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的解决都还很任重道远

猪师傅气功表演
猪师傅气功表演 @crumblepig
女性贫困 - 评论

本来是在微信读书加入书架的,结果后面章节不解锁,幸好图书馆有。不是很长也挺容易读的。

看的时候经常有点想哭,看到人明明很努力却被现实蹂躏的样子挺难过的。现实的残酷是一点,人无论如何也不愿放弃的那种韧性也是一点。本来是说“人”,就是想说剥离人的性别,not male not female only person这种感觉的,但这样还是太idealism了吧,性别是横亘在所有问题前面的问题,至少对于女的来说是这样的。尽管在男的那边所有问题都可以在性别问题之前,这是优先级最低的问题。

但是那样坚韧的人是女的,在这本书里全都是,意外怀孕了在要打胎的时候看到孩子的可爱模样又不忍心了,为了孩子努力打好几份工努力活下去的母亲。我在图书馆的时候很讨厌大吵大叫的小孩子,在心里问候他们家人一百遍哈;但是我真的觉得我一岁多的弟弟很可爱,脸太软了我可以捏一整天,我没那么喜欢小孩但是有的时候他们真的太可爱了,我能理解。还有坚韧的女人,相依为命的母女俩,两个人都努力打工努力上学;还有为了孩子去从事性交易的母亲。这些事实只是存在就已经让我想流泪。我可能是有神圣化站街这件事,但是真的我觉得站街是个很牺牲很消耗自己的事,并且她做这样纳入的动作,已经是某种包容和承受的形态了。我还没有说她们受到的迫害和她们日趋愈下糟糕的环境,只是她们从选择这样做开始,从决定坠入这里开始,就已经值得赢得尊敬了反正我是这样想的。发生什么事情我不想说女的,就像我不想听见别人说鸡很脏之类的。我觉得在指责女的之前,在说鸡不好之前,应该先问问什么迫使她们变成这样子,为什么不去问责元凶,为什么隐藏起加害者,为什么不质疑这个让她们走投无路只能站街的社会机制。

要说书里面这些女人为什么会陷入贫困的境地,一般都是老公突然去世或者受到老公家暴忍不了了所以跑出来。就是这个社会没有给女性良好的就业环境。我就想起之前听播客的时候听到她说,像在欧洲和日本这样发达的国家,女性的生育率低但是就业率也很低。本来以为这是挂钩的,就是以为生育率低是因为女性都在搞事业所以没空没精力去生孩子吗,其实不是的。就像前面说的,社会在就业上面歧视女性,她们基本上只能打零工,还要照顾小孩,更没有企业想雇单身母亲,三天两头有这么多事。社会环境是这样的,女的不想生,因为在这样的发达国家里女性意识稍微发展起来了,她们有意识地在反抗,所以许多人决定不生。虽然这个结论跟我在书里看到的面貌不是很重合(当然不是说绝对。因为社会应该是有很多面的,那个结论在说A面,这本书在讲B面这种感觉),因为这本书里讲到的贫困女性一般都是一开始就比较贫困,也就是说代际贫困,出身不好,所以沿袭了家庭的贫困的感觉。所以我觉得很难牵扯到意识,如果说有意识不去生的话,感觉会是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并且比较专注于事业的女性。但是这本书里的案例里的女性一般都是早就开始半工半读,或者上函授高中的,毕业之后如果决定继续升学就要一辈子还助学贷款,毕业之后如果直接去打工就是要撑起一个家,打工打到死差不多。反正不管怎么样都是很灰暗没有希望的人生。

看书的时候突然想起高中看的一部日剧《女囚七人》,其他剧情都不怎么记得了结果唯独记得一段,刚力彩芽用关西腔说到那个单身母亲在社会上各种不方便的话题,说什么幼儿园全托还是什么的,最后只印象非常深刻记得她说了句日本(にぽん)死ね!就是感觉日本对这种问题是有关注的啊,虽然还没有很好地解决掉,但是有人在持续关注。先不说能不能成功,我们起码得着手做。好像愚公移山一样,就算我活着的时候看不到了,我的子孙我的追随者跟我做一样的事,总有一天能成。

还有一个,我草,看见我就要晕了。我有时候每天只睡四小时我都觉得很不行了,这个书里面有个妈妈每天凌晨三四点下班,六点钟又要上班。我看见我真的有点玉玉,什么事情都还好,人不睡的话真的天会塌下来。之前在微博上看见个女社畜的日常,她也是每天睡两个小时,我真的看不得这种东西偶买噶,感觉比cult片里面割眼球还难受。我想到她们回家就那么点时间还要洗澡做饭吃东西,换衣服化妆,我整个昏倒。我感觉时间要是来不及我会蓬头垢面出门,她们要牺牲睡觉的时间还要做这些事,难受太难受了。