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叙事

yhoauann

yhoauann @yhoauann

6 本书  

电影

故事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Story
9.0 (137 个评分) 作者: [美] 罗伯特·麦基 译者: 周铁东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4 - 9 其它标题: 故事
自1997年初版以来,《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编剧的第一必读经典,至今,仍属于美国亚马逊最畅销图书中的Top 1%。集结了罗伯特•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本书在对《教父》《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的详细分析中,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导意义不应只被影视圈的人所认识,更应得到小说创作、广告策划、文案撰写人才的充分开发。
2014年《故事》中文版全新修订升级,译者周铁东拥有深厚的国内外影视行业实践经验,文风犀利。新增58条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注释,补充了未被原书整理进附录部分的剧作资料,同步更新458条所涉及影片、作品的中文信息,采用特殊开本和全新的封面材质。
论摄影 [图书] 豆瓣
On Photography
8.9 (8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苏珊·桑塔格 译者: 黄灿然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5
《论摄影》不仅是一本论述摄影者的经典著作,而且是一本论述广泛意义上的现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它不是一本专业著作,书中也没有多少摄影术语,尽管有志于摄影者,应人手一册。它的对象主要是知识分子、作家和文化人。
桑塔格深入探讨摄影的本质,包括摄影是不是艺术,摄影与绘画的相互影响,摄影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摄影的捕食性和侵略性。摄影表面上是反映现实,但实际上摄影影像自成一个世界,一个影像世界,企图取代真实世界。
对读者而言,这本书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不在于桑塔格得出什么结论,而在于她的论述过程和解剖方法。这是一种抽丝剥茧的论述,一种冷静而锋利的解剖。精彩纷呈,使人目不暇接。桑塔格一向以庄严的文体著称,但她的挖苦和讽刺在这本著作中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论摄影》出版于一九七七年,轰动一时,引起广泛的讨论,并荣获当年的全国图书批评界奖,至今仍被誉为“摄影界的《圣经》”。
本版配以60余幅世界摄影史上的珍贵照片,推出极具艺术品位与收藏价值的“插图珍藏本”,使《论摄影》真正成为图文并茂的文化经典。
眨眼之间 [图书] 豆瓣
In the Blink of an Eye: A Perspective on Film Editing
8.3 (28 个评分) 作者: [美] 沃尔特·默奇 译者: 夏彤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2 - 8
本书汇集了著名剪辑师沃尔特·默奇极具创造性的、多层面的思考,可以说这对过去的剪辑观念形成了一定的挑战。开篇他便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为什么剪接可以被接受?
从这里开始,默奇带领读者进入了一段不可思议的旅程,贯穿其间的既有美学上的追求也有实际操作上的考量。他对很多议题提 出了自己的见解,例如剪辑时、做梦时、现实生活中影像的连贯性与非连贯性,判断好剪辑的标准,眨眼的动作既类似于剪辑时的画面切换又是出于一种情感暗示,等等。
在新版本扩充重写的部分中,默奇总结了数字剪辑在技术与艺术层面的优势和可能产生的问题。
....................................................................................................
推荐——
再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着迷了:连着几小时聆听沃尔特谈论生活与电影,欣赏他随手抛撒的无数智慧的小碎片,就像格林童话中的汉塞尔和格蕾特尔在森林小径上留下的面包屑一样——这是迷途中的路标,也是滋润心灵成长的养分。
——弗朗西斯•科波拉,《教父》、《现代启示录》、《惊情四百年》导演
在我看来剪辑是电影这门艺术形式的核心,本书为深入这一棘手的技艺进行了艰难的跋涉,但表述出来却极其清晰明了。沃尔特•默奇对剪辑的深刻理解让人吃惊,所有真正想了解电影制作过程的读者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美国风情画》导演
第一次见到默奇时,他趴在KEM剪辑台上睡着了,当时他为剪辑《对话》熬了一个通宵。默奇是我认识的剪辑师中唯一一个真的与胶片同床共枕的人,事实上,他深爱着每一部他参与过的影片。正是在《眨眼之间》这本书中,他透露了私密的经验与细节,字里行间记录了他对剪辑的热情。没法爱上电影的人是无法体会到妙处的。
——菲利普•考夫曼,《布拉格之恋》导演
这本小书中最宝贵的内容是默奇提供的第一手的知识与经验,读者可以从中窥见电影最终得以诞生的奥秘。我想这对电影领域的行家或爱好者都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
——弗莱德•齐纳曼,《正午》、《朱莉娅》、《老人与海》导演
剪辑师之间的心灵是相通的。阅读沃尔特•默奇的书,有一种同呼吸共命运却又力不从心的感慨!《眨眼之间》能让我们从中找到距离,相信它是我们剪辑同行的良师益友,同时也会为电影发烧友打开另一扇窗,窥见电影制作的另一个视界,帮助我们认识电影,爱电影!
——周新霞,中国电影剪辑学会会长,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国家一级剪辑师,代表作品有《荆轲刺秦王》、《潜伏》等
本书既是英美院校电影专业的必选参考书,也为专业电影剪辑师提供了一种超然于一般技巧解析的思考角度,既哲理又感性,从而为其他领域热爱电影的众多读者一窥电影剪辑的奥秘提供了一把精巧而实用的钥匙。
——夏彤,中央美术学院电影系教师
看不见的剪辑 [图书] 豆瓣
The Invisible Cut : How Editors Make Movie Magic
8.0 (6 个评分) 作者: [美]鲍比·奥斯廷(Bobbie O'Steen) 译者: 张晓元 / 丁舟洋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3 - 4
一部令众多大牌剪辑师“相见恨晚”的著作
希区柯克、罗曼·波兰斯基、西德尼·吕美特御用剪辑师的第一手创作经验
揭秘剪辑师从剪辑室、放映室到制片室的完整工作状态
从初剪第一步带领你深入电影剪辑世界的大门
--------------------
本书为我们揭开了电影剪辑世界的幕布,以充满趣味性的笔触展示了剪辑这门神秘艺术的魅力所在。出身剪辑世家的鲍比本书为我们揭开了电影剪辑世界的幕布,以充满趣味性的笔触展示了剪辑这门神秘艺术的魅力所在。出身剪辑世家的鲍比·奥斯廷运用自己浸淫专业领域多年的实践经验和诸多世界一流剪辑师的作品为案例,分门别类地阐释了剪辑师究竟施展了什么样的魔法,来使观众对电影笃信不疑。
通过分析经典巨作《毕业生》、《唐人街》、《后窗》、《法国贩毒网》、《十二怒汉》、《体热》、《一夜狂欢》和《虎豹小霸王》等片中的剪切点截图,奥斯廷详细探究了转场的使用、动势的建置、音乐与动作的契合、为演员表演和摄影角度查缺补漏等剪辑技巧,将剪辑师如何巧手慧心地操控我们的观片期待,又如何设置各种“圈套”来引诱我们对故事的发展欲罢不能,揭示得一览无余。她用鲜活生动的第一手创作经验告诉我们,所谓“看不见的剪辑”的要义,正在于“别让观众看出电影剪辑的把戏,让他们相信魔法”。
---------------------
《看不见的剪辑》给剪辑师带来的灵感比我以往读过的任何书都要多。奥斯廷利用剪切点截图和对影片场景的分析,深入观察剪辑过程,从而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剪辑之窗。这本著作内容真诚、独树一帜,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定义了剪辑师所必须熟知的电影语言。《看不见的剪辑》将会给电影制作者和所有喜爱电影艺术的人带来启发。
——卡罗尔·利特尔顿,电影剪辑师,代表作有《外星人E.T.》、《真爱》、《体热》
这是一本严谨的著作,鲍比·奥斯廷主刀了一次精细的电影外科手术,并为所有对电影奥秘深感兴趣的观众提供了一本宝贵的指南。
——劳伦斯·卡斯丹,作家、导演,代表作有《体热》、《大寒》、《大峡谷》
通常我在业余时间不喜欢读剪辑方面的书,因为这像是把家里也变成了办公室。但不同于绝大多数的电影技术类书籍,鲍比·奥斯廷的书融娱乐与指导为一体,《看不见的剪辑》完整地展示了我们剪辑师所做的一切。向所有电影制作者强烈推荐这本书。
——克里斯·莱本森,电影剪辑师,代表作有《理发师陶德》、《查理的巧克力工厂》、《壮志凌云》
此书是对我们知之甚少的电影艺术的一次极好的解密。它没有用生僻古怪或过于专业的术语将读者淹没,相反,鲍比·奥斯廷描绘了一幅清晰的剪辑图景,用精炼简洁、通俗易懂的原理将魔幻般的电影剪辑艺术呈现给我们。
——约翰·巴德姆,导演,代表作有《周末夜狂欢》、《战争游戏》
《看不见的剪辑》是一本对电影爱好者和电影人都非常适用的佳作。它解释并说明了剪辑师如何运用他们的魔法,以及他们生存和工作的世界。鲍比·奥斯廷清晰地说明了剪辑室、放映室和制片室的工作状态。如果我在职业生涯开始之初就读过这本书的话,那我会少走多少弯路呀。
——艾伦·海姆,电影剪辑师,代表作有《爵士春秋》、《电视台风云》、《恋恋笔记本》
这是第一本解密剪辑技艺全过程的书,它精准地阐释了电影剪辑师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以及为何要这么做。书的内容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并且以经典影片所常用的剪辑手法作为范例,展示了从影片开拍的第一天到影片最终登上大银幕的全过程。我多希望自己在职业开始之初就读了鲍比的书呀,这本书会帮我节约大量的时间,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为它道出了只有从业多年的剪辑师才能悟到的剪辑真理。力荐之!
——乔·哈特生,电影剪辑师,代表作有《甜心先生》、《刺杀肯尼迪》、《几近成名》、《生于七月四日》
作为一名剪辑师,我真希望在我第一次操刀的时候就能看到《看不见的剪辑》这本书。它会指导我的选择,并且强化选择的目的和重点。借由亲手剪辑影片的剪辑师的个人叙述,并配以剪切点的截图,奥斯廷的书解释了剪辑师的手艺是一种直观且抽象的艺术。
——威廉·霍耶,电影剪辑师,代表作有《神奇四侠》、《300勇士》、《守望者》
《看不见的剪辑》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著作。对于剪辑师复杂的想法,鲍比·奥斯廷有一种独特的视点和不可思议的洞察力。就像我在凌晨四点醒来,突然开始纠结于一个场景片段时,内心中那些反复推敲、不断斟酌的想法,她似乎都能够察觉到,这让我感到有些不安。总的来说,我认为她的书是富有教育意义而轻松有趣的。
——迈克尔·特鲁尼克,电影剪辑师,代表作有《闻香识女人》、《史密斯夫妇》、《发胶》
《看不见的剪辑》是一本无论对于学习或从事剪辑的学生,还是对于剪辑专业人士都非常重要的书。它使用影片截图将其他人仅用文字表述出来的内容呈现的栩栩如生。奥斯廷创作出了有史以来关于电影剪辑的最真实的著作之一。我希望我在从事剪辑事业之初就读了这本书,它应该成为所有电影院校的必读书目。
——兰迪·罗伯茨,美国电影剪辑师制片人协会主席
《看不见的剪辑》教会了我制作电影的最后阶段的所有复杂细节。更为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将剪辑师这一行的技巧运用到我自己的作品中。无论你是个作家、导演、演员、数据分析师,甚至是小说家或剧作家,探索剪辑师如何将原始素材最终塑造成一部完整的、情感丰富的电影:创造场景架构、节奏、镜头组合甚至是对白写作,都是很有价值的一课。无论你的专业是什么,鲍比·奥斯廷的书为任何一个毕生致力于电影创作的人提供了极佳的学习资源。
——查徳·吉尔维克,电视编剧、制片人,著有《小银幕》、《大电影:作家涉足电视行业的导航》
奥斯廷使用经典影片的剧本和镜头画面截图,将我们带入剪辑的世界——将你想要知道的有关剪辑过程的所有内幕都呈现出来。对于电影人和电影粉丝来说都是一本绝佳的书。
——马修·特里,电影导演、编剧、www.hollywoodlitsales.com专栏作家
鲍比·奥斯廷的新书揭示了剪辑这门神奇艺术的秘密。它用清晰的图文展示了剪辑师魔法般的手艺。这是承接她上一本剪辑著作的佳作。
——雷·宗恩,3D电影制作人、《剪辑师协会杂志》专栏作家
电影语言的语法(插图修订版) [图书] 豆瓣
Grammar of the Film Language
8.3 (6 个评分) 作者: [乌拉圭] 丹尼艾尔·阿里洪 译者: 陈国铎 / 黎锡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3 - 2
★ 全球畅销三十余年并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被公认为讨论导演、摄影、剪辑等电影影像画面组织技巧方面最详密、实用的经典之作
★ 从实践出发阐明摄影机位、场面调度、剪辑等电影语言,为“用画面讲故事”奠定基础
★ 百科全书式的工作手册,囊括拍摄中的所有基本设计方案,如对话场面、人物运动,使初学者能够迅速掌握专业方法
★ 近500幅机位图、故事板贯穿全书,帮助读者一目了然地理解电影语言
★ 对大量经典影片的典型段落进行多角度分析,如《西北偏北》、《放大》、《广岛之恋》、《桂河大桥》,深入揭示其中激动人心的奥秘
★ 本书是中国老一辈电影教育工作者精心挑选的教材,在翻译、审订中投入了巨大的心力,译笔简明、准确、流畅,惠及无数电影人
本书是乌拉圭电影导演丹尼艾尔·阿里洪根据本人创作实践经验编写的电影叙事技巧教程,其专业性、实用性、经典性为全球各影视院校所公认。作者不对电影的拍摄工作做过多理论论述,而是集中从实践经验入手,对制作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加以细致精准的研究探讨,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全书涉及到电影制作中如摄影机位、场面调度、剪辑等关键问题,对两个以上演员对话场面的处理、摄影机位三角形原理的运用、内外反拍等也均有详细论述。全书层次分明,清晰准确,并有近500幅插图贯穿其中,便于读者充分理解和掌握。
本书译者多为中国老一辈电影教育工作者,如周传基、吕锦瑷、李溪桥、裴未如等,译稿准确流畅,影响深远,被北京电影学院列为必读书目,更有人盛誉此书“开启了中国电影新的时代”。
雕刻时光 [图书] 豆瓣
ЗАПЕЧАТЛЕННОЕ ВРЕМЯ
9.6 (86 个评分) 作者: [俄]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译者: 张晓东 南海出版公司 2016 - 5
★ 首次由俄文原著翻译出版
★ 他一生都在雕刻时光,为了已经流逝、消耗或尚未拥有的时间
★ 只要你热爱电影,我们一起雕刻时光
他的电影宛如一个奇迹,他创造了崭新的、忠于电影本性的语言,捕捉生命如镜像、如同梦境。他并不诠释什么,他只是一个观察家,但他却让他的影像活动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英格玛•伯格曼
倘若我们能将《雕刻时光》浓缩成一则单一的讯息,那么,它必然是:对任何艺术家和艺术形式而言,内涵与良知都应先于技巧。——《洛杉矶时报》
---------------------------------------------------------------------------------------------
人们到电影院看什么?什么理由使他们走进一间暗室?
为了时间:为了已经流逝、消耗,或者尚未拥有的时间。
电影创作的实质是什么?一定程度上可以界定为雕刻时光。
就好比雕塑家面对一块大理石,成品的样子了然于心,然后一点点剔除所有多余的部分。
电影人同样从包含海量生活事实的时间巨块中剔除所有不需要的部分,只留下能成为电影要素的部分,只留下能清晰描述电影形象的部分。
《雕刻时光》是塔可夫斯基对电影、对艺术尽其一生的求索。
创建日期: 2024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