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住my little airport去睇書

memi32

memi32 @memi32

18 本书  

my little airport 歌里出現過的書

安娜·卡列尼娜 [图书] 豆瓣
Anna karenina 所属 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
9.2 (64 个评分) 作者: [俄] 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草婴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7 - 8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 1873—1877年。作品由两条既平行又相互联系的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与卡列宁、伏伦斯基之间的家庭、婚姻和爱情纠葛;一条是列文和吉娣的爱情生活及列文进行的庄园改革。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 ”。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人物。在相继失去儿子和精神上最后一根支柱 ——伏伦斯基后,经过一次和伏伦斯基的口角,安娜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在这个虚伪的社会中生活下去,绝望之余,她选择了卧轨自杀。小说揭露了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丑恶与虚伪,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处在社会转型期时所进行的复杂的道德探索和思想探索。
memi32: 可否可否跟我 一起私奔到寶島 你不是卡列尼娜 我沒佛倫斯基那麼糟
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 [图书] 豆瓣
所属 作品: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
作者: 西西 洪範書店 2007 - 7
西西在台灣受到注目的第一本書,她熔冶了傳統和現代之長,轉益歐美和拉丁美洲的精髓,結合各種技巧,刻繪這一代人的悲喜,處處令人驚艷。初版二十餘年來,是華文文學重要作品之一。現經改版新印,更值收藏閱讀。
memi32: 懇請你接受這份愛的proposal 不要重演西西的《感冒》
嘔吐 [图书] 豆瓣
La nausée 所属 作品: 恶心
作者: 沙特 / Jean-Paul Satre 译者: 吳煦斌 錦繡出版 1999
本書是一本日記式獨白的實驗小說。主角羅昆丁原是一位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對探險充滿興趣,迨回到法國貝維爾市立圖書館撰寫十八世紀荷里邦先生傳記時,逐漸發覺探險、過去和歷史只是時間中虛構之物,「過去」竟是不存在的。對於生活週遭一般人事物細緻精微的描述,傳達羅昆丁對時間逝去的焦慮感覺,說明試圖掌握時間當下的真實性已遙不可及。意志堅強的自學者相信一切羅昆丁不再接受的事物,作為主角的對比襯托。經過如此孤獨探索生存本質的過程,書末藉由女友安妮的離去,象徵羅昆丁與過去身份完全斷絕,體悟到自己已經沒有存在的理由;惟終因聆聽美國樂女歌手「終有一天」流行曲而感受到極大安慰,得以脫離偶然的時間而進入絕對的時間。
《嘔吐》是存在主義大師沙特將哲學融入小說的經典之作,反覆探險生存的本質,詩意的文字使本書博得「沙特的荒原」美譽。
──擇自書封底
memi32: 你說最近看沙特的《嘔吐》 但那主旨卻掌握不到
老派約會之必要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老派約會之必要
7.7 (32 个评分) 作者: 李维菁 INK印刻出版公司 2012 - 9
苦踟躕,甜懊惱。《我是許涼涼》李維菁再次穿透少女精魄微宇宙的寫實情書。
●楊照-專序
●王健壯、紀蔚然、陳芳明、陳慧嶠、楊澤、駱以軍、劉克襄─借肩膀推薦
王健壯:「讓人若即若離地迷,悲喜交織地迷」紀蔚然:「曲伸自如的軟刃」
陳芳明:「快,狠,準。銳利的感覺與情緒」陳慧嶠:「藏匿底層的深黝的綿密的渴望」
楊澤:「充滿強烈夢幻感的記憶之書」楊照:「老派愛情的終極輓歌」
駱以軍:「鍊金術般自覺,可以召喚整個宇宙的書」劉克襄:「只帶著自己的傷魂旅行」
「偏偏我們愛上的,都是不存在的東西。那就是為什麼我們做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瞧瞧我們變成了什麼,愛情的乞丐,死亡的天使。關於那些讓人流淚的,愛的失落,家的幻滅,從此漂浮無依的恐懼。你不用擔心,我總會笑盈盈地眨著眼對大家說,沒問題的。」
女巫師召喚、或一千零一夜說書人床榻密語般蘊藏著小說的布局樂趣,詩的「由心而發」本義和餘韻,和當代生活裡人們的種種處境況味,小小的夢幻顛倒,哀樂滄桑。
關於局部壞毀、暫時傷殘、選擇性缺損以及隨機入夢失憶的……女性老靈魂無藥可救追愛失愛的後青春單元劇。正因為是偽裝堅強所以要更堅強,寵溺可愛所以要更可愛,相信美麗所以要更美麗。
彷彿一個個預知傷害紀事(但其實真是人畜無傷的不是嗎?我是如此謹小慎微愛著自己所以自愛節制),小小說,小小詩,小小人,那些距離真正的肉身青春已很遙遠,不老不死愛恨之心儘管續續斷斷稍縱即逝、乍滅還生畢竟時時迫近的故事:形成一處處心之河曲,豐饒明亮大街旁某條陰影小巷,更是隨著每個真實動情片刻呼吸起伏的奇妙旋律──或輕快自由或頓挫纏綿,或如獻祭樂段或似隨口小調,都僅為當下讀者一人的心事細細低訴傾唱,只屬於國王的夜鶯,唱出了便永遠失落了,聽懂了也是不願懂,那些既喧譁也沉默的腹語留言,和教人太輕易心碎的美好救贖。
memi32: 完場與你去深水埗那邊 剛過身的作家你介紹那年 寫過只有散步我們才真正聊天
西西弗神话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Le Mythe de Sisyphe 所属 作品: 西緒弗斯神話
9.2 (111 个评分) 作者: (法)阿尔贝·加缪 译者: 沈志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8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人間失格 [图书] 豆瓣
8.1 (10 个评分) 作者: 太宰治 译者: 楊偉/ 蕭雲菁 新雨 2010 - 7
2010.06.26《蘋果日報》副刊「小說排行榜」專欄 焦點新書
七月分《蘋果日報》副刊「K BOOK」專欄 專題介紹
New98「張大春泡新聞」七月分每週好書推薦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耽美的沉淪,終末的純真騷動……
不朽的青春旗手‧永遠的文學戀人太宰治 最後表情
〈人間失格〉、〈Good-bye〉--經典告別。
同場加映--柯裕棻、張大春、陳玉慧、許榮哲、顏忠賢
殘息的後青春囈語‧復刻私密魔幻鄉愁
角川集團社長角川歷彥親身企製指揮/荒戶源次郎執導/傑尼斯青春偶像生田斗真主演改編電影「人間失格」;2010.7.30 頹美登場
◎〈人間失格〉為日本文豪太宰治最重要的代表作品,累積銷量破一千萬冊。這部發表於1948年的經典小說,堪稱太宰治本人的半自傳性作品,蘊藏了一代文學大師此生的遭遇與映射;更被視為其最終的遺作,此書完成,他即與戀人投水殉情,結束美麗與毀滅撩亂交陳的一生。 另收錄太宰治連載於《朝日新聞》中之最後作品〈Good-bye〉,中譯版首度問世。一場珍藏的告別,太宰治的最終表情。(暢銷作家伊坂幸太郎2010年6月發行之新作《Bye bye,Black-Bird》,即是以此篇未完成的遺作作為創作原點)
◎ 2009年為太宰治誕生一百週年,這部纖細、頹廢、內涵難以絕美詮釋的《人間失格》首度搬上銀幕影像化,並由日本傑尼斯當紅演技派男星生田斗真主演,其餘重要演員包括伊勢谷友介、森田剛、石原里美等。
◎張大春精闢導讀,顏忠賢、陳玉慧、許榮哲、柯裕棻專文推薦,朱天心、駱以軍、邱妙津等重要當代文藝巨手最難以釋懷的青春殘片。
日本青春文學的最高峰,無以超越的藝術金字塔
「人間失格」即「失去做為人的資格」之意,此為太宰治生平最後的一部著作,也是他最為重要的作品。全書由作者的序言、後記,以及主角大庭葉藏的三個手札組成,描寫對生而為人的意義深感困惑主角大庭葉藏自青少年至中年,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染毒,終至一步步邁向自我毀滅的悲劇。於自我否定的過程中,抒發著主角/作者內心深處的苦痛,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
「這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儘管,對於人類,我滿懷怯懼,但卻如何也無法對人類死心。於是,我依靠著「搞笑」這一根細繩,維持住了與人類間的一絲聯繫。表面上,我強裝笑臉;可內心裡,卻是對人類拼死拼活地服務,汗流浹背地服務。」透過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一生與思想表達出來,因此也可堪稱其半自傳性的作品,並藉此提出身之為人最真切的苦悶與痛楚。「我不相信神的寵愛,而只相信神的懲罰。「信仰」這種事,不過就是為了接受神的鞭笞而俯首走向審判台罷了。縱然地獄確實存在,但我排拒天國的可能。」日本知名評論家奧野健男曾說:「以文學而言,對於他,坂口安吾為父,太宰治為母,他亦算是太宰治的一個知音。」他解〈人間失格〉是「太宰治只為自己寫作的作品,乃內在真實的內容自敍體」。
memi32: 我又有心事 自從看了太宰治
无知 [图书] 豆瓣
L'ignorance 所属 作品: 无知
7.8 (42 个评分) 作者: [捷克] 米兰·昆德拉 译者: 许钧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 8
《无知》是被法国读书界称为“遗忘三部曲”的最后一本(前两本分别是《缓慢》和《身份》)。米兰·昆德拉早期作品的主题往往离不开政治和性这两个主题,但在后期,他的作品中关于政治的题材渐渐淡化而哲思的倾向更为明显。《无知》述说流亡西方的捷克人回乡寻根,却在现实巨大的落差中经历迷惘、失望及寻找自我的过程。
人们不断地批评那些歪曲、重写、伪造自己的过去,或是扩大某一事件的重要性而不提另一事件的人;这样的批评是公正的(它们不可能不公正),但如果在此之前不做一项更基本的批评,也就是对人的记忆本身的批评,它们就是具备重要性,因为人的记忆,可怜的记忆,真的能做些什么呢?它只能留住过去可怜的一小部分,没人知道为什么留住的恰恰是这一部分,而不是另一部分,这一选择,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在神秘地进行,超越我们的意志和我们的兴趣。我们将无法理解人的生命,如果我们竭力排除下面这一最为明显的道理:事实存在时的原来模样已不复存在;它的还原是不可能的。
memi32: 這世界只有一種鄉愁 就是沒有你的時候
致后代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致后代
8.9 (71 个评分) 作者: [德]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译者: 黄灿然 译林出版社 2018 - 2
《致后代:布莱希特诗选》完整呈现出布莱希特诗歌创作全历程,为国内首次全面译介。
布莱希特是“史诗剧”的创立者。但他作为诗人的地位一点也不比作为剧作家的地位低。奥登就非常推崇作为诗人的布莱希特,仅凭布莱希特已出版的少数诗歌,就把他列为影响自己的十多位诗人之一。
布莱希特以朴素语言,平民视角,以及社会关注,对所处的时代和生活其中的人类状况做出生动的反应,创造了全新的政治诗歌。
在他的诗中,抒情完全消匿于诗的宗旨背后,这种现代诗,被视为德语诗歌语言的伟大革新,已成为当代德语诗歌极其重要、无所不包的典范。
甄选布莱希特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呈现其诗歌创作全历程:早期诗和早期城市诗(1913—1925),城市诗(1925—1929),危机时期(1929—1933),流亡初期(1934—1938),最黑暗的年代(1938—1941),美国时期(1941—1947),以及后期诗(1947—1956)。
memi32: 邊撚個食咗我盒飯啲餸菜 仲要我講聲唔該
交加街38号 [图书] 豆瓣
所属 作品: 交加街38号
7.1 (8 个评分) 作者: 陈宁 作家出版社 2013 - 5
《交加街38号》是香港作家陈宁首部短篇小说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交加街38号”是一系列以爱情为主题的短篇小说,描绘了不同的情境中的男女之间上演的爱恋、离散和重逢等一些场景。第二部分“情诗三章”是一系列短诗,也是这一部“爱之书”最轻松易读的部分。第三部分“爱无能”的笔调低郁绵长,将全书的走向带入一个高潮部分。作者对于时代的“爱无能”的思考融入其中,给出了作者自己的答案,也留给读者对于“爱无能”与“爱可能”的进一步思考空间。
豬隻在城中逐一消失 [图书] 豆瓣
作者: 阿雪 2010 - 11
诗集找来22位朋友,为每首诗影相画画,交换非交字读后感。参与朋友包括:grace kwok@cowrice、阿灵@false alarm、观鸟家果仔、王蚊、林阿P、peter@marshmallow kisses、饶双宜、unzhu、winnie lau、Kama Ts oi、P蔡、歌姬汤马士、陈宁、Ng ngai chung、安安、二犬十一咪、吴老板、edine@marshmallow kisses、john ho、山地Sandy、小丁及ian。
http://www.kubrick.com.hk/kubrick/2010/11/b3026325.html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8295066161
电子版(需梯子):bit.ly/arsuet02
嘉泰普灯录 [图书] 豆瓣
作者: [宋]正受 撰 / 秦瑜 点校 2014
memi32: 千山同一月 萬戶盡皆春 千江有水千江月 萬里無雲萬里天
Love Poems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Love Poems
作者: Pablo Neruda 译者: Donald D. Walsh New Directions 2008 - 1
A lavishly designed, bilingual gift edition of the Nobel Prize-winning poet's romantic works is comprised of pieces mostly written on the island of Capri, where he found inspiration in its idyllic landscapes and his relationship with Matilde Urrutia. Original.
荒原 [图书] 豆瓣
The Complete Poems of T. S. Eliot 所属 作品: 荒原
8.9 (94 个评分) 作者: [英] T·S·艾略特 译者: 裘小龙 / 汤永宽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7
艾略特被称为“世界诗歌漫长历史中一个新阶段的带领人”,是英语诗歌界“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本书全面收录了T·S·艾略特的诗歌。他在诗歌中通过用典暗示、启发读者,含蓄而且深刻地表达对当代西方社会的看法和自己的心路历程。
memi32: 四月份是最殘忍
好笑的爱 [图书] 豆瓣
所属 作品: 好笑的爱
8.1 (48 个评分) 作者: 米兰・昆德拉 译者: 余中先 / 郭昌京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 1
谁都笑不出来 “再给我倒一杯斯利沃维什。”克拉拉冲我说,我也不反对。我们为开酒瓶找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借口,不过,理由十足:我有一篇很长的论文发在一本艺术史杂志上,那天,我刚刚收到了相当丰厚的一笔稿费。 要说呢,我的论文实在是费了一番周折才得以发表的。我早先写的东西招来了不少争议和批评。所以,老派而又审慎的《造型艺术思维》杂志回绝了这篇文章,我只得把它转投给另一家对手杂志。尽管它的名气实在不太大,但它的编辑比较年轻,顾忌也比较少。 邮递员把汇款单送到学校,还捎带来一封信。一封无关紧要的信,上午,我由于陶醉于新赢得的声誉,只是匆匆地浏览了一遍。但是,等到回家后,夜深人静之际,酒也喝得差不多了,为了逗乐子,我从写字台上拿起那封信,冲克拉拉念道: “亲爱的同志――假如您允许的话,我愿使用这样的称呼――亲爱的同行――敬请您原谅一个您素昧平生的人冒昧地给您写信。我找您不为别的,只求您能读一读随信奉上的拙文。我并不认识您,但我很尊敬您,因为您在我眼中并非平凡之人,您的观点,您的推理,您的结论,始终以令人惊奇的方式,证实我本人研究的结果……”接着,就是对我名誉的一番盛情赞美,临了还有一个要求:请我无论如何也要为他的文章写一份阅读报告,推荐给《造型艺术思维》杂志,半年来那家杂志始终拒绝他的文章,并把它贬了一通。他们对他说,我的意见将是决定性的,于是,我从此就成了他惟一的希望,成了他在漆黑的深夜中惟一的一道微光。 我和克拉拉,我们就这一位扎图莱茨基先生开着各种各样的玩笑,这个崇高的姓氏刺激了我们;当然,我们的玩笑都是真诚的,因为他写给我的赞美辞令我慷慨大方,尤其当我手中还握着一瓶美味的斯利沃维什酒时。……
memi32: 你告訴我一個 昆德拉的故事 關於一對情侶 假裝陌生男女
风格练习 [图书] 豆瓣
所属 作品: 风格练习
5.4 (7 个评分) 作者: 陈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 8
本书是香港作家陈宁向法国作家雷蒙•格诺(Raymond Queneau)的致敬之作。这位法国老先生在听完巴赫的赋格曲后,把音乐变奏的概念移植至文字,一则小故事可以幻化成九十九种不同的叙事风格。陈宁被格诺的文字迷倒,遥借此实验精神,延续风格的变奏,在方块文字里述说一则又一则生活小故事。
这一则则小故事或发生在香港、巴黎、台北、伦敦、上海……或抒写任何她感到兴趣的领域:音乐、文学、电影、饮食、感官……作者游离于时光隧道,不停转移视点,不断回溯记忆与经验,剪辑那些过往的韶光掠影,用典雅精致的文字,写出她这些年来的人生历练与漫游体会。
memi32: 藍白紅風格練習
半生缘 [图书] 豆瓣
所属 作品: 半生缘
8.9 (169 个评分) 作者: 张爱玲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6
他和曼桢认识,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算起来倒已经有十四年了——真吓人一跳!马上使他连带地觉得自己已老了许多。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他和曼桢从认识到分手,不过几年的工夫,这几年里面却经过这么许多事情,仿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乐都经历到了。
曼桢曾经问过他,他是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她的。他当然回答说:“第一次看见的时候。”说那句话的时候是在那样的一种心醉的情形下,简直什么都可以相信,自己当然绝对相信那不是谎话。其实他到底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看见她的,根本就记不清楚了。
memi32: 像打開考試試卷發現 突然所有答案都看得見 / Love is not missing someone with tears. Love is not the passion you think you got a lot.Love is just the years.
张爱玲文集 [图书] 豆瓣
所属 作品: 张爱玲文集
9.1 (28 个评分) 作者: 张爱玲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2
第一卷:《牛》《霸王别姬》《沉香屑 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封锁》《琉璃瓦》《年轻的时候》《花凋》《殷宝滟送花楼会》《等》《桂花蒸 阿小悲秋》《留情》《鸿鸾禧》《相见欢》《色·戒》《五四遗事》
第二卷:《沉香屑 第一炉香》《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连环套》《创世纪》《多少恨》《小艾》
第三卷:《十八春》《怨女》
第四卷:《迟暮》《秋雨》《书评四篇》《论卡通画之前途》《牧羊者素描》《心愿》《天才梦》《到底是上海人》《洋人看京戏及其他》《更衣记》《公寓生活记趣》《道路以目》《必也正名乎》《烬余录》《谈女人》《走!走到楼上去!》《有女同车》《爱》《论写作》《童言无忌》《造人》《打人》《说胡萝卜》《私语》《中国人的宗教》《诗与胡说》《写什么》《<传奇>再版序》《炎樱语录》《散戏》《忘不了的画》《谈跳舞》《谈音乐》《自己的文章》《夜营的喇叭》《借银灯》《银宫就学记》《存稿》《雨伞下》《谈画》《气短情长及其他》《“卷首玉照”及其他》《双声》《吉利》《我看苏青》《姑姑语录》《中国的日夜》《华丽缘》《有几句话同读者说》《<太太万岁>题记》《<张爱玲短篇小说集>自序》《<爱默森文选>译者序》《谈看书》《谈看书后记》《<红楼梦魇>自序》《<张看>自序》《<惘然记>序》《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海上花>的几个问题》《表姨细姨及其他》《谈吃与画饼充饥》《“嗄?”?》《草炉饼》《附<苏青、张爱玲对谈录>》《论张爱玲的小说》《遥寄张爱玲》《张爱玲传略》《张爱玲作品系年》
memi32: 吃了一個如果,再吃一個還肚餓《茉莉香片》/ 正是不夠標致又不肯安分《年輕的時候》
创建日期: 2023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