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东海垮人的恩恩怨怨

pawardo

pawardo @pyre

3 本书  

地缘政治·震旦三韩你大爷的扶桑

肇造区夏 [图书] 豆瓣
The Origins of the Chinese Nation: Song China and the Forging of an East Asian World Order
作者: [瑞士] 谭凯 (Nicolas Tackett) 译者: 殷守甫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 - 6
本书系伯克利加州大学历史系教授、知名汉学家谭凯(Nicolas Tackett)继《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之后出版的最新专著。
谭凯利用各种历史、文学和考古资料,重点关注了外交、跨境旅行、军事战略、边界划界、民族意识和东北亚文化地理等。
谭凯提出,北宋时期,东亚国家间体制日益成熟,与此同时,在受教育的精英阶层中出现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感。这些发展对于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这些发展还表明,在世界历史中已经存在一种可替代现代民族国家体制的制度。
【内容简介】
与开放多元的唐帝国相比,两宋的政治文化给后世留下了封闭内省的印象。但谭凯认为,拜唐末五代特殊的地缘政治遗产所赐,宋代的政治精英拥有空前的国际化视野。通过分析宋、辽、西夏的文献与考古证据,谭凯阐述了一种常态化的国家间外交如何在有宋一代形成,而宋辽分治华北的现状又如何催生了一种全新的边疆意识与族群观念——这些发生在国际关系领域的“唐宋变革”将在之后的一千年里左右人们对“中国”的认知。
【本书获誉】
通过阐述一种国族意识如何在11世纪中原王朝与诸邻国的共存状况下萌芽,谭凯证明了“民族主义”不是一种专属于现代或西方社会的现象。本书文笔雅致而平易,对所有关注文化、族群与民族主义间之复杂关联的读者来说都堪称必读。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柏文莉(Beverly Bossler)
谭凯的研究揭示了一种新生的士大夫国族意识在宋代的崛起,质疑了对现代国族观念的中心化理解,也从根本上挑战了认为国族主义只能是西方现代性产物的既有观点。
——哈佛大学 包弼德(Peter K. Bol)
中世日本的内与外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中世日本の内と外
作者: 村井章介 译者: 康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 - 8
在“国境”这一概念固定下来以前,东亚世界里确实存在一种领土意识,然而这种意识是根据统治者的需要而变化的,对于一般民众而言意义并不大。
在日本与新罗断绝国交的9世纪,以朝鲜半岛西南部为据点的海上贸易张宝高等人将中国商品运往日本,唐物获得日本贵族的极大喜爱。
后又有随同遣唐使船前往中国寻访佛教圣地的天台僧人圆仁,他归国时乘坐的是新罗人的船只。
15世纪,日朝之间的海域上“倭人”活跃地进行着各种贸易。
本书聚焦的就是上述这样一群人,他们轻而易举地跨越“国境”,甚至可以说他们就是生活在国境上的人,作者将其称为“境界人”。
“境界人”的活动将国家性、民族性的归属变得模糊,对“境界”领域进行了统合,创造出一种“跨越国境的空间”。而“境界人”也成为各国间交往交流的媒介。
村井章介的“境界论”对日本的世界史研究影响很大,而本书又被称为“村井史学”好的入门书。
「日本人」的國境界(上卷) [图书] 豆瓣
作者: 小熊英二 译者: 國立嘉義大學臺灣文化研究中心, 經典研讀會黃阿有 稻鄉出版社 2011 - 11
本書主旨,在詳細驗證近代日本的殖民地政策理論。自1998年出版後,初版迄今已十刷,可以說是很「叫座」的一本學術著作。內容主要探討百年來的近代日本,其政策與主流輿論,對於琉球、愛奴、臺灣、朝鮮的人民,何以有時需將他們劃為「日本人」,有時又需劃為「非日本人」。書中詳細檢討日本,從1879年將琉球廢藩置縣後,把琉球編入「日本人」國境界內,在該地實施同化教育的理論;對北海道施行愛奴教育和舊土人保護法,採取漸進式同化主義的形成;以及領有臺灣的同化教育糾葛,和透過六三法案及舊慣調查,臺灣總督府王國的產生;甚而日韓合併後,朝鮮人變成「新日本人」的戶籍問題等等。作者在分析「日本人」國境界產生搖擺的立論中,還添加「歐美」的觀點。作者認為日本殖民帝國的政策和立論,因為没有明確的方針,一旦發生矛盾,改革挫敗,便易流入中央和地方的權限爭奪紛爭,使大日本帝國失去自我改革的能力。對於有興趣認真思考「國家」是什麼?「國民」又是什麼的人,這是一本必讀的書。
创建日期: 2022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