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大人

tlin40511
tlin40511 @tlin40511
狗十三 - 评论

超级剧透。

可以看到一个孩子被扼杀的过程。她变成大人了。

之前看了个影评提到影片原名叫爱因斯坦与爱因斯坦,后来嫌太晦涩改成了狗13,审核不过又改成了狗十三。我倒是觉得现在的名字最合适。狗指叫爱因斯坦的狗,十三指女孩十三岁,合在一起的狗十三又暗示叛逆的十三岁像狗一样讨人嫌,不通人性。其实养过狗的就知道狗还是很懂人性的,它不如你想象中的“听话”是因为你没有教好。同理孩子不够懂事听话也是教育的问题。

李玩是一个十三岁的初中女生,父母离异,父亲给她娶了个后妈,把她交给爷爷奶奶来养,爷爷有点重男轻女,还有中国式传统家长的毛病,奶奶是很宠爱她却在家不怎么能说上话。处在青春期,家庭又如此复杂的李玩就表现出了叛逆,跟父亲冷战,拒绝跟他说话。爸爸把她的志愿分班从她喜欢的物理强行改到了不擅长的英语,过后又悄悄送到奶奶家里一只小狗来哄她。李玩从一开始的跟爸爸赌气到后来越来越喜欢狗,还给它取名叫爱因斯坦。有一天爷爷把狗弄丢了,李玩要去找,家人不让她去,还要说她不懂事,爷爷说她要逼死他们。李玩天天找,后来后妈出了个主意,买了条一模一样的狗回来,李玩一眼认出她不是爱因斯坦,却被家人逼着接受。后来还不容易接受了,爸爸又把她有了个弟弟的事情告诉她,在这一件件事中,她一点点地被迫妥协,被迫接受,为了抗争也无用的结果,接受了假爱因斯坦,接受了同父异母的弟弟,接受了爸爸饭局上让喝的酒,接受了爸爸的爽约,然后接受了假爱因斯坦的“死”,遇到真的爱因斯坦的时候她也没有去相认,因为她知道,就算爱因斯坦被别人收养了,也比在她家受虐待要过得好得多。

这部片子看得我压抑又感伤,李玩的内心是一点点被挫伤的,爸爸的忽视,爷爷对女娃的不看重,奶奶偶尔的忽略,爷爷把狗弄丢还不认错,爸爸不理解她还要打她,被逼着认同假的爱因斯坦,继母生的弟弟,爸爸的爽约,爸爸的偏心,爸爸为了面子让她喝下的酒,都一点点地杀死了作为孩子的她。她的每一次顺从,退让,都是她慢慢成长为差劲大人的证明。

“以后这样的事还多着呢。”可能以后李玩会过得还不错,毕竟还是个优秀的学生,但童年受过的创伤将影响她的一生。她会再也不期盼爱,不敢爱。她再也不会为爸爸的区别对待而伤心了,不会想问为什么同样是伤到奶奶,她要挨打,要去道歉,弟弟却什么都不用做还会被哄了。

堂堂姐的这一条线没有太大意义,她男朋友和那些闹腾的镜头拉低了整部电影的水平,仿佛要拉到市场上那些低劣的青春疼痛片里去了,这是一处败笔,去掉更好。

除了物质没有那么富足,家庭没那么复杂,也不太重男轻女外,我能在电影中寻到许多共鸣,被忽视的痛苦,想要而不得的东西,许许多多,都像是我的青春。与之不同的是我并没有作很大的抗争,只是在吵过哭过几次之后就乖乖地讨好了。因为我知道以我的家境,我作不起,也闹不起,我也不忍心看到父母难过了,就只好闷在心里,暗暗地羡慕那些能作能任性的人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