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写不下

EndlessRain
EndlessRain @merlindeath
诗的引诱 - 评论

五篇谈诗人,三篇谈读法。

王维篇有点太刻意以简朴的技巧去审视王维的诗,但审视诗后诗人情感思绪的读法对王维的诗确实贴切——否定、回归、无意;李白独出一枝,他将自己的天才全部用来写名为李白的诗篇,讨论过程中涉及李白所述的真实性、对虚构想象的热爱与深入刻画、对常规的违反与改造;杜甫一篇强调浩瀚博大,对既往诗歌传统的使用与发展,复杂,无处不在的复杂:题材的复杂、句法的复杂、转折的复杂、时空的复杂、形象的复杂、内外的复杂、解读的复杂,无所不包又至臻至美;李贺从对后来者的影响入手写,奇妙的想象、超脱现实的描绘、奇异的境界,神秘和多义并且不是美丽;杜牧一篇以杜牧诗歌中自我形象为线索串起解读,诗人写出的自我形象与外在政治、诗名、社交的关系,最根本的问题似乎是诗的意义,田园诗一节谈田园从日常生活到想象生活,诗人与田园距离的变化与田园世界对现实的对抗。

李商隐《燕台》新解,从《柳枝诗序》中柳枝的反应逐步将整首诗解读为女子视角,过程中不断强调当时的浪漫文化、吟诵传统,批评前人解读太过于偏重李商隐后来诗歌与经历,但多义与晦涩何来稳定的解读呢?透明一篇题目很大,诗言志,但语言必然不能充分表达情意,那读者如何从文字求取意义呢——诗人和诗境,诗歌的内与外,景与人,熔铸而成的整体。苦吟的追溯涉及诗人对诗歌价值、写作价值的确认与矛盾,诗歌要被当作神圣之事不牵扯功利,但同时诗歌从来是求取功名、庇护的手段,苦吟一词在诗歌中的运用体现了其中的认同与纠结。

还是得读诗,李杜读得多,读相关内容更能见到见解的趣味,其他诗人还是隔。可能是读诗兴趣的不同,宇文所安很强调从诗歌情景看背后的诗人,自己读诗总是将一切诗作诗人眼中之物,诗人自始至终操纵着视角。历史性、诗人主体、细密分析贯穿始终,但似乎过于追寻诗歌背后的宇宙和世界秩序,以其与现实的差异来审视诗歌的情境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