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没被满足的期待

venessa
venessa @venessa
北怒庄园 - 评论

在这本书里,哥特式小说受到大家的喜爱,拉德克里夫夫人的《尤多尔弗》,被凯瑟琳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书,有关此书的谈论以及联想,都紧紧跟随凯瑟琳,可以说它比故事中的一些角色更为重要。简·奥斯汀在《北怒庄园》中对其进行的大量互文,无疑是借助蒂尔尼先生的住宅和蒂尔尼将军的身份,将作为各种恐怖的元素进行放大的想象,但事实是什么也没有发生,毕竟这并不是一本哥特式小说,但它却借助哥特式小说让我们对女主人公的命运以及古堡的阴暗进行惊悚想象,无疑在某种层面上它完成了哥特式小说的写作,同时又将其解构,这一点上可以和堂吉诃德媲美。

简·奥斯汀是在有意识地书写一个故事,并且希望以调侃的方式讲述一个故事,在她戏仿哥特式小说时,时不时地以创造者的身份出现在小说中,与读者对话,看似在满足读者对哥特式小说(那个年代)的一些期待,又像是突然跳出来命令读者停止凯瑟琳那般的浮想。然而读者头脑中对于“舞会”、”舞伴“、”年轻人“等等词汇自主构成的浪漫想象中,已经有挥之不去的那种期待。

尽管作者在不停地强调她笔下的女主人公并不如其他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那般合适,凯瑟琳后来遇到的一切的确也显示着自己并非是一位女主角,女主角所拥有的好运气她几乎都没有,但毕竟读者的视线是围绕着凯瑟琳的,于是当男主角出现时,读者反而并不以为意。就拿我这个读者而言吧,我在男主角出场时,当他和凯瑟琳跳了一支舞后,以及他们短暂的交流过后,对这所谓的绅士感到不屑一顾,兴许是一位不怎么重要的人物吧,或许是为了给我们女主角解乏解围而走来的一个角色吧,但一定不是男主角,瞧,自这次舞会后这位男士再也没有出场过。我在期待什么?期待一个更合适的男主角,一个男主角更应该是让女主人公朝思暮想茶饭不思夜不能寐的,但他显然是失败的,可我们的凯瑟琳不是已经对人家有好感了吗?作为读者的我再次确认,凯瑟琳只是并没有得到舞会中男士的邀请,因而对之前那个可怜人心生念念不忘之情,误以为是男主角罢了。

在提到亨利(我们的男主角)向凯瑟琳告白的时候,简·奥斯汀是如此叙述她对此事的看法的,“我必须坦白地说,他的爱只是始于感激之情,换句话说,他是因为相信对方喜欢自己,这才是他认真考虑她的唯一原因。我承认这是传奇故事中的新情况,也实在有损女主角的尊严。”

在简·奥斯汀的笔下, 男女主角并不是很典型的那种情投意合,可以说这是由一场男性自吹自擂的误解促成的结合,它无法满足人们所有浪漫的期待,也许正是因为理想型的小说太多了,如果再大胆点,奥斯汀应该让男女主角就此错过,而不需要送给读者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尽管这结局中已然包含着一些让读者失望的地方,但还是得感谢简·奥斯汀女士的足够好心,才能让我们保持对浪漫想象的不死,正如凯瑟琳最后在将军的暴怒中(不亚于一夜惊魂)回到家中,满足了她对恐惧的想象。


“这些作品展现了最伟大的智慧,对人性最透彻的阐述,对各种性格恰如其分的描述,热情洋溢的机智与幽默,所有这一切都用最精湛的语言展现了出来。

这是简·奥斯汀在本书中以作者的口吻对新小说的评价,也是在为小说这种体裁正名。但不得不承认,这段话同样完全适用于简·奥斯汀自己的小说。简·奥斯汀笔下的男人和女人一样“有趣”,她有一种本事,能够让你越来越厌恶某一个角色,并非是由于她作为作者在旁边不停地添油加醋,她所安排的故事情节让你意想不到,却在发生过后认为依照此人的性格来看,这个角色必定能做出此种事情说出此番话,对于索普一家人的设定,当哥哥说话时,读者感到下流无耻,当妹妹说话时,读者感到虚伪至极,而他们后面所做的事情,的确足够让人震惊,却又能够理解,毕竟这是他们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