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植物与真菌

hemind

hemind @hemind

24 本书  

关于动物、植物与真菌的书籍

常见蘑菇野外识别手册 [图书] 豆瓣
作者: 肖波 / 范宇光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 - 4
《常见蘑菇野外识别手册》内容简介:每当听到“采蘑菇的小姑娘……”这首脍炙人口的儿歌时,往往能将人们的思绪带到过往的童年,对我们大多数忙碌于生活、工作的人来说,那些色彩缤纷、美味可口的野生蘑菇只能存留在记忆中,为了唤起儿时的回忆,指引人们亲近、认识大自然留下的这类宝贵“财产”,我们特意编写了这本小册子。
很多人尤其是具有农村生活经历的朋友在谈到蘑菇时都能列出一大堆名字,但是要准确识别纷繁复杂的蘑菇种类却不是那么容易。有人说蘑菇看着都相似,但实则又似不同,极微细的差别都可能会让人“走眼”。另一方面,蘑菇与其生长的环境密切相关,同一种蘑菇在不同环境中都可能有所差异,这为我们正确识别增加了难度,这些对我们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来说要开展这项工作都是很头痛的事情。对于广大蘑菇爱好者来说,能了解蘑菇基本特征、认识常见蘑菇的一些种类就足够了。
蘑菇具有多方面的利用价值,其中极重要的方面就是食用,我们耳熟能详的香菇、银耳、牛肝菌就是这方面的重要代表,我们喜欢其鲜美的味道、丰富的营养,相比大自然中数以百干计的食用蘑菇来说,我们当前能尝到的种类仅是风毛麟角。除此之外,很多蘑菇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像冬虫夏草、灵芝、茯苓、猪苓等千百年来就备受人们重视,长期以来在人们防病、治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除了美味的食用菌和重要的药用菌之外,还有一大类能伤害人体健康甚至使人致命的毒蘑菇,由于人们对这一类菌缺乏科学的认识,民间的鉴别方法不科学、不可靠,导致蘑菇中毒乃至死亡的事故屡有发生。为此,我们特意收录了我国各个区域常见的蘑菇种类,对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分布和用途分别作了简单的描述,但愿对蘑菇识别,合理利用,避免中毒事故发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实用野生蘑菇鉴别宝典 [图书] 谷歌图书 豆瓣
作者: 大作晃一 译者: 吴筱茜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20 - 5
本书记录了365种食用蘑菇和毒蘑菇.包括其形态,生长环境,分布范围等基本信息,还有味道和烹饪建议.本书还介绍了毒蘑菇和食用蘑菇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常见野生蘑菇识别手册 [图书] 豆瓣
作者: 周云龙 / 马绍斌 2013 - 8
蘑菇具有重要的食药用价值,郊游活动使人们经常接触野生蘑菇,人们希望能安全地采摘品尝。为满足这一需求,本书以简明通俗的文字介绍了蘑菇的基本知识,野生可食用和药用蘑菇的识别特征,以及对毒蘑菇的鉴别方法,蘑菇毒素和误食后的解毒方法,并具体选择了我国最常见的可食用、药用和有毒蘑菇175种,配以野外生境照片,对其分类地位、识别特征、用途、生态习性和产地与分布进行了介绍。
本书具有科学性、普及性、实用性的特点,非常适于大学和中学师生野外实习和开展科技活动,也适于知识人士阅读和到自然界去猎奇,同时也有助于人们在野外遇险时救急谋生。
四川重要野生食用蕈菌图鉴 [图书] 豆瓣
作者: 何晓兰 / 彭卫红 2021 - 9
《四川重要野生食用蕈菌图鉴》主要展示了在四川市场上常见的野生食用菌资源,虽未能全面囊括四川地区可食药用的真菌种类,但“窥一斑而知全豹”,读者可透过《四川重要野生食用蕈菌图鉴》对四川丰富的野生食用菌物种多样性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四川重要野生食用蕈菌图鉴》分为两章。第一章,对四川地理、气候和植被概况、四川食用菌资源状况等做了简要介绍。第二章,对四川市场上可见的野生食用蕈菌物种资源进行了详细介绍,分子囊菌和担子菌两部分。子囊菌部分以物种属名及种加词拉丁名*字母音序先后介绍;担子菌分为伞菌类、鸡油菌类、牛肝菌类、珊瑚菌类/胶质菌类及腹菌类、多孔菌类、齿菌类六部分,每个类群也以物种属名及种加词拉丁名*字母音序先后介绍。《四川重要野生食用蕈菌图鉴》正文部分共介绍162种,每种都配以市场或野外照片,对物种的俗名、形态特征、分布地、引证标本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中国西南地区常见食用菌和毒菌 [图书] 豆瓣
科学出版社 2021 - 6
中国西南地区野生蘑菇种类繁多,可食用的和有毒的容易混淆,正确鉴别至关重要。《中国西南地区常见食用菌和毒菌》简要介绍了该区地理环境与真菌资源、毒菌中毒预防与治疗方法和蘑菇基本术语,记载了该区常见的食用菌和毒菌共计312种,每种提供个体彩图、重要特征描述、生态分布及可食或有毒信息。
真菌:地球分解者 [图书] 豆瓣
作者: [美]布里特·艾伦·邦亚德 译者: 陈伟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
【好看但有毒 隐秘而伟大】
🏆原版荣获ACRL权威杂志《Choice》2022年“年度杰出学术著作”奖
《真菌学》杂志创始人执笔,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品,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倾力引进
随书附赠4张菌类科普明信片
【本书包含】
🍄所有关于真菌的重要基本事实
“蘑菇怎么 哪里都有,什么样的都有?”
“蘑菇为什么一夜之间就 长出来了?”
“真菌是动物吗?是植物吗?”
“有毒、致幻、发光、精神控制……真菌怎么什么都会?”
已命名的真菌约有10万种,据估计,真菌的种类可能超过150万种。
本书讲述了42种真菌的故事,以专业的语言,展示了真菌的自然特征、演化历程、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被影响的人类历史,详细、准确、系统地展示了一个隐秘又伟大的菌物王国。
🍄真菌主宰着一切
云南必吃、抗生素、治疗抑郁、做牛仔裤、生物燃料……
剧毒、模仿植物、破坏木材、入侵物种……
从人类餐桌上的美味,到植物的菌根;从腐生生物,到共生生物;从毒性极强的毒鹅膏,到能用于治病的致幻蘑菇……不只讲物种知识,更深入地揭秘地球生物间的互联关系。
作为自然界的互联网,真菌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边,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命都是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的,支撑这些联系的就是真菌。本书将会讲述真菌在漫长的历史中如何影响人类生活,也提示所有人:在未来,真菌仍然至关重要。
🍄一本优质科普书应有的品质
科普编辑、一流学者、专业摄影
强大且专业的创作团队,区别于常见的图鉴类百科,本书不仅包含基本知识,更有前沿研究成果,以及真正专业的菌类摄影作品。作者拥有多年科普写作经验,长期活跃在各种电视节目、媒体中向大家介绍真菌。在神秘的真菌学和大众好奇心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中国大型真菌 [图书] 豆瓣
作者: 卯晓岚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 10
这部《中国大型真菌》专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各类大型真菌1701种,隶属于21目,72科,298属。其中包括了多年来在我国发现的很多记录种和部分新种及特有种。除对每种都进行了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地理分布和产地的记述外,还对食用、药用、有毒、木腐、菌根等具有经济用途的种做了标注。每种均有形态或生境彩图,共计2700余幅。另外有关真菌专业知识采用了黑白线条图解或图示加以说明。书后还附有经济用途总览表以及中文名称和拉丁学名索引。
本彩色图著可供菌物学、生命科学、菌根学、医药学、农林牧、食用菌、卫生防疫、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大专院校有关师生参考。
云南野生菌 [图书] 豆瓣
作者: 杨祝良 / 王向华 科学出版社 2022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土壤类型各异,植被繁丰。该区孕育了色彩斑斓的大型真菌,当地群众称之为“野生菌”。野生菌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云南野生菌》选择性地收录了云南热带、亚热带、亚高山温带及高山寒温带分布的548种重要或有代表性的大型子囊菌和担子菌,每种均附有原生境彩图、特征描述、生境分布及生态经济价值信息。书末附参考文献及汉名和拉丁名索引。
云南野生毒菌图鉴 [图书] 豆瓣
作者: 万蓉 / 刘志涛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23 - 6
云南野生菌资源丰富,同时也是野生菌中毒发生率、死亡率高的省份之一,是我省最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2014-2017年云南省疾控中心与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合作开展云南省野生毒菌调查与中毒控制工作,在我省野生菌资源较为丰富,发生野生菌中毒事件较多的州市开展了广泛的野生毒菌集、鉴定工作,经形态学、分子学鉴定,共发现8大类134种常见毒菌。为广泛宣传野生毒菌的危害,增强人民群众预防野生菌中毒意识,并为基层疾控中心开展流调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医疗机构提高临床快速诊断救治能力,故出版《云南野生毒菌图鉴》一书。
蕈菌分类学 [图书] 豆瓣
作者: 图力古尔 科学出版社 2018 - 3
本教材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大型真菌(蕈菌)的分类研究成果,是一本传统与现代研究相结合、图文并茂的分类学教材。全书由总论和专论两大部分组成,总论介绍蕈菌分类学基础,包括绪论、蕈菌的基本特征、蕈菌的物种与命名、蕈菌拉丁文基础、蕈菌生物多样性及保育等5章;专论重点介绍中 国蕈菌主要类群,包括子囊菌类蕈菌、胶质菌类蕈菌、伞菌类蕈菌、牛肝菌类蕈菌、腹菌类蕈菌、多孔菌类蕈菌、红菇类蕈菌等7章。 全书以二维码形式插入几百张蕈菌高清图片,以供读者学习、鉴赏。
本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学、林学、农学本科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参考教材,还可供从事食用菌、自然保护等工作者及广大蘑菇爱好者阅读。
蘑菇 [图书] 豆瓣
作者: [德]格雷格·马利 译者: 朱豆豆 文化发展出版社 2024 - 4
☆ 神奇的红菇,美味的牛肝菌,童话故事中遍地可见的鹅膏菌,昂贵的松露……享受这场蘑菇盛宴吧!
☆ 既可以是令人兴奋不已的珍馐,又可以是放倒鲁莽之人的毒药!
☆ 传说故事,采集热爱,文化崇拜,生物科学……在诸多文化科学视线交汇处,生长着令人迷醉的蘑菇!
纵观历史,人类与蘑菇的关系是复杂和困惑的,美味珍馐,营养补品,有益的分解者,鲁莽食客的致命毒药,这些都没错。在本书中,作者讲述了蘑菇的区域文化,将蘑菇分为能吃、不能吃和最好别吃三类叙述其历史,并介绍了从古至今的蘑菇传说。
食菌记 [图书] 豆瓣
作者: 柳开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3 - 8
从云南到北京,二十年拾菌专业户的菌类笔记
在城市角落与山林,探寻人与自然的奇妙联结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普通人对菌子的认识或许只停留在菌子致幻的传说,但山林间那个奇妙的菌类世界,远比我们想象中的精彩。从云南老家山上的菌子,到北京公园、郊区的惊喜发现,本书作者柳开林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有关食用野生菌的历史与文化。菌类的传说、逸事及文化意味,中国及世界各地的菌类食用史,鸡枞、松茸、见手青的识别与美味食谱,本书“识菌”“拾菌”“食菌”,带领读者领略食用野生菌王国的奇妙魅力。
——
【编辑推荐】
🍄从云南到北京,二十年拾菌专业户的菌类笔记:曾在互联网大厂工作拾菌专业户,讲述自己与菌子不可分割的故事。
🍄走进奇幻的食用野生菌王国,深度了解菌子的历史及文化:从古至今世界各地人们对菌子的认识,菌类的传说、逸事及文化意味,古今中外的菌类食用史……吃其然,更要吃其所以然。
🍄走山林采菌子、逛市场挑菌子、在餐桌吃菌子,在浓浓市井生活气中,重拾人与自然的奇妙联结:透过纸张感受泥土气息与锅气鲜香。
🍄国内知名书籍设计师付禹霖操刀整体设计,图文结合,16开大开本,内含160余张高清菌子图,一次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
菌物志 [图书] 豆瓣
6.7 (6 个评分) 作者: 斑斑 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第十四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第二届中国自然好书奖入围图书
“小菌菌”讲述的真菌与人类共生的精彩故事
食用菇、病原体、抗生素,全面认识真菌世界
中国菌物学会副理事长、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图力古尔教授作序推荐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孙翔博士审校
……………………
◎ 编辑推荐
★ 科学性。本书分四个方面系统生动地向读者讲述了 关于真菌的基础知识。第一章介绍了真菌在结构上的特征、生长过程,并回顾了人类发现真菌的历史;第二章介绍了食用性真菌;第三章介绍了作为病菌的真菌引发病变的机制和防治措施;第四章描写了真菌在现代医学和科技工业中的贡献。
★ 原创性。本书特别介绍了我国科学家在参与人类发现真菌过程中可歌可泣的经历,如中国的青霉素发明人樊庆笙博士、奠定了我国西南高等真菌研究基础的臧穆先生等。
★ 趣味性。本书通过拟人化的口吻,运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人类与真菌亦敌亦友的故事,风格诙谐幽默,寓教于乐。
★ 艺术性。整体包装设计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配以专业精美的说明性图片,充分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
◎ 内容简介
我们在葡萄酒里,我们在面包里,我们还在你的鼻孔里。据人类科学家的保守估计,我们在地球上有150万种不同的兄弟姐妹,然而你们却只认识我们中的0.5%。你们一些人把我们当作餐桌上的珍馐,一些人把我们视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还有一些人则利用我们挽救了同胞的生命。在伴随人类成长的岁月里,我们与你们亦敌亦友,虽然“瘌痢头”“脚气病”给你们带来了不少困扰,但是我们分解石油、有效杀虫、防止土壤污染,为人类的发展也贡献了一己之力。
现在,真菌帝国派遣文化形象大使“小菌菌”,递交给人类50份文件,全面展现真菌的食用价值、医药价值和文化价值。希望你们会了解并且喜欢上我们,珍惜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园,携手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蘑菇 [图书] 豆瓣
作者: 托马斯·莱瑟斯 译者: 董晓黎 中国友谊出版社 2008 - 3
《蘑菇:全世界500多种蘑菇的彩色图鉴》主要内容:权威性的解说文字,仿真图片,令《蘑菇:全世界500多种蘑菇的彩色图鉴》成为有关这些早期生物的权威性的口袋书。超过700幅全彩色插图,向读者呈现出这些非一般生物的栩栩如生的形态和数百万年前它们所居住的世界。目前该书在全球已销售超过50万册。
对各类蘑菇的菌褶、菌肉、生长环境等主要特征进行了细分和描述,全面介绍各类蘑菇的形态特征、生长状况;全书配以2300幅精美图片,形象说明各类大型真菌的主要特征、辩别要点,是了解世界蘑菇种类的首选图文读物。
《自然珍藏图鉴丛书》内容翔实、精确,生动地展现了奇妙的自然生态。每册都有栩栩如生的彩色照片和文字简洁、内容丰富的描述,装帧精美,使用方便,犹如包罗万象的自然博物馆,是读者学习、了解各类动物、植物、矿物,以及天文、地理知识的理想读物。
书中收录世界上500多种蘑菇,内容权威、编排系统,配有2300多幅精美彩色照片,使读者能轻松掌握鉴别各种蘑菇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蘑菇:全世界500多种蘑菇的彩色图鉴》对收录的每一种蘑菇均有详细的论述,色彩绚丽的照片将每种蘑菇表现得栩栩如生,使其主要特点和显著特征跃然纸上。
蘑菇博物馆 [图书] 豆瓣
作者: [英]彼得·罗伯茨 / [英]谢利·埃文斯 译者: 李玉 等译 / 姚一建 审校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 10
绚丽多彩,千姿百态,奇幻神秘——蘑菇已经进化形成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奇异形状遍布在地球上,从赤道到两极的每一个角落。从白蚁土丘上冒出的巨大蘑菇,以特殊气味吸引苍蝇传播孢子的鬼笔,在森林深处浮现的艳丽珊瑚菌,缓慢掏空古树心的巨大多孔菌……这些蘑菇在我们的周围繁衍生息,但它们却很难为我们所关注和欣赏。
《蘑菇博物馆》向我们展示了色彩斑斓的蘑菇世界,简要介绍了蘑菇类鉴定的方法、形态、分类、分布、采集和收藏方面的知识。主要篇幅详细介绍了600多种美丽的蘑菇,并配有600余幅色彩斑斓的彩图,使其特征、特性跃然纸上。每张图片都是以实际大小拍摄,清晰生动,色彩丰富,真实地再现了自然界美妙绝伦的艺术形态。本书极具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
创建日期: 2024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