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写一点
不写书评不能点看过,这可真憋死我了……
《自由》据说是畅销书?拿到的时候主任问我好不好看,我想了一下,说道:“美国的畅销书,应该会比较好读了,要是法国的德国的恐怕我都不敢在完全不了解作者情节等等的情况下买了。”
— — 结果是,不怎么好读,没搞懂怎么就畅销了。
作者是不是心理咨询师?小说里好多心理分析的术语,好多心理分析运用的感觉。不过以我观(美)剧多年,现在哪有中产阶级不去看心理医生的……
花了三天读完,没什么系统的感想,随便记录几点:
1、看到‘错误已经铸成上’那章的时候,不由得想,也许作者很讨厌女人?到后面还是有那么点感觉,作者对女性评价也许不高吧,书里面的女性形象都不大好,特别是母亲形象,虽然对于推动情节很关键,但是太血淋淋赤果果了,看得有点揪心,然而越是赤果果的把那些自私又可悲的形象描绘出来,却让我越觉得家庭关系的不易,反而开始反思自己和母亲的关系,变得稍微宽容了。
2、为什么书名叫《自由》?在破坏生态的必然前提下,人有没有繁殖的自由?在破坏野生鸟儿的繁殖环境的情况下,喵咪有没有自由户外活动的自由?以伤害家庭家人为前提,儿女有没有追求独立的自由?给子女太多的(财务)自由,让他们完全不需要培养谋生能力,到底对不对?自由的伪装成另一个人从而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活动能力,是不是真的自由?我爱你,但我有没有为追寻满足少年性幻想而出轨的自由?
3、虽然女性角色丰富且饱满,但帕蒂是毫无疑问的第一女主角。少女时代遭受强奸,青春期在父母的忽视中度过,大学时期跟混乱少女亲密来往,喜欢浪子理查德却又跟沃尔伯表白,婚后溺爱儿子忽略女儿,跟理查德婚外性,抛下家事沉溺于旧日情怀,被发现后离开,最后觉得还是真爱沃尔伯又回来— —怎么看都是虚伪jp寄生虫情绪化极度严重说话喜欢挖苦人内心敏感脆弱一点都不讨喜的人。但是为神马沃尔伯和理查德都觉得她好得不得了,好特别,是自己一生最爱,对此完全没有找到合理解释,只能认为各花入各眼,所以对他们三人的纠结感情,我完全没有共情。
4、以父子关系和母女关系的纠结为中心可以写100本类似剧情的小说,所以希望还是不要电影化,不然肯定是文艺闷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