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记

其实我认为大多数写给父母的书都适合想要变得更好的小学初中教师来阅读。老师往往在学生青春期这个阶段扮演着父母的角色,而父母只需要面对自己家的孩子,老师却要面对几十个。

与孩子相处,或者说与任何人相处的终极秘诀永远是换位思考,理解孩子哭闹背后的原因,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才能更有效的解决问题。学会控制情绪的更高级的学会选择性的表达情绪,跟孩子说不,在责备和妥协之间选择规则和爱同行。制定目标并细化,找到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所在都是极其有效的正向激励。要求不被满足从而产生过渡补偿的心理这一观点令我受益匪浅,补偿做法的另一面是希望孩子学会感恩。比书本中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小贴士Tips,考虑到孩子的复杂性后你就会意识到最难对付的孩子往往是超出常规之外的。

我之前从没有如此意识到绘本的重要性,半年前我们为老师进行培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绘本讲读。可能和我没看过什么绘本有关,毕竟最早就是知音漫客时期,而现在虽然看很多漫画但都是极致想像力火深刻内核的艺术作品,因此对很多绘本的评价颇为严苛,无论好不好孩子都会沉浸其中。紧接着就是读书的作用,一直是很难回答的问题,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带来学习力的提升甚至于专注力。

书中提倡言传身教,讲孩子会从父母的行为中学习,我在给孩子上课之前也这么认为,现在我才知道什么叫“学坏一蹴遛”,什么正向引导好言相劝都是没什么经验的人说的,对大多数孩子来是行不通的只会浪费时间,更别提自主从错误中学习了。

“那些学习特别好的孩子,学习起来就像打游戏一样,体会到的不是辛苦而是无穷无尽的乐趣。”我应该算学习特别好的人,起码在我们学校是这样,我只能说据我了解这话就是真正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胡言乱语,也许真的有人能这样,万中无一罢了不必拿个例来说事。

书中讲孩子的不诚实是恐惧的结果,对此我不认同,以我的经验来看趋利避害可以说是人的本能,有学生会为了要奖励谎报自己的成绩、有学生会为了要吃的谎称学校吃不饱,其实多数情况下都是趋利,避害自然是会不诚实,但如果孩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有一定的准则,才可以保持诚实,说白了敬与畏是必要的。

总之,有好的方式可以推荐,但孩子也没想象中那么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