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去看,它则不在
我从不认为我是一个有自控力的人,有DDL时做些工作,没有DDL就浑浑噩噩。 而《自控力》这本书我知道很久了,网上很多人在推荐。但是我看到这标题与封面,总以为又是一本鸡汤书,没有一点文艺或儒雅的气息,也就一直错过了。但有些书就会一直萦绕着你,直到你读了它。 接下来我应该说我自从读了它,整个人都变了,改掉了坏习惯,变得自控也有效率了。 但是事实并不是如此。不会有任何一本书,仅仅花几个小时读了,便能改变你的几十年。 只不过,有些书会像种子埋在你的心里,慢慢地生长。
这本书洋洋洒洒写了整整十章,文笔平淡,例子干瘪,思路不清,冗长而无趣,实在符合我对它的第一感观:一本鸡汤书。但也没有办法,有些鸡汤里还是有些鸡肉,甚至有些珍贵食材的。只不过这就需要读者自己去思考总结才能得到了。否则,最终也不过是咕噜咕噜喝下去的鸡汤罢了。 对我来说,读书是为了知识内化或思维升级。《自控力》很好地完成了第二点。它开启了我去观察自我行为的完全不同的一个视角。或者说,它让我的某种自我意识觉醒了。我开始观察思考是什么让我失去了意志力。 如果你能觉醒自我意识,那么这本书的意义便已经达到了。之后的具体剖析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悟,当然能够借鉴到他人的心得,是更好不过的了。
在我看来,自控力本质上是两种反应之间的矛盾,而想拥有自控力则要能够辨明真假、保持稳态。
从生理学上来说,身体的本能产生应激反应,而经由大脑思考则产生思维反应(书中称为“三思而后行”反应)。在面对决定时,应激反应往往使人做出更冲动的选择,而思维反应则让人做出更理智的选择。这两种反应大部分时间会产生相反的两种结果,解决这一对矛盾,实际上也就解决了意志力的问题。
首先解决矛盾的一切基础在于自我意识觉醒,之后便要辨明真假了。所谓真,即存乎于心的目标,它带来真正的幸福;所谓假,即眼前的诱惑,单纯的欲望。但人们经常会忽略去辨明真假的这一过程,在做决定的时候没有过多的思考,自动化地选择了一个更容易的决定。 诱惑与欲望并非简单的一个念头,它背后有多巴胺的支持,它刺激了身体的奖励系统,促使着我们去追求与行动。而这时,缓下来,花些时间去思考所追求的东西,是否能真正地给你带来幸福与快乐,是否与你存乎于心的目标一致,去审视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便至关重要了。
但仅仅辨明真假无法避开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的陷阱,这时保持稳态的心法就起到作用了。在《自控力》一书中,大部分章节的本质都是在谈要保持稳态。 不溺于过往之成功。书中称为道德许可陷阱/进步陷阱/光环效应,因为已经做了好事,那么就允许现在做坏事。我之前也一直抱有这种想法,比如:我早上跑步这么努力,晚上不去健身也没什么的;我的成绩上升了,我可以放松几天了;我都点了营养沙拉,我可以点个炸鸡了;诸如此类 。但是从稳态角度去看,当下所面对的选择,应该做的决定,实际上是与过往的成功无关的,如果想塑形,那么晚上就应该去健身,和早上是否跑步无关;如果想提升成绩,那么就应该好好学习,和上次的考试成绩无关;如果想减肥,那么就不应该点炸鸡,和是否已经点了沙拉无关。 不困于过往之失败。书中称为“那又如何”效应,因为一次的放纵而形成恶性循环。同样保持着稳态就会避免这个陷阱,比如想要完成工作,当下就应该努力工作,不论是不是前两个小时都在玩儿游戏。而决不会想着因为玩了两个小时游戏,反正今天任务完不成了,还不如继续玩儿呢。 不幻想未来之成功。我们有时候常常会制定详细的计划而无法实现,总想着今天就算了,从明天开始。但是明天就是明天,和今天的计划无关,将压力交给明天的自己,欺骗说明天的自己能够非常完美地完成计划,甚至超额完成计划,但是我们总是忽略,明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会有什么区别呢?因此,任务就这样一天推一天,直到DDL。书中隐隐在鼓励着“未来奖励”比“即时奖励”要更好,但这并不完全正确,从稳态的角度看,奖励不论是未来的,还是即时的,都属于自己,我们应该首先选择最大化的奖励,其次再尽量保证每个阶段的奖励大体相等。如若总是把奖励留给明天,也许撑不到明天我们就已经放弃了。而面对未来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一个公平的分配会让我们内心平静,保持稳态。 不受到他人之影响。我们很难不受他人的影响,但是我们可以尽力地去调节,甚至让他人对我们有着积极的影响。保持我们自己的稳态,任他人已然堕落,我们仍守住自己的目标,又会怎样?或者我们可以尝试选择环境,但不要想着利用社交信用来强迫自己去实现什么,有求于人必受制于人。 以及其它一些干扰我们生活的陷阱。比如我习惯于饭前饭后不去工作,而是上网看剧。如果从稳态的角度去看,吃饭与我的工作并无关联,在工作时间段我就是应该工作,去上网看剧真的是特别荒唐。 其实最重要的稳态是内心的平和。当人们强求摆脱某些事情的时候,往往求而不得。比如要求“不去想一头大象在跳舞”只会让人们不得不去想。学会转换一种思维方式,不要迟到不如要提前五分钟到,要按时睡觉不如要求不在床上玩儿手机。面临冲动,缓下来,再去看,辨明真假,保持稳态。
另外还有一些生理学上的知识,我并未提及到,如前额皮质,肌肉效应等,大抵的解决方案是绿色锻炼,充足睡眠,冥想放松,健康饮食四点,在生理上提供自控力的保证。
最后回顾一下本书的十个章节,我重新为它们命了名,用“辨明真假,保持稳态”的心法再去看这本书,也许你会有新的收获。导言。01 三种力量。02 两种反应。03 疲惫非极限。04 过往非当下。05 欲望非快乐。06 失落即放纵。07 未来即现在。08 他人即地狱。09 内外兼修。10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