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纪实

驼毛

驼毛 @Brandon_Chan

4 本书  

中西文非虚构纪实著作

我要活下去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살아야겠다
8.0 (6 个评分) 作者: 金琸桓 김탁환 译者: 胡椒筒 時報文化 2020 - 1 其它标题: 我要活下去:韓國MERS風暴裡的人們
2015年5月20日,韓國出現第一起「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確診個案,卻因政府的顢頇,導致疫情失控、甚至出現全球首例的三度人傳人,終致MERS席捲韓半島,造成186人確診,38人死亡,其中有許多醫護人員,更迫使超過千所中、小學關閉。

作者金琸桓從出版第一部小說開始,就秉持「文學應站在弱勢這一邊」的理念。他帶領我們一步步走入風暴的核心,打破冰冷的數字,重新描繪出一個個「生命」的容貌。感染者面對政府官僚、標準僵化,喪失黃金治療時機;社會彌漫著「無知、恐懼」的病毒,使痊癒者被貼上各種排擠與歧視的標籤。

一場傳染病風暴過去了,受害者卻彷彿還被隔離在隱形的病房,失去一切。本書以細膩的筆觸,寫下在被我們遺忘的時間裡,仍在無聲吶喊著「我要活下去」的人們。
重返天安門 [图书] 谷歌图书 Goodreads 谷歌图书 博客來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Amnesia
9.2 (34 个评分) 作者: 林慕蓮 译者: 廖珮杏 八旗文化 2019 - 5
※2014年《經濟學人》年度選書

※2015年紐約公共圖書館海倫伯恩斯坦(Helen Bernstein Book Award)卓越新聞獎決選

※2015年吉爾伯圖書獎(Lionel Gelber Award)入圍

※《紐約時報書評》:「1989年之後,探討天安門事件對中國的影響最好的分析之一。」

三十年前,他們懷抱熱血與夢想,試圖改變中國。
三十年後,他們仍是國家的敵人,人生支離破碎。
中共企圖以恐怖與謊言消滅真相,但曾經的暴行與傷痛不會被人們忘記。

1997年,九月,被軟禁已經長達八年的前任中共總書記趙紫陽向中共高層上書,希望在21世紀結束前、迎向新世紀的關鍵時刻,針對「六四」事件重新評估,實事求是,還給這群愛國學生一個公道,摘除「反黨反社會主義」這項莫須有的罪名……

直到今天,又過了二十多年,六四屆滿三十週年,中國政府對六四的態度不但沒有改變,反而益加蠻橫、粗暴,企圖以鋪天蓋地的手段,將這段歷史從人民的記憶中徹底抹去。封鎖新聞、竄改教科書、對異議人士人身自由的箝制、全面性的新聞與網路言論審查、在敏感日期對天安門廣場進行監控,給予服從妥協的人就業保障與升遷管道等等,種種在自由民主國家無法想像的人權侵犯,成為中國百姓的生活日常。如民運領袖王丹所言,「黑色專制」與「紅色恐怖」讓大多數人民噤若寒蟬。

本書作者林慕蓮在派駐北京的期間驚訝地發現,不僅一般老百姓對天安門事件默不作聲,即使是在頂尖學府、受過嚴格學術培訓的大學生都對之一無所知。作者以全球知名的「坦克人」照片詢問了100位在北京四所大學就讀的大學生,只有15位能正確辨認該照片的意義。而這15位學生或是選擇對此敏感議題避而不談...
謊言 [图书] 豆瓣
거짓말이다
8.9 (8 个评分) 作者: 金琸桓 译者: 胡椒筒 時報文化 2017 - 9
潛水員是沒有嘴巴的。
即使不簽保密合約,專業潛水員也絕不會透露工作內容。
對做過的工作說三道四只會扯自己後腿,
所以,話越少越好──最好當個啞巴。
羅梗水以為離開了孟骨水道,就能回歸正常生活,
然而真實的世界比孟骨水道更凶險──
「全員救出!」
「事件發生當下派了五百多名潛水員搜救。」
「每找到一具遺體,潛水員還能多領五百萬獎金。」
「潛水員找到遺體也故意不帶上岸,想提高獎金價碼。」
「家屬拿的高額補償都是國民的稅金,還好意思在這邊絕食抗議?」
各種謊言接連襲來,彷彿巨大的水壓讓他們將要窒息。
逼得羅梗水決定張開嘴巴,控訴這個比深海更寒冷黑暗的世界。
人性的深渊:吴谢宇案 [图书] 豆瓣
7.7 (10 个评分) 作者: 吴琪 / 王珊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5 - 5
【内容简介】
吴谢宇案是一起备受关注的刑事案件。2015年7月,时年21岁的北京大学学生吴谢宇在家中杀害母亲谢天琴,制造母亲陪同其出国留学的假象,骗取亲友144万元用于挥霍,购买十余张身份证件隐匿身份逃亡,直到2019年4月在重庆机场被捕。法院审理认定其作案前精心预谋, 手段极其残忍,严重违背人伦道德,最终以故意杀人罪、诈骗罪、买卖身份证件罪数罪并罚。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于2024年1月被执行死刑。
在2016年、2019年、2022年、2023年这几个与吴谢宇案有关的不同时间节点,《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都进行了追踪、采访和调查。《人性的深渊:吴谢宇案》一书正是在这组封面报道的基础上扩充而成的。记者吴琪、王珊围绕家庭、友人、学校、法庭等社会关系网络走访、调查,先后联系了上百位采访对象,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并借助吴谢宇的狱中自述、书信、法庭供词等,还原了大量细节,写就了这部以吴谢宇案为切入点的深度纪实作品。
本书不仅是对吴谢宇案翔实、深入的全程报道,还尝试从时间维度梳理一个家庭、两大家族、几代人的成长历程和家族历史,探究案件背后的复杂动因与症结,挖掘悲剧发生的根源,引发读者对人性、伦理与教育的反思,探索在转型年代如何建构理性的社会价值观与生命成长意识,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非虚构纪实力作。
【推荐】
在吴谢宇案的所有报道中,本书无疑是最全面、系统和深入的。从吴谢宇案本身来看,这篇报道深度揭示了吴谢宇所处原生家庭的特殊性及其形成原因。作者不满足于仅通过案发时谢天琴、吴谢宇的核心家庭的结构和情感状况来呈现吴谢宇所处的社会情境,而是引入家谱视角,追溯吴谢宇的祖父辈甚至更前一辈的家庭构成,清晰地呈现了吴家和谢家更为悠长的家族史。从这个角度看,《人性的深渊:吴谢宇案》,恰恰在两位记者高度细致和特殊的描述背后,有意无意地触碰到了当代中国人在家庭生活中遭遇的普遍困境。
——肖瑛(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2016年案发,世人震惊,吴谢宇案引发了最广泛的疑问。2023年5月二审判决,一个多月后,我们刊发长报道。这是我们的记者历时七年持续采访、寻找答案的结果。对我们这本杂志,对非虚构写作,我相信,这篇作品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标杆。
——李鸿谷(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创建日期: 2024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