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史料笔记 中华书局 增补中

脉望 @MAIWANG
“史料笔记”在传统四部分类中,以史部杂史类,子部杂家类、小说家类等文献为主,内容庞杂,从军政大事、朝野轶闻、典章制度、士林言行、谈艺论文、社会风俗、名物故实,到街谈巷议、神怪异闻、滑稽诙谐之事,莫不涉及。史料笔记不仅生动有趣,可助人开颜解颐,更能广见闻、资考证,虽然私家叙事有时难免存在主观或客观上的偏颇、疏谬,但如陈寅恪先生所说,“以通性之真实言之,仍不失为珍贵之社会史料也”(《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对文史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1959年,中华书局总公司与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商定分工办法时,决定历代笔记均由总公司出版,其中包括吴晗主编“元明史料笔记丛刊”,郑天挺主编“清代史料笔记丛刊”,邵循正主编“近代史料笔记丛刊”。20世纪70年代末,赵守俨先生等筹划将唐宋元明清五朝史料笔记选编成三套丛书,即“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元明史料笔记丛刊”“清代史料笔记丛刊”,统称为“历代史料笔记丛刊”。其中,“元明史料笔记丛刊”“清代史料笔记丛刊”都曾在“文革”前出版过,而“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是首次出版。历代史料笔记当时并没有总体的出版说明,而是在一种一种笔记的出版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