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的海水

我亲昵而温柔的野兽

我亲昵而温柔的野兽 @shiyu_9987

4 本书  

地中海,近东

威尼斯史 [图书] 豆瓣
A History of Venice
作者: [英] 约翰·朱利叶斯·诺里奇 译者: 杨乐言 译林出版社 2021 - 8
威尼斯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还曾经是一个国祚绵延千余年的独立共和国,在这个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威尼斯史地中海的霸主、东西方交通最重要的十字路口、西方世界富庶且繁荣的商业中心。它的本土虽只有弹丸之地,却曾成功地玩弄两个罗马帝国的战争与和平,并曾试图掌控整个欧洲的命运。本书是一部完整讲述威尼斯历史的书,从它朦朦胧胧如在雾中的起源,讲到拿破仑逼迫最后一下执政官退位的那一刻,展现威尼斯留给世人的绘画、雕塑、服饰、习俗和社会生活,以及最重要的,探讨它奇特的寡头制民主形成、稳定并能够持续千年的奥秘。
威尼斯,最初由躲避蛮族入侵的难民们聚居而成的水上城市,逐渐发展为占有巨额财富、掌控东西两大帝国权势的城邦,它有一套持续了一千多年的复杂而奇特的寡头共和政体,维系着这座城市的稳定与扩张。本书详细讲述了威尼斯从公元5世纪的建立到18世纪末亡于拿破仑之手的历史过程,描绘出地中海沿岸千年的政治风云。
希腊三百年 [图书] 豆瓣
Greece: Biography of a Modern Nation
作者: [英]罗德里克·比顿(Roderick Beaton) 译者: 姜智芹 / 王佳存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 - 3
我们都知道古希腊以及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起源之一。但是,随着2010年后金融危机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创希腊,从全世界关于希腊的报道可见,我们并不了解这个现代国家。
希腊是怎样如此强烈地与古希腊文明的遗产连在一起的?又是怎样为希腊人和现代国家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的?希腊过去300年的辉煌成就及文化消亡,是否决定了自2010年以来的希腊政府表现?
希腊是在基督教欧洲和奥斯曼帝国之家的冲突中浴血而生的。1718年至今的约300年来,希腊在一个已经消失的文明废墟上建设了现代民族国家。罗德里克·比顿在开篇讲述希腊民族国家的诞生以后,就将故事的情节脉络直接引入现代,分析了希腊在经济危机发生后与欧盟其他成员国之间的恩怨情仇。通过详尽地考察希腊人如何理解他们自己共同的身份,比顿揭示了百年来希腊人在自我认识上的焦虑和不安。这不仅是希腊民族国家建设的故事,而且更为根本的,是与民族国家建设同步进行的集体身份认同的故事;不仅是重大事件和高层政治的历史,而且是文化、艺术、人民和思想的历史。
比顿把现代希腊看作一个生物体,一个有生命的个体,鼓励我们重新审视我们曾长久纪念其辉煌过去的民族和历史。这个国家及其民族正在艰难地构建自己的未来,从而成为现代西方的一部分。
作为影响欧洲局势的重要国家、世界文明史上的伟大国度,介于东西方之间的希腊有着太多的不解之谜,这本书将一一揭开。
帝国的伙伴 [图书] 豆瓣
Partners of the Empire : The Crisis of the Ottoman Order in the Age of Revolutions
作者: [土耳其]阿里·亚伊哲奥卢 译者: 宋宁刚 2022 - 9
18世纪和19世纪初,改革的浪潮席卷了全球,包括落入转型危机的奥斯曼帝国。为应对政治动荡、体制危机和民众叛乱,奥斯曼帝国设计了各种改革方案。帝国成了一个政治剧场,其中各种政治行动者发起了斗争、合作和竞争。
本书研究了三种相互竞争的秩序,“帝国的新秩序”“显要的秩序”和“ 社群的秩序”,或者说集权–官僚的、分权–契约的、参与–民主的。为了解决危机而签订的《同盟誓约》则意味着奥斯曼历史中的一种激进的、基于“伙伴关系”的可能性。这些探索在不脱离全球史框架的同时,对西方中心论的传统叙事提出了质疑,放大了过去被忽略的地方政治文化实践,为我们进入土耳其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路径。
*媒体/名人推荐
不仅是那些对奥斯曼帝国、巴尔干地区和中东历史感兴趣的人的必读书目,对关心全球史的读者来说也不容错过。——谢夫凯特·帕慕克(Şevket Pamuk)奥斯曼帝国经济史领域的研究先驱
《帝国的伙伴》是一部卓越的学术作品,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论点。作者不仅吸收了大量的第二手文献资料(包括有时被英语世界历史学家所忽视的土耳其文献),还天衣无缝地整合了自己的第一手学术成果。——《布斯坦:中东书评》
《帝国的伙伴》在档案处理和概念构建方面体现了杰出的学术性,研究了人民主权和欧洲政治发展之相似性的基本问题。作者着重讲述了奥斯曼帝国的“外省阿扬”及其设想的“伙伴关系”,这对我们的知识做出了重大贡献。——《匈牙利历史评论》
佩拉宫的午夜 [图书] 豆瓣
Midnight at the Pera Palace: The Birth of Modern Istanbul
8.2 (9 个评分) 作者: [美] 查尔斯·金 译者: 宋非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查尔斯•金以画面感丰富的、万花筒式的记述,重现了佩拉宫大酒店、伊斯坦布尔古城作为全世界枢纽的时代,定格了欧洲和中东历史被遗忘的时刻。他娴熟的写作展现了爵士乐时代的革命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对抗死神的外交,这些环环相扣的故事既是迷人的史诗,也是对包罗万象的都市美德的赞歌,是全世界大城市的命脉。
从穆斯林选美皇后、格鲁吉亚皇室到列夫•托洛茨基,各色人物都在伊斯坦布尔留下了印迹,金机智地串起了他们的故事,不只素材丰富,可以吸引普通读者,细节也很到位,满足了专业人士。
——《出版人周刊》
金精确细致地把这一段错综复杂的故事梳理出了几条主线,这本书有大量的考证研究,读起来非常过瘾,引人入胜。
——《纽约时报书评》
精彩绝伦……一座古城成长的烦恼,在这一背景下还隐藏了多个人物传记。
——《波士顿环球报》
这本书能够让我们仔细端详这座历久弥新的古城。
——《西雅图时报》
这本书极富感染力,令人着迷。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创建日期: 2023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