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Literature

The Gardens Of Ninfa

The Gardens Of Ninfa @imaaddict

13 本书  

收录不同时期的中国内地文学作品。

红楼梦 [图书] 豆瓣
作者: 曹雪芹、高鹗著 / 脂砚斋、王希廉点评 2009 - 6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一文中曾分析道:“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描写吸引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曹雪芹去世前修订的几次定本《红楼梦》全部定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其最初流传于世的抄本也都带有脂砚斋的评语。但长期以来,更多地保留了曹雪芹的语言个性和思想锋芒的脂评本只以抄本、影印等形式在较小的范围内流传,脂砚斋评语也多以单独的评语辑本为主。为使高居象牙塔的脂评本走入普通读者的生活,为此我们从现存十一二种脂评本中,精选最能反映曹雪芹《红楼梦》原始面貌的乾隆甲戌(1754年)脂砚斋评本即甲戌本、乾隆己卯(1759年)冬月脂砚斋评本即己卯本、乾隆庚辰(1760年)秋月脂砚斋评本即庚辰本进行整理,奉献给读者一部简便、可靠、囊括脂砚斋主要评语、可供普通读者阅读的脂评本。
后四十回系高鹗续作,其版本主要程甲本和程乙本。考虑到清代最为流行的王希廉评本用程甲本,因此,后四十回我们选择了程甲本作为底本,王希廉评语以双清仙馆本《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为据,但仅选择了其回末评。
全书配以清代人物仕女画家改琦《红楼梦人物画谱》中的金陵十二钗图画,人物形象古雅、传神。正文朱墨参差,提前预思回目动静的回前总评,事后追念其文深意的回末评,不时点醒读者的眉批,乃至眼光瞄准到行文最细微之处,点破文中之“眼”和“微旨”的夹批、侧批,虽然多为寥寥数语,却将曹雪芹在思想上的深刻寓意,叙述上的安排、穿插和对人物的塑造、刻画揭示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可以充分领略小说的诸多奥秘。相信这个借鉴吸收先贤时彦研究成果的脂评本会让普通读者体会到阅读经典的快乐。
简体横排,双色印刷
水浒传 [图书] 豆瓣
作者: 施耐庵 2007 - 6
《水浒传》具体而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财的整个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汉的光辉形象,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客观真理和农民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三国演义 [图书] 豆瓣
作者: 罗贯中 2007 - 1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到晋武帝之间共一百多年的历史,用宏阔有致的笔触勾画出魏、蜀、吴三国互相征战争雄、兴衰存亡的历史过程。是一部历史演义的典范,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和有关话本、戏曲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作者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民众的苦难和他们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小说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人物,宽厚仁爱的刘备,残暴奸诈的曹操,一身正气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还有头戴纶巾、手摇羽扇的诸葛亮,以计谋见长的周瑜和司马懿。他们斗智斗勇的故事早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游记 [图书] 豆瓣
作者: (明)吴承恩 2017 - 5
【内容简介】
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有一只顽皮的猴子,拜须菩提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后占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玉帝派了太上老君收服大圣,没料到猴子不愿受束缚,大闹天空,囚于炼丹炉四十九天练成火眼金睛,踢翻丹炉一发不可收拾,被如来镇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过去了,从东土大唐来了个和尚,原是金蝉子转世,观世音选他去西天取经普度众生,途径五指山解救了猴子,沿途又收了八戒、沙僧,师徒四人降妖伏魔,踏上了漫长的取经之路。
【编辑推荐】
本版《西游记》,以明刊金陵世德堂本为底本,参考明代李卓吾评本、朱鼎臣本、杨志和本、唐僧本、杨闽斋本、闽斋堂本,清代证道本、真诠本(翠筠山房康熙刻本、乾隆四十五年刻本及怀新楼刻本)、新说本、原旨本、正旨本,以及当代学者李洪甫先生整理校注本、李天飞先生校注本勘校而成,并注重吸收当代学者的版本研究及校勘成果,如河南大学文学院曹炳建教授等。
明刊金陵世德堂本《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以下简称“世本”),是现存《西游记》各种古本中最接近百回本原著的善本,存世共四套,一套在中国,已有影印本发行,其他三套藏于日本,未见公开。国内的世本刻字存在缺页及字迹漫漶处,考以明清其他诸本。
胡适先生曾给陈垣先生的《校勘学释例》作序道:“用善本对校是校勘学的灵魂,是校勘学的唯一途径。”《西游记》身为四大名著之一,后世流传版本多如牛毛,有未加仔细勘校者,甚至以讹传讹,错误百出。本版《西游记》遵循以下勘校原则:
1、 尊重世本,不臆断。凡字词从《汉语大字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等书中找到来源能讲通处均做保留。
2、 世本有字词模糊处,在符合逻辑及原意的前提下,以最少的字甚至最少笔画改动或形似原字为最上。
3、 保留底本语言习惯,比如世本的“我每”,“每”是宋元口语,用同“们”。
4、 做了一定的字词规范,比如“南膳”“南赡”,“报怨”“抱怨”,“珍馐”“珍羞”,世本中均有出现,统一用法。
5、 繁体字类推简化字,依据商务印书馆《通用规范汉字字典》。
6、 世本原无唐僧家世,为使情节贯通,兹据“证道本”补入,附录于第八回后。
勘校工作,如修复文物,必须谨慎。语言文字,习俗制度,古今都相去甚远,如果一味迁就当今语言习惯而改动底本原貌,或是抱着“反正这是小说,用这个字和那个字有什么关系”的态度,对古籍的传承来说,都是有害的。这个版本努力保持传本真相,但因勘校者水平有限,若有失校处,恳请方家指正,以使之日益完善。
【名人推荐】
《西游记》的中心故事虽然是玄奘的取经,但是著者的想象力真不小!他得了玄奘的故事的暗示,采取了金元戏剧的材料,加上他自己的想象力,居然造出一部大神话来!这部书的结构,在中国旧小说之中,要算最精密的了。——胡适
然作者虽儒生,此书则实出于游戏,亦非语道,故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尤未学佛,故末回至有荒唐无稽之经目,特缘混同之教,流行来久,故其著作,乃亦释迦与老君同流,真性与原神杂出,使三教之徒,皆得随宜附会而已。”——鲁迅
《西游记》是一部以拯救堕落的人心与人精神为鹄的作品;《西游记》也是一部描写反贪题材的作品。——刘戈
《西游》曼衍虚诞,而其纵横变化,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归于紧箍一咒,能使心猿驯伏,至死靡他,盖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谢肇淛
西方人翻译了《西游记》,只认为是中国的神话故事,不晓得蕴含了印度、中国天人合一的宗教理念,里面还藏有深刻的道理。《西游记》我看过四五遍,前几年我还重新一字不漏再看一遍,我很想拿起笔来,每一句话、每一回都把它批了,那真是写得好,全部修道做工夫的道理都在内了。——南怀瑾
金瓶梅 [图书] 豆瓣
兰陵笑笑生
9.1 (14 个评分) 作者: 兰陵笑笑生 南洋出版社 2016 - 1
全球首套简体中文完整版双版本《金瓶梅》(一字不删),包括拥有最充分原始信息、最具可读性的“崇祯本”全部内容(该版本曾面向中国高级领导干部和学者及大型图书馆少量印制),并附录万历词话本中和崇祯本内容不同的部分(将词话本中与崇祯本差别较大的第一回前半部分,第五十三、五十四回,以及词话本特有,而崇祯本所无的“欣欣自序”、“廿公跋”、“词曰”以及“四贪词”,也一并附上)使得读者花一套书的钱,同时可得两大主要版本的内容。崇祯本的200幅精美插图,虽然有“春宫色彩”,也全以每图一页予以保留;崇祯本原有珍贵的眉批和旁评以双排小字体全部插入正文里(现有繁体竖排本,则是将眉批放在页眉位置,使读者不知批点何处)可起导读作用。并对原本中的异体字进行认真查对和部分替代,给今日读者的阅读必将带来不少方便。
该书主编董玉振为该书写序。董玉振将他就崇祯本是正宗版本的研究成果融入在该序言中,是对金学界悬而未决的版本课题的贡献。
镜花缘 [图书] 豆瓣
作者: 李汝珍 2001 - 2
《镜花缘》所反映的时代下不是作者生活的清朝,而是假托于唐代女皇武则天统治的时期。作者虽然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的是在一个虚幻的海外世界,发生的种种离奇神异的故事,但这个奇异的幻想世界反映的却是当时真实的社会现实。
全书的线索十分单纯而又明晰。在结构安排上,全书可分为两部分,前五十四写主人公唐敖科举落弟,心存失落忧郁之感,既跟随妻弟林之洋出游海外,在船工多九公的导游之下,遍观海外四十多个国家的奇人异事,后入小蓬莱求仙不返。花神之首百花仙下凡托生为唐敖之女名小山。唐小山思父心切,就出海寻找,在小蓬莱意外得到“天书”一卷。后五十四写武则天首开女试,遭贬的百花之神皆及第,又在人间重聚,后唐小山又重进仙山。结属写唐中宗李显复辟,武则天又下招明年重开女试。
东周列国志 [图书] 豆瓣
作者: [明]冯梦龙 / [清]蔡元放 评 1990 - 4
东周列国志

--------------------------------------------------------------------------------

第01回 周宣王闻谣轻杀 杜大夫化厉鸣冤
第02回 褒人赎罪献美女 幽王烽火戏诸侯
第03回 犬戎主大闹镐京 周平王东迁洛邑
第04回 秦文公郊天应梦 郑庄公掘地见母
第05回 宠虢公周郑交质 助卫逆鲁宋兴兵
第06回 卫石蜡大义灭亲 郑庄公假命伐宋
第07回 公孙争车射考叔 公子献谄贼隐公
第08回 立新君华督行赂 败戎兵郑忽辞婚
第09回 齐侯送文姜婚鲁 祝聃射周王中肩
第10回 楚熊通僭号称王 郑祭足被胁立庶
第11回 宋庄公贪赂搏兵 郑祭足杀婿逐主
第12回 卫宣公筑台纳媳 高渠弥乘间易君
第13回 鲁桓公夫妇如齐 郑子直君臣为戮
第14回 卫侯朔抗王入国 齐襄公出猎遇鬼
第15回 雍大夫计杀无知 鲁庄公乾时大战
第16回 释槛囚鲍叔荐仲 战长勺曹刿败齐
第17回 宋国纳赂诛长万 楚王杯酒虏息妫
第18回 曹沫手剑劫齐侯 桓公举火爵宁戚
第19回 擒傅暇厉公复国 杀子颓惠王反正
第20回 晋献公违卜骊姬 楚成王平乱子文
第21回 管夷吾智辨俞儿 齐桓公兵定孤竹
第22回 公子友两定鲁君 齐皇子独对委蛇
第23回 卫懿公好鹤亡国 齐桓公兴兵伐楚
第24回 盟召陵礼款大夫 会葵邱义戴天子
第25回 智荀息假途灭虢 穷百里饲牛拜相
第26回 歌蹇叔百里认妻 获陈宝穆公证梦
第27回 骊姬巧计杀申生 献公临终嘱荀息
第28回 里克两弑孤主 穆公一平晋乱

````````
国学经典丛书-李白诗文选 [图书] 豆瓣
作者: 李白 2011 - 10
《国学经典:李白诗文选》编选注李白诗文,文字上以宋本《李太白文集》为底本,同时参考李集其他版本。底本明显有误则据其他版本做适当改动,并作说明;底本不误而参校本误者,则不作说明。全编凡诗140余首、文10余篇,大体以时间先后为序,先诗后文。全编凡诗140余首、文10余篇,大体以时间先后为序,先诗后文。
聊斋志异 [图书] 豆瓣
作者: 蒲松龄 2013 - 4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里面的故事环境基本上发生在冥界仙境,故事人物大多是花妖狐魅。蒲松龄以他超凡的想像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构筑起一个亦真亦幻、亦人亦鬼的幽冥世界,从社会批判角度观照,这个幽冥世界乃是人间社会的真实投影,它揭示人世辛酸悲凉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偃蹇惨痛的生活经历;从美学理想角度观照,这个幽冥世界乃是人世理想的梦幻体现,它揭示出对人世善恶的最后清算和对人生憧憬的重新开始。因此,聊斋故事无论在情节曲折和环境奇幻,还是在人物遭遇和场景迷离等角度品赏,都会引发人们强烈的政治义愤、道德感怀和艺术遐想。
呼兰河传 [图书] 豆瓣
作者: 萧红 2018 - 2
本书收录了中国近现代文学大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和《商市街》两篇自传体小说,主要描写她在东北地区农村和城市的生活和相关人物命运,富有浓郁的东北风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反思。这两部作品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对她影响最深童年和青年两个时期,深刻地展示了萧红的起伏人生和创作源泉。
-----------------------------------------------------------------------------------------------------
◆ 书中收录了文学洛神萧红代表作《呼兰河传》和《商市街》两部小说。
◆ 涵盖了萧红前半生经历(幼年和青年)的两部“回忆式”小说,是她不懈追求爱与自由、不断思考人生的意义所获得的文学硕果,也是研究她早期生活的重要资料。
◆还原20世纪初期身处蒙昧环境中的中国人民细思极恐的生活,刻画了一大批受压迫却麻木的小人物的形象。
◆本书参考多个繁简版本,精心编校,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萧红特色;新增7幅手绘原创插图,再现商市街雪景、给爷爷戴花等经典场景,画面优美温馨,还原了小说中重要情境。
◆ 本书编者咨询了十余位民俗专家和故事发生地居民,尽量挖掘萧红的文字中埋藏的珍贵内容,录入上百条背景词条、和文中民俗、俚语解释,与众多萧红忠实读者分享。
生死场 [图书] 豆瓣
作者: 萧红 2016 - 6
《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写于1934年9月,是鲁迅所编“奴隶丛书”之一。萧红用细腻而悲悯的笔调,描写了东北农民苦难深重的生活。鲁迅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中,称它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本书还收录了萧红的诗歌、戏剧等作品及书信。
小城三月 [图书] 豆瓣
作者: 萧红 2016 - 6
本书是萧红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小城三月》、《旷野的呼喊》、《王阿嫂的死》等作品。身处遥远异乡的萧红用细腻的笔触讲述了一个个令人唏嘘、引人深思的故事,体现了她对人生的思考,对人民的关注。
馨香一缕寄云边 [图书] 豆瓣
作者: 萧红 2007
《馨香一缕寄云边》是现在著名文学家萧红的文学作品集,萧红以《生死场》、《呼兰河传》等里程碑式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萧红虽然在世界上仅生活了三十一个春秋,但她以炽热的生命之火,熔铸出了近百万生动清丽、富有民族精神的文字。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戏剧,萧红的笔端,始终闪动着现实主义的风采。这为她在国内外读者心中,赢得了极高的声誉。祖国的灾难,故乡的沦丧,个人遭遇的坎坷,使得她的作品带着凄苦和愤世的情绪。
创建日期: 2022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