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 挺好

conge
conge @conge
一个人的好天气 - 评论

先来个故事概要。

在这里“一个人”不像是指张三啊里斯啊那样的某个人,也不太像是主人公的孑然一身的状态。而是指“独立”。一个人的好天气,其实就是说自我独立也不赖。

小说的主人公知寿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人。先是跟妈妈在一起。妈妈要去中国,而知寿高中毕业却不想继续读书学习,赌气似的要去东京打工。妈妈给她介绍了个住处。于是知寿就住到了吟子的在电车车站旁的家。

吟子似乎一直一个人住。她的住处有一个四面贴了一圈猫的照片的房间——吟子似乎一直有猫陪伴,死去的猫就成了照片成了装饰,目前也还有两只猫——这个房间就成了知寿的临时居所。

知寿开始在这里居住,结束了一份同一个除了同她做爱就一直在打游戏的男生的恋情,在附近的车站打工,做女招待,同车站的协理员谈恋爱,然后又结束恋情。这同时,知寿眼里的吟子的生活也慢慢悠悠的发展:学习跳舞,认识舞伴芳介,开始爱打扮起来,与芳介交往。

沉默内向,害怕独立的知寿,慢慢的借助吟子来了解这个世界。她的的诉说常常引不起吟子的关注。但吟子有时漫不经心的话,却常常令知寿增加勇气. "像我这样的人是无法应付外面的世界吧?"知寿受挫后这样问。“哪里有什么外面的世界里面的世界呀”吟子说“就只有一个世界”。

是啊,各种小悲伤的纠结,各种的无法面对失败,各种的恐惧“外面的世界”和想逃离的情绪,其实都是徒劳的想像啊。只有一个世界,是没有什么可怕的外面和温暖的里面的。

妈妈来看过知寿两次。第一次来还劝她要继续读书。而几天的相处却让知寿觉得变得独立的妈妈看起来陌生了。不再是应该依赖的对象了。第二次来妈妈则装作漫不经心的提起要结婚的事情,暗示要远嫁中国。假装的漫不经心掩盖不了妈妈对女儿的反应的重视。知寿同样做出这样的事是“不用向我请示”的好不在乎的样子。却在心里听到了“啪”的一声。只是脐带断裂的声音吧。妈妈终于变成了不能依赖的了。

这之后,知寿决意独立起来。抛弃了旧时的小偷小摸的收藏癖,搬出了吟子的住处。

真的一个人了。

很久没有买书了。这次回国,决定去图书批发市场逛逛。我进的那家书店,书都用一层塑料膜包着。我觉得这是非常二逼的一件事,让人心情不爽。这让我在决定买哪本书时,只能依据三个标准。一是标题,二是作者,三是封面。
我因为标题而买了《我开始轻视语言_》,因为作者+标题买了钱穆的《人生十论》。而这一本,是因为封面+标题的对我的吸引力而买的。

先说封面:
我对这样的浅蓝色,和这样的柔韧纸张都很喜欢。退下塑料封皮之后,发现还有惊喜。表面的蓝色封面其实是一个可以拆下的书皮。这个书皮下面,还有一个同样纸质浅粉色的又一个书皮。拿下浅粉色书皮后,看到的是浅黄色的纸质稍硬封面。封面打开,则是蛋黄色的空白树叶。这些颜色搭配恰好的层层叠叠的封面们,很是得我的心。

看完了小说,我想,这四个封皮,书页,是不是暗合小说的 春、夏、冬四个部分呢?(当然,小说的最后,还有一个春的部分)。也许是吧。

再说标题:
看到标题,以为是要讲孤独的。看过之后,觉得虽然孤独确实弥漫在字里行间,但是小说主要讲的是孤独的一个人怎样 “独立”的过程。是要告诉那些面对“外面的世界”觉得自己孑然一身孤独无助人,独立其实挺好的。

什么是独立?借用小说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每天早上睁开眼睛迎接新的的一天,一个人努力的过下去”。

哦,这可不是要让你孤独终老哦! 因为,努力的过下去还包括,坐着电车“飞速朝着有个人等着我的车站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