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马亮》:列宾的美术长在东北田野
《我的我的家乡》里《神笔马亮》放在了压轴的位置,从笑点的密集程度来说是最好看好笑的一支单元。一出场就令人忍俊不禁。丈夫苦苦哀求规劝,妻子恍若未闻执意前行,丈夫装凶要走,发现毫无作用。无计可施的丈夫和冷面绝情的妻子,对比鲜明的形象陡然跃上银幕。
沈腾和马丽这对从《夏洛特烦恼》里就让人上瘾的黄金搭档,再一次让观众看到了他们的故事。而这次,矛盾在于丈夫为了一个颇有牺牲精神的理想,妻子则为了他能更好实现自我的个人价值。于是,一场谎言开始了。
闫飞和彭大魔用他们在《夏洛特烦恼》和《西虹市首富》以及话剧舞台无数次打磨过的喜剧经验,驾轻就熟地搭建了这个架构在谎言之上的故事。这也是两位导演西虹市影业的又一部标志性作品,发生在西虹市的精彩故事,和《西虹市首富》的时空联动相映成趣,构成有趣的观影彩蛋。村书记办公室搭建起来的留学宿舍,村长精心装扮的外国室友,田间村民一同营造的俄罗斯风情,实在是对比鲜明,引人发笑。
在这种强烈的差异化场景中,喜剧的笑点仿佛是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一般。一边是妻子秋霞在家给别人炫耀丈夫的画作,一边是丈夫马亮在乡里给村民布置扯谎的任务。尤其是在一次田间的视频通话中,为了假装信号不好,所有人配合着静止的画面,由于在之前宿舍里有过一次铺垫演练,突然变得倍数级搞笑。
除了密集的笑点,影片从喜剧里衍生出的温情内核更加动人。马亮看到妻子一行人为了拍婚纱照而误打误撞地造访,既担心又焦虑,只能套着大号的鸭子布偶去接近。瞄到了妻子隆起的肚子时,隔着鸭子嘴巴的缝隙凝望,甚至看得入神。此刻的主观镜头让观众和马亮瞬间共情,体会到他的心情——想靠近却不能,想扯下头套却不敢。
另一处动人的场景是真相大白之后,秋霞带着怒气准备去找丈夫算账,却在村子的墙上看到了各种壁画。有孩子嬉戏,有牧童牵牛,有佳人扶窗,栩栩如生的壁画之外,是这里真实生活的人和物。这些画是扎根于土地的,描画的是当地的风貌,是这里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状态,而人们同时出现在了画面之外,这一刻,马亮真的成为了那个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里的,神笔马良。
马亮把扎根泥土的生活绘制到墙上,就像那个用画笔画了什么都能成真的马良一样,将影片的立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而那些甘愿到乡村去锻炼、去深造的第一书记、公职人员们,仿佛也拿着画笔,将曾经贫穷落后的乡村改造成了新的样貌。
秋霞本希望马亮能到久负盛名的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进修,那是她眼中可以更好实现丈夫价值的地方。那里培养出了许多世界知名美术家,而丈夫也应该一样,在那里学到更多专业技艺,出名赚钱,实现自我的价值。
在马亮眼里,实现自我的价值固然重要,与此同时他相信自己还能实现更大的价值。对于出生于乡村的他,见过美的东西,那便是他在墙上绘制过的孩子嬉戏,牧童牵牛,佳人扶窗,是田间农民的辛苦劳作,是新农村建设里的面貌。
人的本性总是利己的,让观众理解一个有大爱的人,并不是把他塑造成英雄,而是把他放回到泥土。就像马亮,看起来是一个对妻子唯唯诺诺,在家里“有实力才说了算”,不惜虚构谎言,排演一出大戏来隐瞒妻子。看起来他并不伟大,十分平凡甚至爱耍小聪明。可就是这样最质朴的底色,才能获得更多的敬意。因为他们也拥有普通人最普通的情感,却做出了并不太普通的选择。
影片对马亮的“手”有多次特写,想必这也汇聚了导演的巧思。这双本应是执起画笔的手,却布满了劳作后的老茧。用这双手绘制布面上的列宾油画,也用这双手描画村头墙上的壁画,画那些放在美术馆展览的风景,也画那些斑驳在墙壁上的生活。绘制的既可以是入得了庙堂的阳春白雪,也可以是植根土地的下里巴人。同时也用这双手带领村民开垦农田,绘制稻田画,发展旅游,创收致富。
影片最后的稻田画来自沈阳市沈北新区的稻梦空间,这里发展的创意农业非常巧妙地将农业和旅游结合,导演选取了非常典型而有趣的案例,同时为这里进行了宣传。片尾那副稻田画,是一辆列车正在鸣笛启程,仿佛也有像神笔马良一样的妙手,在将这样充满美好寓意的画面,绘制到现实的中国,绘制到我们的家乡和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