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他们的未来
莫名,看到书名、作者名就很有眼缘,看到简介更是喜欢,盲猜就很合我心意。
在看书的过程中一度让我想到《撒野》,封面主题排版厚度都很像。与之相比本书虐心的地方少很多、篇幅相对较短、细节情感的处理有些逊色但是更有趣好笑。本想以第一人称来做一番表白,写了一段后还是被羞耻心打败了啊。
最近以《魔道祖师》为始,大量耽美小说被翻拍成电视剧,且热度播放量十分可观,在谜一样的审核制度下,有些作者也已经翻车。虽然我很喜欢这本小说,但本书完全不适合翻拍真人版(原因后面会说明),小说才会给人以无尽的想象。
靳岑与严亦疏。两个超级帅哥,一个偏向阳光体育生,一个小奶狗书呆子;一个是本地的地头蛇,一个是转校来的演员。暗地里都是桀骜不驯、放浪不羁,明面上却要扮猪吃老虎装乖的两个人,看破却不说破。顺带一提严亦疏被看破后的变化以及小弟的称呼等细节描写很不错。
贯穿整个感情线的铁盒薄荷糖,从误给严亦疏后,想到靳岑身上淡淡的味道(我就随身背着绿箭的铁盒薄荷糖,我怎么没有┭┮﹏┭┮),到失而复得的糖盒,最后刻上一棵树作为你十七岁的生日礼物,也是一种十分浪漫的交流。
故事剧情以高中生活为主,涵盖了许多重要的时间点:入学、发烧、生日、组织秋游、跨年、大学异地、十一长假。在只有撒野1/3的篇幅内去描写,几乎没有什么大段的情节,总让人感觉意犹未尽。最遗憾的是结尾部分应该多着笔墨,看过很多同性题材的电影后尤为看重对家庭关系的描写,因为这是最现实的部分。大部分同性题材中,两位男主要么家庭关系不大合、家庭成员不完整,似乎总给人一种缺憾的感觉。而本书作为一种典型的中国思维,对靳岑家里的描写不过是父亲不同意而母亲支持,对严亦疏家里态度的转变也只是一笔带过。
分开前的最后一晚,把酒喝完,等到睁眼夜晚也过去了,他们把一切交给了那句“离别终会再相见”。他故地重游不禁睹物思人,曾一起走过的路如今只有自己,不禁生出无尽的感伤。每当被人问到为何伤感时,他们的回答都是“想家了”,他们心与对方在一起,就是彼此的家。还记得曾经被带去靳岑的秘密基地,直到严亦疏到大学找靳岑,靳岑又来到川城去,融入了严亦疏的青春。成年的他们终离开家里人的桎梏,走向属于他们的未来。
“他放任自己不去想未来,放任自己享受属于自己这个年龄的快活,却碰到了一座迈不过去的山头。”
本书有一些缺点,最重要的就是人物角色设定过于强、过于优秀了(虽然青春小说大多喜欢这样的写法),学习好体育好也就算了,还会滑雪之类各种技能点都加满。这样会弱化他们为“人”的一面,真实感降低。如前面所说的,国内很难找出这样的两位演员,上瘾的二位也有差距,顶流那几个更是差得远。
书中有大量的刻板印象式的描写,也许“人无法不借鉴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见闻而想出真正虚构的故事。”,这些是作者未曾经历过甚至未曾旁观过的人生,因此只能从其它小说电影电视剧——“别人的刻板印象”中形成自己的印象,因此有些印象逐渐失真。就好像《天才基本法》中对竞赛生这一身份的描写,就被人指出“假”。对了,书中有大量真实的品牌名(还有辣翻天这种童年回忆),作为出版的书在版权上真的没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