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个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伯乐

Behemoth
Behemoth @behemoths
天才和天才之间 - 评论

也许你没有听说过费伯出版社,但是你一定听说过 T.S.艾略特,塞缪尔贝克特,石黑一雄等这些文坛上熠熠生辉的名字。T.S.艾略特的《荒原》,俨然是现代主义诗歌杰出的范本;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开创了荒诞派戏剧的全新天地;而石黑一雄的《长日将尽》,直至今天依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费伯出版社,就是这些杰出的作家背后的伯乐。也许听起来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但是费伯-费伯出版社自从1929年成立至今,已经发掘了13位杰出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费伯出版社已经成为英语文学最高标准的代名词,开创了二十世纪英国文学的黄金时代。那么,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费伯出版社今天的地位,究竟是什么让这家绵延至今92年的出版社依然长盛不衰?这本书就给出了解答。

费伯出版社的创始人杰弗里·费伯直至34岁还是个浑浑噩噩一事无成的男人,只是因为获得了牛津万灵学者将,才在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了科学出版社出版主席的地位。然而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杰弗里一无所有:没有钱,更没有人脉,然而靠着天才的商业头脑,杰弗里成功让出版社的经营走上正轨,并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文学理想。然而,仅仅有商业头脑还不够,想要经营好一家出版社,同样需要卓越的文学审美。T.S.艾略特的出现,就弥补了这一点。杰弗里成功挖来了T.S.艾略特作为出版社的文学顾问,仅仅过了很短的时间,费伯出版社就出版了艾略特的《荒原》,这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一举奠定了费伯出版社的文学地位。可以说,杰弗里的商业头脑,以及T.S.艾略特的文学品味,共同铸就了费伯出版社的成功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中并未给出过多描述性的总结,相反,本书更倾向于呈现事实。从这些原始的信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众多费伯出版社的工作过程。从这些原始的信件中同样可以看到这些作者独特的性格。日常生活中的他们,与他们的作品中展现出来的形象也许大相径庭。比如 T.S.艾略特,其代表作《荒原》众所周知的晦涩难懂,但是生活中的艾略特性格却相当可爱,诚恳温柔富有童心;再比如萨松出版其著作《猎人回忆录》时,因为过于羞涩而选择匿名。这样的作家的个性在信件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尽管费伯出版社挖掘了众多文学天才,但是也曾错过了一些后来在文坛之中大放异彩的作家。比如由于艾略特的谨小慎微而错过了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和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费伯出版社的成功之所以如此吸引人,不仅仅因为其商业的成功,更是因为它书写了一群理想主义者的奋斗史。正是因为有这些理想主义者的存在,哪怕赔钱也要出版好的作品,才让我们今天能够得以饱览众多杰出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