预言和模型;从社会环境到科学小环境,作者对分子生物学在20世纪下半叶迅速崛起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二十世纪生物学的分子革命 [图书] 谷歌图书
作者: 莫朗热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
本书通过对大量科学文献和著名科学家科研工作的分析,对分子生物学在20世纪的兴起和发展作了全面概括和系统描述.从分子生物学的根基开始,把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发展和扩展过程中的核心人物和重要事件串联起来,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分子生物学史画卷.本书还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这个过程中理论与实验,社会环境与科学环境,各门科学学科之间的交互作用.有助于读者理解近代生命科学的成就和历史,扩大科学视野,培养和提升科学素养.
数学文化小丛书(第2辑) [图书] Goodreads
Paperback. Pub December 2009 820 English Higher Education Press mathematical culture series (Series 2) including Rambling e recognize game Nash equilibrium. Descartes Dream . a wonderful infinity. is not a mystery of non-Euclidean geometry. from Euler's mathematical intuition to commemorate the 300th anniversary of the great mathematician Euler birthday. approached the Gaussian. symmetric and group . congruence and its applications. eternal Pythagorean theorem.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basic concepts of number and the nature of its manifold manifestations and applications. and then focused on the natural logarithm of the number and nature Index and bottom e. E this seemingly elusive number actually is not a mystery. and logarithmic and exponential base e are indeed very natural. Rambling e shows the e and the natural lo...
数学文化小丛书(第三辑) [图书] Goodreads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 6
加微信[soweinc]每天分享好书和来自全球的书友一起学习交流.并且微信好友价格低至5折 .<br />《数学文化小丛书(第三辑 套装共10册)》<br /><br />作者:李大潜<br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br /><br />装订方式:平装<br />版次:第1版<br />开本:32开<br />出版时间:2013-06-01<br />用纸:胶版纸<br />页数:809<br />语种:中文<br />丛书名:数学文化小丛书<br />类目:科学与自然|数学
时空之舞——中学生能懂的相对论 [图书] 谷歌图书
作者: 陈海涛著 Beijing Book Co. Inc. 2017 - 09
本书用主要篇幅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包括相对论的建立、主要内容和有趣的结论,诸如时钟变慢、动尺收缩、速度合成、质能关系、双生子佯谬、车库佯谬等等,还用中学生可以看得懂的初等数学,介绍了相对论的一些重要公式的推导。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图书] 豆瓣
The Principia: 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
作者: (英)牛顿 译者: 王克迪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 1
在科学史上,《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是经典力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划时代的巨著,也是人类掌握的第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宇宙论和科学理论体系,其影响所及,遍布经典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并在其后300年里一再取得丰硕成果。
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在社会生产力和基本社会制度两方面都有直接而丰富的成果。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和影响。 从科学研究内部来看,《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示范了一种现代科学理论体系的样板,包括理论体系的结构、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多方面内容。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达到的理论高度是前所未有的,其后也不多见。爱因斯坦说:“至今还没有可能用一个同样无所不包的统一概念,来替代牛顿的关于宇宙的统一概念。而要是没有牛顿的明晰的体系,我们到现在为止所取得的收获就会成为不可能。”
内容涉及天文、物理、生物、心理、政治、经济、法律与军事等领域。这些领域是过运河、现在和将来人类认识世界与发行世界必然从事的、关系人类命运与前途的事业。
物种起源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The Origin of Species
7.6 (9 个评分) 作者: (英)达尔文 译者: 周建人 / 叶笃庄 商务印书馆 1995 - 6
《物种起源》是世界闻名的自然科学著作,在本书中,达尔文以无以数计的翔实资料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了“遗传”、“变异”、“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等观点。整本书就是一个长的论据,它被用来论证整个进化论理论。决定这本书的风格的不仅是全书的大纲和思想的逻辑发展,而且还有更详尽的叙述方法。
生命是什么 [图书] 豆瓣
8.3 (24 个评分) 作者: 埃尔温•薛定谔 译者: 罗来欧 / 罗辽复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 4
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追寻科学本身的原动力,或曰追寻其第一推动。同时,科学的这种追求精神本身,又成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一种最基本的推动。
科学总是寻求发现和了解客观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总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科学是认真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同时,科学又是创造的。科学的最基本态度之一就是疑问,科学的最基本精神之一就是批判。
诺贝尔奖获得者埃尔温·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之一它是为门外汉写的通俗作品,然而事实证明它已成为分子生物诞生和随后DNA发现的激励者和推动者,本书把《生命是什么?》和《意识和物质》合为一卷出版,后者也是他写的散文,文中研究了那些自古以来就使哲学家困惑迷离的问题,和这两篇经典著作放在一块的是薛定谔的自传。通过对他一生的回顾和引人入胜的描述,提供了他从事科学著作的背景材料。
从存在到演化 [图书] 豆瓣
From Being to Becoming
作者: [比利时]普里戈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 1
本书试图回答自然界是怎样演化发展的。作者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等非平衡自组织理论的成果,结合当代科学的其他新成果,并放到科学史和文化史中进行考察,指出自然系统从混沌到有序、从已有的有序演化到新的有序的过程,是“活”物质的自组织过程。作者志在把热力学嵌入到动力学之中,重新发现时间的意义,进而消除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对立,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结合起来,在更高的起点上建立起人与自然的新联盟。
科学元素是科学史和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丰碑,是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是历经时间考验的不朽之作。它们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创造的结晶,而且是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载体,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
创建日期: 2023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