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记
可能是一本比较难进入状态的有趣的小说。同一人物的不同名字使我一时混乱,随着阅读慢慢陷入其亦真亦幻的故事之中,当“心声”出现时以为是本奇幻小说,可最后的结局告诉我这可能是完全成立的。
小说有着一种罕见的三线并行结构,但清晰的叙事方式的差异与关联让三个部分独立,讲述死前六日的第X日作为串联全文的主线,阿尔弗雷德面对帮助他的茱莉娅(作者?),诉求是“我给你讲我的故事,然后你再给我女儿讲”;篇幅最长的部分是从1932年开始正序讲述,从小时候总听到几个女人的声音,在一次机遇中他的母亲告诉他这种幻听能力的传承,而是告诉他不要反抗或害怕,这种带有一定预知性的声音让他多次拯救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且有明显的加粗字体幻听穿插其中;2000年左右采用第二人称且倒叙讲述从布莱妮娅跳楼开始,讲述她是如何被幻听一步步逼迫走向死亡,而在看到了这惊奇六日的故事之后振作起来在祖父的祝福下延续她的人生。
这结构像是曾经看过的一本推理小说,从前后两个方向去逼近现场获得真相。而本书的目的是逐渐编织出两段人生,用以告诉布莱妮娅。同时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对比幻听带给人不同的影响。
这应该属于一本设定系小说,幻听这一能力因为作者的故事而出彩,就像斯蒂芬·金小说《绿里奇迹》中的同感能力一样,借这一形式对两个人影响对比从而展现更深一层的现实意义。
幻听,也可以理解为自己心里打架的天使与魔鬼,成长路上旁人的流言蜚语,别人的反对阻拦或是鼓动怂恿,即便没能像书中这样神奇的预知未来,也会对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那些抑郁的人或许不比布莱妮娅更难以承受,一念之间生死之别。能接受并与其它声音和解,甚至于利用其帮助自己才是正途。作者的立意可能更高一筹,他想针对那些所谓的不正常的人生经历来辩护,也和他的研究内容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