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上海参考

白焰陨星 :bloboutage:

白焰陨星 :bloboutage: @Roserome

3 本书  

上海日侨社会生活史 [图书] 豆瓣
作者: 陈祖恩 2009 - 1
《上海日侨社会生活史(1868-1945)》以丰富的资料、独特的视角,解读上海日侨社会的形成、发展及日侨最后被遣返的历史过程,剖析日侨社会的内部构成和具体生活实态,重现其在经济、文化、社会诸多侧面的主要场景,为读者提供了上海日侨史研究领域中一项具有开拓性意义的学术成果。日侨是随着明治维新的发端和《中日修好条规》的签订而开始进入上海的。从1870年的最初7人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超过10万人,日侨成为上海外侨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6.8 (5 个评分) 作者: 韩起澜 译者: 卢明华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 8 其它标题: 苏北人在上海, 1850-1980
《上海史研究译丛》精选当今海外一流学者有关近现代上海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读性和学术性兼具,并由国内专家翻译。海外学者以独特视角、独有材料和独到见解,对上海历史作出有别于以往的解读,内容涉及上海道台、警察、妓女、工业家、侨民、同乡会、救火会、苏北人等众生相。
本书以苏北人作为个案研究,探讨了原籍是如何逐渐成为汉族中界定族群身份的依据的,解释了籍贯怎样构筑社会等级和社会对立,揭示了中国城市居民面临的这一方面的问题。
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1843—1945) [图书] 豆瓣
作者: 叶中强 2010 - 11
越晚清至民国,上海曾连续不断、日臻规模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先自周边终及全国的文人。文人迁徙的历史图绘,不仅呈示出近代中国文化要素的一种地域流向,复亦见证了传统士人,从“仕途经济”走向职业空间,从庙堂依附者,蜕变为一个以近代知识生产体系为存身空间,拥有文化权力的社会阶层的历史过程。而近代上海——一个处于不断建构中的市民社会,在体现其文化包容性的同时,为中国文人转型,提供了从物质、制度、知识到观念的支持。
《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1843—1945)》聚焦于构成在沪文人生活的“内环境”,即由文人通常行走的那部分城市空间(实体空间),以及相关的文学机制、职业空间、交往领域、经济背景、衣食住行等,兼及文人的心理空问和文本生产。这些“内环境”,不仅印证着文人的城市实践,亦构成了文人的“上海社会”。但有“内”必有“外”,《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1843—1945)》亦试图连接城市社会的大背景,并沟通文学史研究关心的话题。
创建日期: 2025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