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精神病?

这本书关于焦虑症,精神疾病,自然而然就让我想到了另外一本自称是精神病人访谈手记的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说实话《疯子》这本书还是一本很有意思的小说,作者脑洞大开,但非要冠以“第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这个名号,就令我感到反感,有种故弄玄虚,还有作者在写作时懒得去了解相关资料为自己的水平找借口的感觉。

好了,言归正传,我觉得这本书不如《疯子》,甚至差的很远。

有同学跟我说看了几页,感觉不明所以就弃书了。我看书也喜欢先看书评再决定要不要看,这次正赶上新书出版,我倒想第一批看完,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仅作为参考。

广告打的很响,噱头很足,豆瓣的词条应该是出版方自己写的吧。

各种榜单年度图书?这个词用的很讲究,我甚至都没找到任何一年的关于年度图书的榜单(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了吧),我觉得可能当年出版的书都在年度榜单上。亚马逊4.5,各大报纸畅销榜?——话说各种榜单还真多啊,全世界各种榜单一年加起来也有上万本书了吧。作为出版方,我觉得这种宣传是无可厚非,不过还是希望读客图书能够静下来,像从前一样,引进出版一些好书甚至是冷门佳作,而不是口水书,现象级畅销书。

先是诡异的封面——一只张牙舞爪的死浣熊——然后你会发现其实还有一只……

再有猎奇的题目,诸如:储备足够的雪花水晶球,僵尸即将开始毁灭世界。树袋熊浑身布满衣原体。我的骨架像土豆一样棒极了……

关于对话,开篇就是狄更斯,海明威,莎士比亚的推荐语,又在最后一条借主治医生的口说作者甚至不认识前面那些人。哈哈,故作好笑,甚至不是一个有点高明的做法。书中还有不少的自我对话,和记者对话后来发现其实是老公,在书和现实中不停的跳来跳去,真的像是个精神病,不过不是抑郁症。

也许是一些畅销书的共性,书本给我的感觉就是很浮躁,而本书也都是采用了短篇的文章。

整本书充满了荒谬,充满了故作神经病的气息,而且并不好笑。作为一个精神病人(其实是抑郁症患者),做出很多真正神经病的事,而且记忆犹新,而且写了下来,而且而且还出了书?!

一本外文小说好不好不只在于原文,更在于翻译者的水平,还有很多翻译者本身就是文学素养很高的作家。而本书的翻译我觉得就是比较厉害的机器翻译而已,英文的句子结构,让我觉得译者四级都还没过。

总而言之,这是一次不太好的阅读体验。 最后,用本书中的一篇标题结尾“很难说我俩谁有精神病”,也许是作者,也许更是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