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师傅气功表演
猪师傅气功表演 @crumblepig
蛤蟆的油 - 评论

我至今还没有看过黑泽明一部电影,但是看了这本书,这本书是咪咪在我大二上的时候推荐给我的,现在大三下了我才看。书名是在说有一种蛤蟆,把它放到镜子前,它看到自己的丑陋样貌,就尴尬得全身出汗。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就觉得,吗的怎么有这么贴我的话??如果你要问我活到现在有没有很后悔的事,我说,每一件事都后悔。但是鉴于这样后悔的事就太多了,显得没完没了,所以追根溯源就是最后悔出生了。这么说话太装逼了,我能停止说这种话吗。但这心情却是客观存在的。每每想起过往做的错事,我就尴尬得腋下出汗,发际线滚烫,满脑子都是“想死想死想死”。这种时候太多了,我做过的不让我自己后悔的事根本没几件,真不知道为什么我活着能做出这么多令人无语的事。

这个比喻本身是一种非常自卑的表现,黑泽明用这个比喻让我觉得这是他骨子里日本人自卑的性格。但是这种自我否定并不完全,因为后面还有一句,这种蛤蟆的油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就像你再怎么讨厌自己,厌恶自己,在自己的痛苦中辗转反侧,但是你经受的这些全部都是值得的,你的电影可以流芳百世吧,大概。黑泽明的电影还会被人们讨论很久,即便是他死后的现在,还是以后将来,人类如若不被歼灭,就还会有人讨论黑泽明的。他留下来的电影就是蛤蟆的油。那时候我就完完全全地自以为体会到他的那种,一面想恶狠狠地贬低自己,将自己说得卑劣无比、一文不值,但是内心深处还是对自己有一些肯定。或许完全的自卑是无法做成任何事的吧,自卑人需要在那中间找一个平衡点。

黑泽明写的东西很诚恳,很真挚,有的时候像个小孩一样,撒泼发怒,天真烂漫,求知欲强烈。有的时候像个青春期的少年,一会儿热烈,活力四射,不知疲倦;一会儿又啪嗒啪嗒掉着热泪,说着由衷难过的话语,那些悲情和痛苦始终都是他的一部分,盘旋在他心上面,成为他区别于旁人的地方。他是一个心思细腻又敏锐的人,尽管大部分时候他以愤怒示人,他说自己脾气很差。愤怒是很便利的,比起阴郁的沉默和无休无止的悲伤来说,愤怒更直接,也更不容易造成诟病。

他写东西也很有感染力,虽然还没有看过他的电影(决定立马去补),但是看他写的这本经常看哭了。或许他在把握看者情绪这一点上做的真的炉火纯青了。他说自己以前只会画画,山本先生指导他去写剧本,他真的很牛逼,我一直觉得导演真的很难做,因为要做各种事情。黑泽明也会做很多事情,并且他一直很虚心去学习、去进步,这样的人拍的电影怎么会不好看呢。

积累,积累真的很重要。王家卫拍一部电影要搜集十几年的资料,很显然他看过的,或多或少都会在电影的细节里体现出来,最终给观众带来的观感也更好。昆汀以前在录像厅打工,看了很多很多电影,而且是各种电影,这也是他的积累,所以他的电影看得才这么爽,他的电影是剪贴画,但他剪得特别好,剪得毫不突兀,剪得让人拍手称快(这话我大概是抄忽左忽右的)。而且我也喜欢影迷型导演甚于学院派导演。我感觉影迷型导演非科班出身,他做的东西可能会很野,有很鲜明的个人色彩,同时因为他看过很多电影,他可能会时常致敬,制造某种影迷之间的会心一笑。受影响,受大量的电影影响,每一部都塑造他,重新整合他,他逐渐成为一个brand new person,但又保有他自己。黑泽明以前学画画,跟着山本学写剧本,还有各种导演的工作,都给他日后成功做铺垫了。有这种大量积累做打底的电影,怎么会不好看。粗制滥造不走心的东西观众看一眼就看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